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访栖凤谈媒说证
青鸾展翅之间,化作一道青芒,向南疾驰而去。
一月之后,青鸾忽听一阵仙音入耳,缥缈空灵,百鸟皆醉于其中。
云霄本在青鸾背上修炼,只觉五色光华铺天盖地而来,似有天地、风雷、水火与山泽八相流转,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琴音良久方歇,云霄也从修炼之中醒来,鼻孔一吸,天空之上的金乌垂下一道金色神光,玉兔垂下一道银光白练,一同被云霄吸入腹中。
“洪荒之中,能演化此八相,并融入琴中的,唯有伏羲大神,看来凤栖山到了!”
按下青鸾,降于山脚之下,云霄只见一男子端坐,五色祥云结成龙虎华盖,气度不凡。
“灵宝天尊门下云霄见过伏羲师叔!”
云霄下了青鸾,恭敬行礼。
“善!”
伏羲收琴而立:“当年紫霄宫听道之时,汝方才踏入太乙金仙,没想到这才万年就已悟透混元一气,果然悟性过人!”
“此乃师尊与二位师伯教导之功,云霄不敢称得悟性过人。”
云霄在这等大神通者十分谦逊,取出太清玉符,递给伏羲:“下山之时,大师伯命吾将此玉符交给二位师叔。”
伏羲接过玉符,一缕信息从中飞出,盘旋在指尖。
“邀请吾与女娲去昆仑山论道。”
伏羲略一思考,就知道三清是主要想要邀请女娲讨论圣道如何走。
“道德天尊之意吾已知矣。吾观汝与吾妹有缘,可随我进山。”
伏羲用手一指,凤栖山护山大阵迷雾散去,朵朵金莲自山顶铺下,直至伏羲脚下。
云霄连忙跟上伏羲的脚步,只见栖凤山上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行不多时,已至山巅。女娲娘娘盘坐云床之上,一片红霞铺天盖地,演化种种天机。
“兄长今日不是要往天庭走上一遭?为何此时便归?若按吾之言,帝俊不过想借吾二人之力抵挡祖巫罢了,何必要给他这个面子,做什么羲皇、娲皇!”
女娲娘娘睁开双目,漫天红霞归拢于庆云之中。
伏羲心中自有考虑,避开这个话题,只道:“出门之时见有紫气至此,见此小友,天庭之事可推迟一二。”
女娲娘娘又见云霄在侧站立,不由轻笑一声:“与吾有缘者已至!”
“见过女娲师叔!”
云霄对女娲娘娘行了一礼,即刻就被扶起。
女娲娘娘用手一指,云朵结成蒲团,笑道:“坐吧,云霄。先前在西昆仑黄中李会之时,吾便说你与吾有缘。”
“不想后来紫霄宫再见,你就已成太乙金仙。如今更是领悟混元一气,五气朝元在望。恐怕下次再见,你都要踏进大罗之境了!”
“师叔谬赞。吾师曾言,女娲师叔造化大道与伏羲师叔先天八卦大道冠绝洪荒,不可不来拜访。”
云霄恭恭敬敬,一副求道者的姿态。
“吾门下并无弟子,你既然是灵宝师兄门下,也算得吾之晚辈,造化大道讲与你听也无不可。”
女娲娘娘手中浮现五行之力,五行灵珠浮现其上:“你既与吾有缘,又算吾之晚辈,这五行灵珠就送你做个见面礼吧!吾这一次感悟天道还未圆满,你且坐下看我演道三日。”
女娲娘娘说罢,又闭上双眼,周身之间红霞弥漫,又似铺天盖地的玄黄功德隐在其身后,只见一片朦胧。
只有一片玄黄功德时隐时现,似乎随时都会降下。
云霄心中一动,接过五行灵珠,置于庆云之中,以这五行灵珠演化五行相生,与女娲娘娘气机隐隐相连,体悟女娲娘娘的造化大道。
“孺子可教。”
女娲娘娘余光扫过,心中暗暗赞许一声,随即引着云霄领悟造化。
伏羲再次凑响伏羲琴,引动无边先天灵气。
天庭之中,帝俊不见伏羲到来,正要再次派人去寻,却见凤栖山上先天灵气汇聚,略一思索,令周天星辰垂下星光,尽数落在凤栖山中。
三日之后,伏羲停下演奏,女娲娘娘睁开双眼,云霄也从感悟之中醒来。
“你来之时,吾便感觉到吾有一件功德要你来完善,且看吾这件红绣球,可有想法?”
女娲在云霄身上看到了天婚圆满的契机,当即拿出红绣球,大放光彩。
云霄不假思索道:“吾在分宝崖上得到三件灵宝,正应天机。又有混元金斗、金蛟剪、红炎尺,六宝齐聚之时,吾在其中领悟六证之说,今日见娘娘,正得圆满。娘娘此红绣球当为媒,吾有此六宝,可为证。”
云霄将混元金斗六宝排开,一时间与红绣球争相辉映。
尤其是红炎尺,竟滴溜溜飞出,围着红绣球,接来一缕红霞,映在己身。
“媒证,如此甚好!”
云霄一语道出媒证,天机顿开,红绣球在女娲娘娘手上滴溜溜乱转,似乎万分欣喜。
“既然如此,天婚功德当有你一份。”
女娲娘娘掐指演算天机,天婚具体日期只显化一半,遂开口道:“天婚尚有些时日,你且在凤栖山修炼些时日,待你事情办完归山,也差不多是天婚之时了。”
“弟子遵命。”
于是云霄就在凤栖山住下,每日向女娲娘娘请教造化大道,或向伏羲大神请教先天八卦之道,日子过的也悠闲自在。
而多宝道人那里,此时还在洪荒南部漫无目的地闲逛,感应不到火行圆满的契机?
“咦,洪荒南部为何会有如此一处漫天冰雪之地?”
一身红袍的多宝忽然感觉仙体一冷,不由奇怪,立刻开了法眼,扫视身前之地。
只见一处精密的隐匿阵法涵盖千里,处处冰天雪地!
千里冰封之下,无数生灵生机断绝,倒在雪中。只剩一朵灵火周围,聚拢些鸟兽虫鱼,还未被冻死。
但那朵灵火也已是风中残烛,几乎被严寒冻灭。
多宝道人见此,于是起了慈悲之心。
“善哉,善哉,此火倒也符合吾玄门中人济世救人之理念,与吾有缘。今你遇吾,实在命不该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