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病因病机
病因是导致人体产生疾病的原因。当某种致病因素侵犯人体,破坏人体的相对平衡,引起人体生理活动的异常,就会发生疾病。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机理。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极其复杂,涉及人体内外各种因素,但总的来说,取决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与各种致病因素之间的矛盾斗争。
一、病因
病因是指能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任何因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病源”等。中医重视对病因的研究,根据疾病的发病途径及形成过程,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类。
(一)外感病因
外感致病因素是指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入侵人体而致病的病邪,包括六淫和疠气。外感病因侵犯人体导致的疾病称为外感病。外感病的特点为发病急、病程短、有季节性、地域性、症状相似。外感病初期具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的临床表现。
1.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指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在正常情况下称“六气”。当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气候变化过于急骤等,侵犯人体导致疾病发生时,六气就转化为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六邪”。与六淫症状相似但却由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者,称内生五邪,当与之区别。
六淫致病有共同的特点:①外感性:即都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②季节性:即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热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③地域性:即发病与地域环境关系密切,如南方多热病,北方多寒病。④相兼性: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病邪相兼为病,如风寒感冒、风热咳嗽。⑤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此外,护治不当也可引起六淫致病的证候发生变化。以下分述六淫邪气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四季皆有。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具有善动、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风邪致病,多侵犯人体的上部、外部,使人的皮毛、汗孔开泄而产生汗出、恶风等表现。②风邪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发病迅速、变化较快、病位游走不定。③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常出现动摇不定的特点。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常为其他邪气的先导,寒、热、燥、湿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
(2)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致病,侵犯人体,则出现形寒肢冷、无汗、疼痛等表现。②寒性凝滞:寒邪致病,可致阳气不振,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出现疼痛。③寒性收引:寒邪致病,侵犯肌肤,皮毛、汗孔收缩,出现恶寒、无汗、脉紧等表现。寒邪侵犯关节,筋脉收引,出现关节剧烈疼痛与拘急痉挛等表现。
(3)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特指从夏至到立秋这段时间的阳热之邪。暑病轻者为伤暑,重者为中暑。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暑为阳邪,其性升散:人受暑邪则腠理开泄,多见面红、心烦、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等表现。②暑多伤津耗气:暑邪致病,汗出过多伤津液,气随津脱而气虚,出现多汗、口渴多饮、全身乏力等表现。③暑多夹湿:暑邪致病,易与湿邪相兼,常见四肢倦怠、胸闷、纳呆、便溏等表现。
(4)湿 湿为长夏的主气,四季皆可见。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与水同类,故为阴邪。湿邪袭人,最易损伤脾阳,可见纳呆、腹胀、便溏、水肿等。湿为重浊之邪,侵入人体易阻遏气机,可见胸闷、脘痞、呕恶等。②湿性重浊:湿邪致病,头重身困,四肢酸楚,关节酸痛、痛处固定、活动不利,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等。③湿性黏滞:湿邪致病,症状多黏腻不爽、缠绵难愈,如小便不畅、大便黏滞不爽等。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类同,性属阴而就下,伤人多易侵袭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
(5)燥 燥为秋季的主气,也可见于其他季节。燥邪有温燥与凉燥之别,一般而言,初秋尚热,易发温燥。深秋气凉,易感凉燥。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致病,最易损伤津液,患者出现鼻燥咽干唇裂,皮肤干涩皲裂,毛发干枯失荣,口渴,干咳少痰,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表现。②燥易伤肺:燥邪致病,多由口鼻而入,最易犯肺,多见干咳少痰,痰中带血,鼻干口燥等表现。
(6)火 火为夏季的主气,四季皆可见。火为热之极,火与热常并称。火虽有内火与外火之分,但在临床上,火多为内火,如心火、肝火等。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火为阳邪,其性上炎:火伤人多在上部。心火上扰,则口舌生疮。胃火上炎,则牙龈肿痛。肝火上炎,则口苦、目赤、头痛、眩晕。②易伤津耗气:火邪致病,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伤津,气随津脱,导致气虚,则出汗过多、口渴多饮、全身乏力等。③易生风动血:火邪耗伤津液,筋脉失养,则出现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动风表现。火热之邪侵入血分,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等。④易扰乱心神:火邪致病,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烦,失眠,神昏等表现。⑤易生疮痈疔疖:火邪致病,常出现皮肤的局部病变,如疮痈、斑疹、红肿热痛等。
