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军事情报系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0章 短暂修整,机床运抵

区大队队长郭涛在早饭后,便告辞,带着剩余的民兵们离去。

他还要抓紧时间返回张家庄,进行战后的缮后工作。不仅仅是安抚牺牲民兵们的家属,还要及时派人前往西北报信。

以抓住西炮楼被毁,日军对周边控制力下降的关键时机,去进一步扩大战果:或是交流物资,或是想办法伏击日伪,再或者掩护重要领导通过等等。

陈仁送其行到村外,直到其远去,背影模糊,这才心中一叹,而后沉默的绕向西北。沿着村子转了一圈,巡视岗哨无误后,便返回了驻地。

整个驻地静悄悄的,除了零散的人影脚步外,再无其它动静——经历一场夜战,参战的战士们大都变得疲倦。

陈仁路过草房,能听到从里面传来的隐隐鼾声。

回到屋里,身体上的疲惫霎时间便席卷而来,陈仁强打着精神,简要写了战斗经过,便昏沉睡去。

这一觉昏沉无比,不过醒来后,精力却再度变得充沛起来。

陈仁披着外衣,从屋里走出来,站在院内,望着西边的美丽晚霞。空气中有淡淡的炊烟味,耳旁不时传来清脆鸟鸣,这一切让陈仁心中变得宁静下来。

站在原地发了会呆,陈仁被外边的说话声吸引注意,是两名战士在说什么‘孙班长’‘机床’等......

陈仁闻言眼皮一跳,心道莫不是前往小王坳接收机床的孙正回来了?当即便带着狐疑,推开门,叫住了正从门外经过的战士。

“孙班长回来了?”

其中的一名战士看到陈仁,敬了个礼,道。

“是孙班长回来了,他刚回来,现在在晒麦场那里,在搬卸着什么东西。”

“修械所的路所长也在。”

“哦?!”陈仁脸上当即露出欣喜,对着身前战士点点头,而后便直接迈步,朝晒麦场赶去。

不到三分钟。

陈仁便来到了晒麦场,视线看去,轰轰哈哈好不热闹:三辆骡车旁边围了有一二十位战士,三班长孙正,还有吴清都在中间,像是在指挥着车上的战士们搬运着什么。

人头攒动,好奇和疑问不断响起。

机床!!

陈仁心里顿时闪过这个念头,当即便快步朝着下边走去。

“排长来了!”最外面的战士忽然看到陈仁,继而围拢着的战士们分开了一条道,陈仁笑着对战士们打着招呼。

“排长!?”正在指挥着战士卸车的三班长孙正,听到声音顿时转身,看着脸上带着激动神色的陈仁,敬礼道。

“报告排长!所有机床都已带回!”

“好!干得不错!”陈仁哈哈一笑,拍了拍孙正的肩膀,视线望向骡车,看着那上面,正在随着稻草卸运而显露出一角的古铜色,问道。

“都是些什么?”

孙正闻言,皱眉回忆道。

“据小王坳的人说,有铁匠锤、夹钳、虎钳、钻杆、粉碎碾、筛网.......以及收口机、浇铸机等等......”

“哈哈,好!”陈仁闻言激动不已,看孙正仍是一副回忆模样,就知道他还没有说全。

但仅仅是他凭印象说出来的这些工具,就已经能对初创的修械所产生不小的帮助了。

陈仁看向一边的路远,发现他的脸上也是一副激动的模样。

“那还等什么!大家一起动手,卸车!”

“......”

——

半个小时后,三辆骡车全部卸载完毕,工具和机床都被整齐的摆放在地上,看着这些琳琅的工具设备,陈仁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笑意。

经过清点。

所有的工具和设备如下。

虎钳五把,锤子三柄,锉刀五把,钻杆一个,碾磨一架,筛网三个以及其它工具若干。

虽然还有相当的工具没有,但单论修械而言,所用到的手工工具差不多算是齐全了。

至于机床,有弹壳收口机、铅芯浇铸机和弹头滚圆机,以及膛线机,铣床和镗床。

以上所有工具和设备都并非全新,而是有着相当程度的使用磨损,甚至于那两具铣床和镗床都已经磨损严重。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修械所来说,也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提升。

修械所或兵工厂中的工具设备,按照功能可分为精密部件加工,基础零件加工以及特种武器制造。

像常规的简易修械,就属于‘基础零件加工’,使用锉刀、虎钳等手工工具就足以。

像刻划膛线、熔铸炮壳、炮管,以及复装子弹时的底火冲压,就偏重于‘精密部件加工’。

这些对于加工的精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使用常规手工工具很难满足,需要使用机床进行加工,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当然,不管是简易修械,还是精密加工,都并非必须要使用相应的工具设备,一切还都是以现实条件为准。

就比如刺刀座、既可以使用木模熔铸,也可以使用铣床加工,无非是生产效率和成品尺寸会存在差异。

只要上了战场不会掉链子就行。

......

清点完修械设备,陈仁让吴清带着人把这些设备都暂时搬到修械所里,然后再进行登记造册。

自己则是拉着路远,来到了旁边的草房。

“路远,子弹复装的技术,研究的怎么样了?”

不论何时,子弹作为消耗品,永远都会存在短缺,只是短缺程度不同。别看三排现在作战勇猛无比,可那一切也都是建立在之前的缴获上。

而经过这几场战斗,三排的子弹储存量已经快要降到了安全线,虽然一直都有着来自兵工厂的配发补给,但......

子弹终归是越多越好。

现在日军的‘治安肃正’作战还只是在前期调动阶段,一旦等到鬼子大规模出动,运输线被阻断,那再想得到兵工厂的补给,可就难了。

所以研究‘子弹复装’技术,就成了保持队伍战斗力的重中之重。

“......”面对着陈仁的询问,路远沉默片刻,点头道。

“我去年在榆社的总部修械所实习,跟着几位专家尝试过复装子弹,当时用的是回收的日式6.5mm弹壳,虽然复装成功,但成品的哑火率很高。”

“之后我回到抗大,请教了老师以及专业工人,才算是初步总结出了相关的理论,但其中还有几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