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心理治愈只需一次:《了凡四训》的心理学解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一次生命的重建

与对的人聊一次,治愈一生

山谷中,禅房内,袁学海与云谷禅师对坐,不言不语,寂静无声。

天黑了又亮,天亮了又黑,不知不觉,两个人已静坐了三天三夜。这种情形很有点金庸武侠小说的味道。在《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与灵智上人比定力,看谁坐的时间久,谁先动谁输。结果内功深厚的周伯通输了,而武功不怎么样的灵智上人却赢了。为什么灵智上人能赢呢?因为他被别人点了穴,生命流动的能量被掐断,俨然成了一个死人。

如果说灵智上人是身体被人点了穴,无法动弹,那么袁学海则是在心理上被人点了穴。点穴之后,他的精神被控制,内心麻木不仁,一坐下来便静如瘫痪,似乎比任何高僧大德都有定力。

当又一个黎明到来时,云谷禅师缓缓从地上站起身来,掸了掸三天三夜落在僧衣上的尘埃,开口说话了。

“普通人之所以不能超凡入圣,不是因为天分不够,能力欠缺,而是被太多的想法、太沉的心念拽住了。”云谷禅师看着站起身来的袁学海,“你随我一道静坐了三天三夜,我没看出你有什么想法,也没感觉到你有什么心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小时候,有一个算命先生把我一生的荣辱得失、吉凶祸福,包括死期,都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的一切早已命中注定,没有什么好想的,想也白想,所以干脆就不想了。”袁学海答道。

云谷禅师盯着袁学海,讪笑道:“我原以为你是一个定力深厚、很了不起的人,没想到你其实是个凡夫俗子。”(《了凡四训》:“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禅师,请问,您这话是什么意思?”袁学海一脸蒙。在袁学海的第一印象中,云谷禅师和蔼可亲,没想到他的话却如此直接、犀利,毫不留情。这令袁学海很意外,很吃惊,也很困惑。

“压根儿就没有命中注定这回事。你难道没发现,你所说的命,其实是由你的心掌控的?”云谷禅师站定后,直视袁学海的眼睛,“你的‘心’一直在指引你的人生,而你却管它叫‘命’。”

“如果不是命中注定,为什么孔先生对我的事情算得那么准呢?”袁学海反问道。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心外无物’。倘若你理解了其中的含意,就会发现,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你的心吸引来的。你心中描绘的景象,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心中的想法——那些心心念念的想法,始终在支配你的情绪和行为,控制你的人生。所以,你的心是什么样的,你的命就会与之相匹配。心不变,命当然不会变。”云谷禅师接着说,“我来问你,从你遇见孔先生至今,已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里,你的心一直被孔先生算的命所钳制,不曾有一丝一毫的转动,又怎么能期望命能有所改变呢?你落在命数里,不得越雷池半步,这不是孔先生算得准,而是你被他‘洗’了脑,受到了他的精神控制。你就像一个囚犯,被困在自己设置的牢笼里。你说你认命,在你的认命中,除了无奈、无助和绝望,还有糊涂和懦弱,以及不愿意为命运承担责任的逃避。这种种心理和行为不是凡夫俗子是什么?大智大勇之人能够摆脱精神控制,让心自由,而随着心的自由,他们的命也就不再被控制。不改变心性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无论何时,只要你的心性改变了,命运迟早都会发生变化。”

云谷禅师的话像一根长长的毫针,一下子扎在袁学海的命脉上,在一阵剧烈的疼痛之后,他感到长期盘踞在心上的错误认知有了松动迹象。

“人真的可以逃脱命运的安排?”袁学海怀疑中带着惊喜。

“每个人的命,都是自己造就的。每个人的福报,也都是自己追求的结果。佛教经典说,求富贵可以得富贵,求儿女可以得儿女,求长寿可以得长寿。说谎是佛门大忌,我怎么会骗你呢?”

“求学、求知识,我能理解,但佛门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功名富贵怎么可能想求就能求到呢?”

“这是很多人的误解,佛门不是无欲无求,只是求的方法与众不同。一般人是向外求,佛家是向内求。六祖慧能说,一个人的命好命坏,离不开心。心是有磁场的,功名、富贵,以及一切围绕在你身边的东西,都是被你的心吸引来的。如果不磨砺心性、提升心力,而是一味向外,就会陷入虚妄。虚妄的生命犹如一片落叶,追逐着每一阵风,被风卷起来,又扔下去,万事只能听天由命,最终什么也得不到。相反,从心内去求,不仅可以提升内在心性,还可以改变外在命运,内外都能有所得,这才是正确的求法。”

“您是说,只要心性提升了,命运就会变好吗?”

“是的。”

“如果可以改变,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我愿不遗余力。”

云谷禅师继续追问:“孔先生给你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袁学海老老实实告诉了他。

云谷禅师目光如炬,看着袁学海,一字一句说道:“得到一件东西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审视你的内心,你觉得自己配不配考取功名?配不配有儿子?”

袁学海想了一会儿,说:“不配,考取科举的人都沉稳厚重,心胸开阔,格局大,而我性格急躁,不愿意做烦琐的事情,同时心胸狭窄,不能包容别人,还经常恃才傲物,说话轻率,随便议论别人。这些性格缺陷不仅阻碍了学习上的进步,还得罪了不少人,怎么能考取功名呢?

“此外,大地越是污秽之处,越是能够生长作物,水至清则无鱼。我是一个有洁癖的人,一方面想要儿子,另一方面内心不免又有些抵触和排斥,这是没有儿子的第一个原因。俗话说,和气化育万物,我却经常发怒,这是没有儿子的第二个原因。慈爱是生生不绝的源泉,刻薄是不育的根本,我爱惜自己的名节,常常不能舍己救人,这是没有儿子的第三个原因。我说话太多,消耗元气,这是没有儿子的第四个原因。我喜欢喝大酒,过度伤神,这是没有儿子的第五个原因。我喜欢熬夜,又不懂得养育心神,这是没有儿子的第六个原因。其他还有很多问题,不能一一列出。”

云谷禅师说:“其实,不只是考取功名。世间享有千金财产的大富之人,一定是配得上千金财产;世间享有百金财产的中富之人,一定是配得上百金财产;饿死的人,一定有饿死的原因。上天对待一切,都是公平公正的,不过是按照每个人的性格、认知和行为将他们的命运展开而已,何曾掺杂一丝一毫的私心。现在,你既然认识到了自己的种种问题,那就把自己考不取功名、没有后代的原因彻底清除掉,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认命,一定要从内部去改变心性。”

听说自己的命还有改变的可能性,袁学海不禁心潮起伏。他看着云谷禅师,与他四目相对,那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视,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接着,云谷禅师掷地有声,说了一段影响深远的话: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从今天开始,从前的那个你,等于昨天已经死了,从今以后,诞生一个新的你。这个新的你,会有不一样的心性,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命运,正是你想成为的人。”

云谷禅师的话,一针见血,惊心动魄,震裂了袁学海的保护外壳。他感觉在他僵尸一样的心中蛹化出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生命的活力也随之缓慢流动起来。

“炼狱般的痛苦一经超越,枝头绽放的将是爱与希望的花蕾。”——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