2.疠气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疠气致病多由口鼻侵入人体。也可由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而发病。
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如大头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等。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气候、环境、饮食、预防及社会因素相关。
(二)内伤病因
内伤病因,是指人的情志、饮食、行为不循常度,超出自身的调节能力,而致人体发病的一类病因。相对外感病因而言,因其由内而生并直接伤及人体脏腑气血阴阳,故称为内伤病因。内伤病因主要包括七情、饮食、劳逸等,其所致的疾病统称为内伤疾病。
1.七情内伤
人的情志变化引起脏腑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情志的变化。七情内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引起脏腑气机紊乱导致疾病发生。
七情转化为七情内伤是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常,导致疾病的发生。
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密切相关。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情志活动对五脏精气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医还有五志之说,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
七情致病的特点:七情内伤,致使气血不和,气机紊乱,相应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2.饮食失宜
饮食失宜可以导致疾病发生而成为病因。饮食失宜主要损伤脾胃,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1)饮食不节 是指饮食过饥、过饱或饥饱无常。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终致气血衰少。气血不足,则形体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易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长期饮食超量,营养过剩,可发展为肥胖、消渴、胸痹等。过饱,则食滞不化,食积内停,可出现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呕吐泄泻、厌食纳呆等。食积停滞日久,还可以聚湿、生痰、化热,引起多种病证。饥饱无常,可导致脾胃损伤。另外,饮食不节还能改变病情,故有“食复”之说。如大病初愈,或暴食暴饮,或滋腻过度,或早进大补,可引起疾病复发。
(2)饮食不洁 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所造成。饮食不洁可以引起脾胃、小肠、大肠的病变,使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或下痢脓血等,甚至神志昏迷,导致死亡等;或患寄生虫病;或发生某些烈性传染病。
(3)饮食偏嗜 长期饮食偏嗜可导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引起疾病发生。饮食偏嗜包括种类偏嗜,寒热偏嗜和五味偏嗜。
3.劳逸过度
劳逸过度指劳累过度和安逸过度。适度的劳动和锻炼,有助于人体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和放松,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保持人体健康。长期的劳逸过度,都可以成为致病因素损伤人体而致发病。
(1)劳累过度 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劳力过度,则消耗精气,导致脏气虚少,功能减退,损伤形体而积劳成疾。劳神过度,思虑太过则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心神失养等。房劳过度是指房事太过,肾精耗伤,常见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遗精、早泄、甚则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2)安逸过度 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体力过逸导致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常见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脑力过逸可使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精气神衰弱。常见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失眠健忘、反应迟钝等。
(三)病理产物病因
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病理产物,引起机体新的病理变化,导致新的病证。因此,可以作为新的致病因素。病理产物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等。
1.痰饮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中质稠的为痰,清稀的为饮。痰可随气遍布全身,无处不到,饮常聚于胃肠、胸胁等。痰饮致病的主要特点是:
(1)阻碍气血运行 痰饮可随气流行,或留滞于脏腑、经脉,妨碍气血运行。出现相应脏腑经络的气机升降失常。
(2)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阻肺,肺失宣降,肺不能通调水道,水液不能正常输布。痰湿困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水湿不能正常运化。痰饮停滞下焦,可影响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水液停聚,可见浮肿和尿少。
