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侯府嫡子建功立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9章 行拜师礼

蚊虫多,就会造成开拓的人,先是生病,进而无药可治,身死他乡,这也不是顾廷焕希望的。

他又不是医科生,又不是理科生,但是他会使唤人啊,蚊虫叮咬会造成疟疾,俗称打摆子,体质强的就扛过去了,体质差的就会危及生命。

青蒿在人类历史上的使用方法经历了多次变革,早在东晋时期,青蒿被捣碎晒干,与其他草药混合制成外敷草药,用于涂抹疗伤。

到了宋代,青蒿被熬制成汤药,用于治疗暑热。元代时,青蒿被炼成药丸,主要用于治疗疟疾。

在这方面顾廷焕都不需要抄,也不需要盗,凭借他和白石潭贺家交好,倒是被他花了一番代价,求得了具体的方子。

加上一些治疗瘴毒之地经常会出现的常用病y药方,都被他弄了过来,在海上行船,淡水也至关重要,这点他倒是用了后世的方法。

现在能用的也就蒸馏法和冷冻法,蒸馏不用说,就是烧干了,把水汽化成的水专门收集起来,这就是淡水。

冷冻法也很简单,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会排斥盐分,使得冰晶比较纯净。通过将海水冷冻,使海水中的水变成冰晶,然后将冰晶分离出来,融化后就可以得到淡水。

这都是很简单的方法,为此硝石制冰自然也被他拿来用了,可怜他一个非理工、非医学生的普通人,绞尽脑汁的就是为了光耀门楣。

顾廷焕闲暇的时候就想想,是真的累,不过他乐在其中,盗用了后世的方法,他这一世再得了好处,倒是稳赚不赔的。

之后顾廷焕又吩咐白理,盯着棉甲纸甲作坊和书坊,还有药材收集的事情之后,就继续了他日常的练字读书的工作。

转眼就过了两日,这日顾廷焕一大早,就跟着他父亲顾偃开,乘坐侯府的马车赶往了余老太师府上。

礼记·王制有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宁远侯府在大周,算是超品的侯爵,车驾自有定制。

这次顾廷焕拜老太师为师,跟着他父亲,倒是享受了一番超品侯爵的威势,他自己白家只是男爵,有个两架的马车就不错了。

《逸礼·王度记》有载:“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大周的公爵和侯爵,都是超品,所以可以架四。

顾廷焕就记得原著的时候,盛墨兰跟梁晗回门,看到顾廷烨带着盛明兰,坐着气派的马车,心有不忿之下,就说道:

“都是有爵之家,没道理低了一成,让你去借家里三乘的马车来,你非不去。”

从这句话中,就印证了伯爵是可以坐三乘的马车的,但这些,还有顾廷焕自己的男爵,跟侯爵的四乘马车相比,可是差了不止一筹。

当然这些也都不是为了显摆,只是顾偃开为了显现对余老太师的重视,侯府的马车在前,一辆拉货的货车,加上十来个亲随小厮,洋洋洒洒的朝同在内城的余府行去。

一路上这气派的场面,自然让汴京的平民百姓,还有士子读书人,都看在了眼里。

“嚯!这是宁远侯府的车驾,顾侯爷这是要去哪呀。这么郑重,莫不是有什么大事?”

“这我哪知道,顾侯爷乃是官家器重的超品侯爵,他又执掌兵权,顾家名声还算不错,没什么欺男霸女的事情,已经很不错啦。”

“大丈夫当如是!”

就在汴京众人的一言一语羡慕或者猜测之中,顾廷焕和他父亲,带着一队人,就到了余府门前。

刚到门前,他就看到余大人携妻子和余良,在正门前早早的就等在了那里,早一日顾廷焕就受他父亲的吩咐,把帖子递到了余府。

约好了今日行拜师礼的事情,老太师不便出迎,自然就轮到余大人了,顾廷焕看着几人,先是赶忙下了马。

接着他就走到车架前,恭敬的站着,等待父亲下车,顾偃开下车之后,一马当先的就朝余大人夫妇走去。

按品级还有官位,余大人和顾偃开肯定是天差地别了,顾廷焕作为小辈也插不上话,不过他倒是看到了余大人既有些明显,又有些演的太假的逢迎。

文官清流对武夫大多是看不上的,余大人不包含在内,顾家毕竟是汴京的顶流爵府,也够得上他这么做。

要是余老太师,哪怕是英国公这样的门第,恐怕都要反过来客气的恭维了,当然这些只是题外话。

尊长们简单的寒暄了两句,顾廷焕和顾偃开,身后亲随小厮们抬着拜师礼,就又洋洋洒洒的进了余府。

拜师仪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传统的师徒关系被视为仅次于父子关系。

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依赖。通过这些仪式,学生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业有成。

儒家教育体系中的拜师仪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老师的尊重,而顾廷焕要拜的是曾为宰执的老太师,自然更加应该尊重重视了。

古代拜师仪式流程步骤还是不少的,正衣冠、盥洗礼、叩首礼、六礼束脩、献茶训示,这些都是顾廷焕今天需要做的。

索性一切都准备的充分,顾家这边是顾偃开作为学生顾廷焕的父亲,余家这边是老太师,和一两个同为大儒或者曾和他同朝为官的好友。

顾廷焕在两方的注视之下,拜师的礼仪完成之后,也终于拜得了余老太师作为自己的儒学老师。

拜师礼毕,今日在堂的几位大人们,自然免不了互相寒暄一番,顾廷焕站在顾侯身后,看到一个年近花甲的老者捋须笑着说道:

“老太师得此佳徒,顾侯爱子前程有望,老夫在此向二位道喜了。”

“陈相公谬赞了,老夫也是看叔恒这孩子,天赋尚佳,又不自恃才高,努力用功,不忍良才蒙尘,才动了收徒的心思。

此前老夫给你看的《竹石》和《观书有感》,可都是我这爱徒所做,日后他如果进了官场,还要陈相公多多提点才是。”

听着两人的谈话,顾廷焕也顿时就明白了,陈相公,他记得顾廷烨求亲,余老太师就是和此人询问的顾二科考情况。

没想到他们关系还真是不错,这次拜师,自己的老师,竟然请了此人作为观礼之人,这可是莫大的荣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