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中英文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经络基本知识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它贯穿上下,是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是经络的细小部分。经络纵横交错、相互联系、彼此衔接,构成了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脏腑与体表间的联系,将人体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调整阴阳,从而使机体保持协调和平衡。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经络系统的组成见图3-1。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系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十二“正经”。

1.十二经脉名称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十二经脉的名称是古人根据阴阳消长所演化的三阴三阳,结合经脉循行的特点,以及与脏腑间的络属关系而确定的。如循于上肢内侧的经脉属阴,根据阴气的盛衰特点,分别为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其中手太阴与肺相属,称之为手太阴肺经;手少阴与心相属,称之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与心包相属,称之为手厥阴心包经。

图3-1 经络系统

2.十二经脉体表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凡属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部,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前为太阴,中为厥阴,后为少阴),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内踝尖8寸以下,前为厥阴,中为太阴,后为少阴,至内踝尖上8寸处厥阴与太阴交叉后,其排列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凡属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躯干部。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

3.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联属,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表里络属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作用。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5.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交接等。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均通过鼻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通过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均通过目外眦。手三阴经与足三阴经分别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6.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分布于全身的内外上下,其中的气血阴阳流动不息,循环贯注,这就是十二经脉的流注。流注次序为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整体循行系统,见图3-2。

图3-2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经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也无表里相配,故称“奇经”,也称“别道奇行”的经脉。

八脉之中,督脉、任脉、冲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督脉可调节全身阳经脉气,故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能调节全身阴经脉气,称为“阴脉之海”;冲脉可涵蓄调节十二经脉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其主要作用体现于两方面:其一,增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相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二、经络的功能

(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了肢体筋肉皮肤;细小的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灵枢·本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其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从而完成“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的生理功能。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能“行气血而营阴阳”,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先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如外感寒邪,可由肌表内传肺、脾、胃等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在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结节或条索状物,以及相应部位的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通过望诊和触摸等,有助于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

(二)指导辨证归经

辨证归经是指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如胁痛多病在肝胆,因为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腰部疼痛,多与肾有关。头痛时可根据头痛的部位确定病变所在经脉:痛在前额,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多属少阳经病变;头后部及项部痛,多与太阳经有关;颠顶疼痛,多和督脉、足厥阴肝经有关。这是根据头部经脉的分布特点进行辨证归经。

(三)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依据其络属脏腑和循行部位,其经穴都有相应的主治范围和作用部位。每条经脉所属腧穴的主治范围,均同各经脉的循行分布部位和所络属的脏腑有密切关系。因此,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推拿和中药处方。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药达病所,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麻黄入肺、膀胱经,故能发汗、平喘和利尿。此外,有些药物的选择性作用特别明显,古代医家还据此创立了“引经报使”理论。如头痛的治疗,病属阳明经的可选白芷,属足厥阴肝经的可选吴茱萸。上述药物不仅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病证,还可以作为其他药物的向导,引导其他药物归入上述各经而发挥治疗作用,以增强对某经病变的疗效。

(四)指导预防保健

调理经络的方法可以用来预防疾病,如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治病之术,人们将足三里穴作为防病治病的保健强壮要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