(3)蒙蔽心神 痰饮随气上逆,蒙蔽清窍,常见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痰迷心窍,常见神昏、痴呆、癫痫等。痰郁化火,痰火扰神,常见神昏谵语、发狂等。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可变生多种疾病。由于痰饮的所在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痰饮致病,变幻多端,十分复杂。可伤阳化寒,可郁而化火,可夹风、夹热,可化燥伤阴,可上犯清窍,可下注足膝,且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2.瘀血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凝结于体内的离经之血,或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瘀血的形成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跌打损伤、气滞气虚、血寒血热等。瘀血的形成还与心、肺、肝、脾的功能正常与否有关,脏腑功能正常,血液运行就正常。否则,血液运行不通畅,形成瘀血。瘀血致病的主要特点是:
(1)阻滞气机 瘀血一旦形成,必然阻滞气机。气机郁滞,又可引起血液运行不畅,因而导致血瘀气滞、气滞血瘀的恶性循环。如局部外伤,血出致瘀,阻滞气机,可见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
(2)影响血脉运行 瘀血形成之后,无论是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瘀血停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见出血色暗,夹有血块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
(3)影响新血生成 瘀血阻滞体内,日久不散,阻碍气血的运行,影响新血的生成。久瘀之人,常见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瘀血一旦停滞于身体脏腑组织,短期难于消散,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由于瘀血阻滞的部位不同,其表现也各不相同。瘀血的临床表现以固定刺痛、肿块、出血、发绀、舌质紫暗、脉涩为主要证候。
(四)其他病因
除上述致病因素外的病因,可以统称为其他病因,主要有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
1.外伤
外伤指外力或外在因素所致的机体损伤,如跌扑、金刃、棍棒、枪弹、坠落、撞击、挤压、闪挫、烧伤、冻伤、虫兽咬伤、电击伤等等。外伤致病,一般都有明确的外伤史。轻者皮肉损伤,血行不畅,出现疼痛、出血、瘀斑、血肿等。重者伤筋动骨,损伤内脏,出现关节脱臼、骨折、内出血、虚脱、死亡等。
2.寄生虫
寄生虫主要通过进食含有虫卵的饮食物、接触虫体以及虫卵污染的水土等途径感染。人体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等。寄生虫寄居于人体内,不仅消耗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且损伤脏腑经络组织的功能。对于寄生虫感染,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注重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
3.药邪
药邪是因药物炮制或使用不当而引发疾病的致病因素。药邪的致病具有可导致中毒、产生过敏、加重病情、产生新的疾病等特点。药物用于治疗疾病,前提是要科学而合理地使用药物,若使用不当,则会致病。
4.医过
医过是因医生或护理、药剂人员等的过失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变生新病的致病因素,又称医源性致病因素。医过的致病可导致患者情绪波动、加重病情、产生新的疾病等。
5.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是人在出生以前因父母体质或遗传而形成的致病因素,包括胎儿孕育期及分娩时所形成的致病因素。先天因素与近亲结婚、怀孕时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分娩意外情况等有关。父母个体的体质类型也可遗传给子女,形成某些特殊的体质,决定着对某些病变的易感特点,而形成与父母患相同或类似的疾病。
二、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机理,涉及人体内外各种因素。探讨病机,是为了针对疾病的本质制定预防、护理及治疗原则。疾病发展、变化及转归的最基本机理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内生五邪等。
(一)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邪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发病是指疾病发生的过程,是邪气作用于机体的损害与正气抵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正气是决定发病的主导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正气是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总称,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邪气,又称病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之中和人体内部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的因素。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在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旺盛则邪气消退,邪气亢盛则损耗正气,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的变化,形成了疾病的虚实病机变化。实,指邪气实,是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机变化。实证的机理是邪气强盛,正气未衰,正邪相搏,斗争激烈,反应明显,出现一系列剧烈的、有余的证候。虚,指正气虚,是以正气虚弱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机变化。虚证的机理是正气虚弱,防御能力低下,与邪气抗争无力,或者正气虚弱但无邪存在,表现出一系列衰退和不足的证候。虚证常见于病证后期,多见于形体虚弱的患者。
邪正盛衰,不仅可以表现为虚证或实证,在长期复杂的疾病过程中,由于正邪力量的不断消长,还会出现多种复杂的病机变化,如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等。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在疾病过程中,邪正双方的斗争使得各自的力量不断发生消长变化,决定着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则疾病趋向痊愈,邪胜正衰则疾病趋向恶化,邪正相持则疾病趋向迁延。
