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舰队:从巡逻艇到维度星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3章 仪器

万炎泽快步来到哥斯拉所在的区域,此刻,它正静静盘踞着,周身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能量光晕,仿佛一座蕴藏着无尽力量的休眠火山。

“哥斯拉,我们急需你的援手。”

万炎泽来到近前,大声呼喊着。

“科兰・塔夫脱计划借助破晓号的能量开辟虫洞,这项任务至关重要,希望你能负责将破晓号的能量顺利导出。”

哥斯拉缓缓抬起巨大的头颅,发出一声低沉的咆哮,声音震得周围空气嗡嗡作响,算是应下了此事。

与此同时,在破晓号的指挥中心内,科兰・塔夫脱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虫洞开辟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中。

先驱文明在过往构建的虫洞,皆是用于跨位面穿梭的标准型虫洞。

这绝非易事,其中涉及到的空间技术与能量运用,堪称宇宙间顶尖的科技成就。

那些虫洞不仅要跨越不同的维度,还需维持极为复杂的空间稳定结构,以确保穿梭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而如今,科兰・塔夫脱所要构建的,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虫洞。

虽然从难度层面来讲,与跨位面虫洞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但它们在运作原理上,却存在着本质的相同之处。

两者都需要精确地操控空间维度的折叠与扭曲,通过特定的能量波动来撕开空间的缝隙,并利用能量场来维持虫洞的稳定存在。

只不过,区域性虫洞所需的能量规模相对较小,空间操控的精度要求也有所降低。

但即便如此,对于当前的舰队科技而言,依旧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在有它坐镇于此,它所具备的先驱文明顶尖科技知识与卓越智慧,极大地提升了此次虫洞开辟实验的成功率。

如今,能量输出的棘手难题已成功攻克,然而,实验的推进仍面临着诸多关键环节,其中仪器设备的适配与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它发现研究院库存的那些光能护盾发生器,成为了极具改造潜力的对象,虽然改造率在90%。

谷云逸和庞云洛,作为舰队研究院的正副院长,此刻,他们却宛如求知若渴的小学生般,毕恭毕敬地站在科兰・塔夫脱的身旁。

在末日世界他们历经了各种奇异元素与极端现象的冲击,那些超乎想象的经历早已对他们的三观进行了深度的洗礼与重塑。

因此,面对眼前外形独特的科兰・塔夫脱,他们内心并无丝毫惧怕。

他们也知道科兰・塔夫脱与强大的哥斯拉一样,与其他的船员都是不同的存在,不能拿有色眼镜看待它们。

就在这时,万炎泽也赶了过来,他可不想错过改造光能护盾发生器的经过。

根据舰长所说,科兰・塔夫脱可是拥有强大科技文明的一员,掌握着远超舰队科技的技术。

科兰・塔夫脱看了一眼赶来的万炎泽,便立刻投入到对光能护盾发生器改造的讲解中。

它伸出一只手臂,指着发生器上的一个核心部件,用一种沉稳而专业的语调说道:

“这台光能护盾发生器,其能量转换核心的基础架构与我们所需的虫洞能量聚焦装置有相似之处。

但要实现从护盾功能到虫洞能量聚焦的转变,我们需要对其内部的能量传导线路进行重新布局。”

说着,它的另外几只手臂熟练地拿起工具,开始拆解发生器的外壳。

谷云逸和庞云洛赶忙凑近,全神贯注地看着,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求知的渴望。

他们时不时对视一眼,交换着彼此的想法,同时也在心里暗自惊叹科兰・塔夫脱的精湛技艺。

“你们看,这里的能量分流器需要调整其分流比例,以适配虫洞所需的能量输出频率。”

科兰・塔夫脱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原本用于护盾能量均匀分布的设计,在虫洞能量聚焦中会导致能量的浪费与不稳定。”

万炎泽也听得入神,他从未想过,紫金国的光能护盾发生器,经过科兰・塔夫脱的分析,竟隐藏着如此复杂而精妙的改造空间。

随着拆解工作的深入,发生器内部复杂的结构完全呈现在众人眼前。

各种线路、元件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科兰・塔夫脱继续说道:

“接下来,我们要植入一组特殊的晶体阵列,这是我们文明研发的一种空间稳定晶体,它能够在能量波动时自动调整,确保虫洞的空间稳定性。”

谷云逸忍不住问道:

“这种晶体如何与我们现有的设备兼容呢?我们的技术似乎无法对其进行精准操控。”

科兰・塔夫脱微微点头,似乎早料到会有此问。

“这就是难点所在。

但我们可以通过对现有能量调控系统进行微调,让它与晶体的能量频率相匹配。

这需要我们精确计算每一个参数,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个改造的失败。

晶体的话,只需要破晓号的能量就可以了,光能护盾发生器作为基础来改造,还是太过低级,我们需要改造数十台才能足够使用。”

于是,四人开始了紧张而细致的工作。

谷云逸和庞云洛在科兰・塔夫脱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能量调控系统的参数,万炎泽则负责传递工具和记录数据。

此时的杨烁正通过破晓号的舰载雷达搜索资源丰富的岛屿,特别是那种拥有现成资源的文明岛屿方便自己的回收。

“萨特莱杰她们也需要战绩点用来升级,目前获取的途径只有通过战争,看来还需寻找一些拥有较高武力的文明才好。

至于之前观察的到的那座先驱文明的岛屿,等等科兰・塔夫脱忙完再说吧。”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舰载雷达的屏幕上,那上面密密麻麻闪烁的信号,如同夜空中错综复杂的星图。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突然被东南方向约 1900公里处的一座大型岛屿吸引。

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呈现在杨烁眼前,这座岛屿面积广袤,足有几万平方公里,岛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风格独特的建筑物。

蓝星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种肤色,中英文的标识,这让他顿感熟悉。

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继续观察这座岛屿,试图分辨出这座岛屿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