第101章 燧发枪和刺刀
朱由检闻言,神情喜悦,接过毕懋康递来的撞击式燧发枪。
只见其击发装置已经改为击锤,击锤的钳口上夹了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个击砧。
朱由检扣动了扳机,只听嚓的一声清脆声响,击锤撞击燧石,打出一阵火花。
朱由检笑了,哈哈大笑。
毕懋康也跟着一起大笑。
孙承宗和满桂一时诧异,不明白这两人是怎么了。
待笑声停歇,孙承宗才疑惑道:
“陛下,何故如此高兴?”
朱由检笑着将燧发枪递给孙承宗:
“爱卿可能看出此枪的不同之处?”
孙承宗接过燧发枪,仔细端详,看到击锤和燧石时心里有了猜测,随即转手交给了满桂。
满桂端起此枪左看右看,面上从疑惑逐渐变为大喜:
“陛下,臣能试试吗?”
朱由检闻言看了看毕懋康,毕懋康拿出底火和铅弹,用通条将其自枪口灌入,随即指了指一侧的空墙:
“总督大人可在此处亲验。”
满桂依照毕懋康的指引,平举长枪,深吸一口气,然后扣动扳机。
瞬间,击砧在弹簧的强劲推动下,将燧石猛击在火门上,迸发出耀眼的火星。
紧接着,一声巨响,黑烟腾空而起,枪口喷射出火焰,铅弹以惊人的速度射出。
满桂端详着手中的枪械,爱不释手,连声赞叹。
转而对毕懋康深深一礼,赞叹道:
“先生真是大才,此枪的改进必将极大地提升我大明火枪的威力。“
毕懋康连忙挥手:
“满总督,这并非我的功劳。此枪的击发改进之法乃是陛下亲自指导,我只是按照陛下的指示进行了改进,绝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
满桂一时间愣住了,但很快便转身,准备向朱由检行礼。
朱由检轻轻一摆手,阻止了他:
“满桂,这一礼,你应当向毕懋康致以敬意。朕不过是偶然听闻西方有此撞击式燧发枪之说,却对其构造与原理一无所知。朕只是与毕懋康口述了一番,心中也未抱太大希望。“
朱由检顿了顿,接着道:
“朕也未曾料到,毕懋康竟能凭借朕的只言片语,便能创造出此等利器,真是令人佩服。朕也要感谢他,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才,他不仅改变了大明三百年来的火绳枪,更为我朝的军事革新立下了汗马功劳。“
毕懋康连连摆手:
“陛下过誉了,臣下不敢当此重誉。“
朱由检却微微一笑,挥手示意不必谦虚:
“毕卿,莫要推辞。此功非你莫属,你以一己之力,将西方之术与我大明之智相结合,实乃我朝之幸。朕望你再接再厉,为我大明的强盛贡献更多利器。“
孙承宗站在一旁,眉头微蹙,似乎尚未看透此枪的变化,心中一直感到疑惑。
满桂见状,便上前一步,解释道:
“孙大人,此燧发枪之优势,在于其击发之迅速与准确。它不再依赖火绳点燃,而是通过撞击燧石产生火花,点燃火药,从而发射子弹。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射击速度,减少了因火绳熄灭而造成的射击失败,更在恶劣天气下也能保持稳定的射击性能。“
孙承宗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缓缓点头:
“原来如此,这确实是一大进步。”
朱由检心中明白,这确实是一大进步。
原有的历史中,毕懋康虽然也尝试了另一种改进之法,虽然不如现在结合现代历史知识的燧发枪更加安全和牢靠。
但在当时,那已经是一次巨大的变革。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清朝,统治者们却始终认为,立国之本在于骑射,弓马取天下。
在他们的观念里,军队若放弃骑射,改用火器,便是背离了祖宗的传统,是不可取的。
基于这种理念,清朝的统治者们对火器的研制、生产、应用并不重视,甚至有意回避。
这种态度,直接导致了军事变革的停滞,使得原本可能引领时代的创新,就这样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鲜为人知。
朱由检心中不禁生出一丝遗憾,历史的走向往往由无数个选择和决策累积而成。
如果清朝能够重视并继续发展火器,或许历史会是另一番景象。
思绪至此,朱由检看向毕懋康:
“毕懋康,朕要的刺刀做好了没?”
毕懋康赶忙转身自一堆杂乱中,找到了一个长约一米左右的三棱刺。
朱由检接过仔细端详,看上面的血槽和造型完全根据自己所想锻造了出来,随即递给满桂道:
“知道这是什么吗?”
满桂接过疑惑道:
“此物是枪头?”
朱由检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非也,此非枪头,而是朕命毕懋康所制的刺刀。“
满桂细细观察那三棱刺,只见其锋利的刃口和特殊的血槽设计,柄端有环,不禁赞叹道:
“此物设计巧妙,刃口之锋利,血槽之深,定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
朱由检点头,解释道:
“这刺刀,乃是朕根据西方火枪兵的装备所想。火枪手在弹药用尽时,往往处于劣势,有了这刺刀,便能在近战中自保,甚至转为攻势。“
毕懋康紧接续言:
“陛下所言极是。这刺刀的设计,旨在让火枪手在弹药耗尽后,仍能以枪械作为近战武器,增加士兵的战斗能力。“
满桂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看着手中的刺刀,疑惑地问道:
“这刺刀……是手持使用吗?“
朱由检闻言,笑着接过刺刀和燧发枪:
“满桂,你且看好了。“
言毕,朱由检做起了演示。
朱由检首先将刺刀的刃部固定在燧发枪的枪口下方,确保刺刀与枪身紧密结合。
接着,他先是用燧发枪进行了一次射击动作。
然后迅速转换到近战姿态,手持枪械,以刺刀的刃部指向前方,将自己在军训时学习的刺杀动作展现出来。
“看,这样刺刀就成为了火枪的延伸,“
朱由检解释道,
“在弹药耗尽或敌人逼近时,士兵可以用这刺刀进行刺击或劈砍,增加了火枪手的近战能力。“
朱由检刚才那一连串端枪拼刺的动作,让满桂和孙承宗大为震惊。
他们从未想过,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皇帝,竟然会有如此精湛的武艺。
满桂历经沙场十数年,看着朱由检前腿弓步,后腿配合腰部力量,一记前刺,杀气腾腾。
那一米五长的燧发枪与近五十厘米的刺刀相结合,总长达到了两米。
端枪可远攻,举枪则近战,如此远近结合,真正解决了远程兵种难以近战,近战士兵难以远攻的千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