正虚邪恋是邪正相持的一种特殊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正气无力祛除邪气,或邪气深伏,疾病缠绵难愈的一种病机转归。一般多见于疾病后期,也可是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
邪去正虚,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邪已被祛除,但正气严重耗伤,有待恢复的一种病机转归。邪去正虚多为大病、重病的恢复期,需要加强护理和调养,才能使正气恢复,机体各种功能恢复正常。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机体阴阳双方失去相对平衡而出现的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机变化与转归。
1.阴阳偏盛
阴阳偏盛是人体中的阴与阳的某一方出现偏盛的一种病机状态,属于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阳偏盛,即阳盛,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以阳邪偏盛为主要矛盾的病机,属于实热证。阳胜的主要原因,多为感受温热阳邪,或五志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阳邪偏盛,功能亢奋,故有阳胜则热之说。阳热亢盛而耗伤机体阴液,病证从实热证转为实热兼阴亏证,即是阳胜则阴病。若阴气大伤,病可由实热证转为虚热证。
阴偏盛,即阴盛,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以阴邪偏盛为主要矛盾的病机,属于实寒证。阴胜的主要原因,多为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而寒邪中阻等。阴邪偏盛,功能衰退,故有阴胜则寒之说。阴气亢盛而消耗机体阳气,病证从实寒证转为实寒兼阳虚证,即是阴胜则阳病。若阳气大伤,病可由实寒证转为虚寒证。
2.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中阴与阳的某一方出现偏衰的一种病机状态,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阳偏衰,即阳虚,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以阳气虚弱为主要矛盾的病机,属于虚寒证。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盛,故有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之说。阳偏衰是虚寒证,而阴偏盛是实寒证,两者要注意区别。阳偏衰可发于五脏六腑,在阳偏衰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阴阳两虚证。
阴偏衰,即阴虚,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以阴气虚弱为主要矛盾的病机,属于虚热证。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为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而化火伤阴,或久病伤阴。阴气不足,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盛,故有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之说。阴偏衰是虚热证,阳偏盛是实热证,两者要注意区别。阴偏衰可见于五脏六腑,在阴偏衰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阴阳两虚证。
3.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人体在阴或阳任何一方偏衰的基础上,导致相应的另一方也偏衰,出现阴阳双方都虚损的病机状态。阴阳互损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
阳损及阴,是指在阳偏衰的基础上,病情发展导致阴也偏衰,形成了以阳偏衰为主的阴阳都偏衰的病机。
阴损及阳,是指在阴偏衰的基础上,病情发展导致阳也偏衰,形成了以阴偏衰为主的阴阳都偏衰的病机。
4.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指人体在阴或阳一方偏盛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双方的对立排斥,偏盛的一方居于内而将偏衰的另一方格于外,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出现真寒假热证或真热假寒证的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病机。
阳盛格阴,指阳热偏盛的一方居于内,而将阴寒格拒于外的一种病机。阳热盛于内是本质,阴寒格于外是假象,又为真热假寒证。
阴盛格阳,指阴寒偏盛的一方闭于内,而将阳热格拒于外的一种病机。阴寒盛于内是本质,阳热格于外是假象,又为真寒假热证。
5.阴阳亡失
阴阳亡失是指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机状态。
亡阳,是指阳气突然大量脱失而致机体极端虚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阳多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呼吸微弱、舌淡苔白润、脉微欲绝等生命垂危的临床表现。
亡阴,是指阴气突然大量耗失而致机体极端虚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多见汗出黏如油、颧红、潮热而四肢温热、烦躁不安、气息粗重、舌干红、脉数疾等生命垂危的临床表现。
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亡阴则阳无所依附而散越,亡阳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亡阴或亡阳均可迅速导致阴阳离决,生命终止。
(三)气血津液失常
气血津液失常是指气、血、津液不足,运行代谢或功能异常,以及相互之间关系失调等一系列的病机变化。
1.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是指气的亏虚以及气的运动失常而产生的病机变化。气的失常包括气虚和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运动失常,又称气机失调。
(1)气虚 是指气的不足导致气的生理功能下降的病理状态。气虚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导致气的消耗太过。气与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而气虚必然会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种病变。
(2)气滞 是指气的运动不畅的病机。形成气滞的原因主要是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障碍,以胀满、疼痛为临床特点。
(3)气逆 是指气机上逆,气的升发太过或应降反升的病理变化。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等所致。
