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
(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政策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在国内获得快速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步入新阶段。
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首次提及智能制造,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随后各类政策文件、指导意见相继出台。2016年3月,国务院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人工智能概念进入“十三五”重大工程。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布的第一个部署文件,确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图1-6),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补充,2017年12月,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详细规划了人工智能在未来三年的重点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对每个方向的目标都做了非常细致的量化。之后国家又颁布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等文件,对国内人工智能的技术标准、产业规划及安全、伦理等方面提出要求和指导,各地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形成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潮。
图1-6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三步走”战略
(二)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规划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惠及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医药发展的“新动能”。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推进中医药工业智能化建设,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鼓励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人工智能在医疗的发展给出指导,发展智能医疗、智能健康,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等。
全国多地出台政策,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上海市就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中指出人工智能重点方向,在医疗数字化与智能化领域,开展互联网医疗区块链和远程医疗技术、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场景开发;在中医药领域,加强系统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中医药研究的深度交叉融合,开展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建立国内外学界认可的中药疗效评价方法与技术。《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结合中医自身技术方法,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机理研究,形成重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探索研究中医诊疗的数字化、定量化,为提升中医临床治疗水平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