气逆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肝气上逆发为情绪急躁易怒、头痛、眩晕、吐血、咯血等。
(4)气陷 是以气的升举无力,或应升反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气陷主要是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其病机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脾气虚,升清乏力,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头目,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上气不足的表现。脾气虚,升举无力,内脏位置不能维系固定,可见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中气下陷的表现。
(5)气闭 指气机郁闭,外出受阻,气不外达,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病理变化。气闭多由强烈的情志刺激引起,或突然触冒秽浊之气,或痰浊、食积闭塞气机,或外伤、体内结石、蛔虫等引起剧烈疼痛,导致气机闭阻,不能外达。
(6)气脱 是指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一种病理变化。形成气脱的原因主要有正气骤伤、慢性消耗、失治误治等。气脱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全身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
2.血的失常
血的生理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血液的运行失常等。血的失调包括血虚、血瘀、血热和出血等。
(1)血虚 是指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形成血虚的原因主要有失血过多、新血不生、脾胃虚弱、营养不足、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血虚可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白而无华、神疲乏力、眩晕、心悸、脉细等。
(2)血瘀 是指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的一种病理变化。形成血瘀的原因主要有局部损伤、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血瘀可见部位固定的刺痛、肿块、出血、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及舌有瘀点瘀斑、脉涩等症状。
(3)出血 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的一种病理变化。形成原因主要有火气上逆,或热邪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瘀血停滞,或外伤损伤脉络等,使血液不能正常循行而溢于脉外。出血之候,随处可见,由于出血部位、原因以及出血量之多寡和血的颜色之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病理现象。
(4)血热 是指血分有热,热迫血行加速,甚则血溢脉外或血行瘀阻的一种病理变化。血热多由外感热邪侵袭机体,或外感寒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或情志郁结,郁久化火,火热内生,伤及血分所致。血热的病理变化,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伤阴的症状为特征。
3.津液的失常
津液的失常是指津液的亏虚或津液代谢失常而产生的病机变化。
津液亏虚,是指津液不足而导致的脏腑、五体、孔窍、皮毛等失于濡养的病机。形成津液亏虚的原因主要有生成不足、热邪伤津、消耗过多、久病体虚、脏腑失调等。津液亏虚常可分为伤津与脱液。一般说来,伤津病程短、病情轻,脱液病程长、病情重。伤津主要是丢失水分,脱液不仅丢失水分,而且丢失某些精微物质,脱液常常从伤津演变而来。伤津可见口渴、口干咽燥、皮肤干涩等,脱液除可见伤津的表现外,还常见形瘦骨立、大肉尽脱、毛发枯槁,或出现手足震颤、肌肉动等液不养筋的症状。
津液代谢失常,是指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过程出现障碍的病机。形成津液代谢失常的原因主要有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侵入、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等。津液代谢失常包括津液输布障碍和津液排泄障碍。津液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在体内某一部位发生滞留,生痰成饮。津液的排泄障碍是指津液排出功能减退,导致水液潴留而发为水肿。津液代谢失常可见口渴、咽干、尿少、浮肿、痰饮、便秘或便溏等。
4.气血津液关系失常
气血津液关系失常是指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发生紊乱而导致的一系列的病机。
(1)气与血的关系失常 是指气与血之间的关系发生紊乱而导致的病机。气与血的关系失常主要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等。
(2)气与津液的关系失常 是指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发生紊乱而导致的病机。气与津液的关系失常主要有津停气阻、气随津脱等。
(3)血与津液的关系失常 是指血与津液之间的关系发生紊乱而导致的病机。血与津液的关系失常主要有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
(四)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是指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机变化。此类疾病起源于机体内部的脏腑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与风、寒、湿、燥、火外感病邪类似,因暑无内生,故内生五邪有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生五邪与外感邪气相比,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内生外感不同。内生五邪是由于脏腑及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为内伤疾病;外感邪气是由于自然界气候变化侵害人体而发生的,为外感疾病。二是阴证阳证不同。内生五邪发生的病机和病证,多属于里证、虚证,可归纳为阴证;外感邪气发生的病机和病证,多属于表证、实证,可归纳为阳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