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6章 飞车与傀儡猿
当东方的天际悄然泛起第一缕鱼肚白,那柔和的曙光宛如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抚平了杨巨内心翻涌的激动。
此刻,疲惫如潮水般向他袭来,这几日沉浸在突破的狂喜与精神的高度紧绷中,他着实消耗了太多精力。
杨巨缓缓走进起居室,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他轻轻躺倒在石床上,那石床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瞬间将他包裹在一种宁静之中。
这一睡,便如同坠入了无尽的深渊,足足睡了两天两夜。
待他悠悠转醒,只觉体内灵力如奔腾的江河,充盈且澎湃,神识也清明得如同万里无云的晴空。
他对天地间灵气的感知,敏锐度更是呈几何倍数上升,仿佛能捕捉到每一丝灵气的细微波动。不仅如此,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竟像是重获新生一般,整个人不再是那副老态龙钟的模样,而是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不过,除了容貌上的变化,他依旧是那副矮瘦身形,皮肤依旧黝黑,对此,杨巨倒并不怎么在意。
毕竟,在修士的世界里,筑基时虽有一次改变身形容貌的契机,但真正一心追求大道的修士,大多还是选择保留原本的模样,专注于内在的修行。
而女修们则不同,多数都希望让自己更加漂亮,修行界中可不就常见那些修为越高的女性,越是年轻漂亮嘛。
几日后,杨巨再次驾驭着灵力,遨游于云空之中,仔细巡视着幽潭岛方圆五百里的海域。
目光所及之处,除了自己的身影,再也没有发现其他任何修士或是俗世之人的踪迹。当天晚上,他回到洞府,盘坐在蒲团之上,开始认真思虑自己未来的修炼之路。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觉得摆在自己面前的路大致有两条:要么继续留在青岭修仙界,要么就此离开,去探寻更为广阔的天地。
倘若选择留在青岭界,恐怕还得留在大乾门。以他如今筑基期的修为,想必会成为受炼气弟子敬重的“杨师叔”或是“杨师伯”。
一想到这儿,杨巨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得意。但如果离开青岭界,凭他筑基期的实力,应该也能在其他地方找到立足之地。
他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或许可以前往万剑修仙界,去探望故友沈丽,顺便见识一下那大名鼎鼎的万剑剑宗,究竟有着怎样超凡的实力与深厚的底蕴。
然而,这两条路都并非当下亟须做出的决定。毕竟刚刚进阶筑基,他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固境界。
幽潭岛虽然灵脉称不上优良,但胜在孤静僻远,倒不失为一个稳定境界的绝佳选择。最终,杨巨决定在此地再停留两年,等境界彻底稳固后,再做定夺。
主意既定,他便开始了一些简单的修炼。如今他已不再需要炼气期修炼所用的《木行功》,只需催动血魂火,便能带动体内灵力,在全身经脉中顺畅地运转大小周天。
当他再次登上洞府的灵脉洞眼时,却惊讶地发现,仅仅修炼了短短一个时辰,洞眼中的灵力就明显衰弱了许多。看来进阶筑基之后,这幽潭岛的灵脉,已难以满足他日益增长的修炼需求。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杨巨仔细观察后发现,这木脉洞眼中的灵力,一昼一夜倒是可以恢复,但前提是“青龙汇木阵”要连续不停地运转。
如此一来,在这岛上,他每天便只能修炼一个时辰。不过,对于目前稳定境界的需求而言,倒也勉强能够接受。在权衡利弊了一天之后,杨巨最终还是决定留在这里稳定境界。
每天仅一个时辰的修炼时间,让杨巨一下子有了大量的闲暇时光,这可是他踏入修仙界以来从未有过的情况。人一旦闲下来,就容易变得散漫。
不过,杨巨很快就给自己找到了事情做——重新收拾整理他的幽潭岛。毕竟在炼血魂魔火时,这座岛遭受了相当严重的破坏。
他从最熟悉的小青山洞府开始着手。杨巨挥动灵力,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将洞府内的石殿、起居室、灵膳室等,全部重新开凿了一遍。
原本只有十几丈方圆、二丈余高的石殿,在他的精心打造下,扩展到了四十丈方圆、五丈余高。
他还对洞府各处进行了精心雕琢,假山、小桥、廊道在他的巧手下一一呈现,整个洞府处处透露着杨巨独特的匠心。
弄好洞府之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幽潭北边被毁掉的五个小院。杨巨重新选址,根据林间、丘上等不同的环境特点,赋予每个小院独特的雅趣,将五个小院重新建了起来。
新建的小院虽然依旧是黑砖青瓦,但却比原来华贵了许多。而且,杨巨还在每一个小院中,都巧妙地挖出了暗通幽潭的“灵眼浴泉”,为小院增添了几分灵秀之气。
这之后,便是被血魂魔火烧得光秃秃的小青山。
杨巨从岛上各处精心挑选了一些形态丰美的巨树,移栽到小青山上,又从灵园中选取了二十多株灵草灵树,悉心栽种上去。
没过多久,小青山便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收拾好了这几大块,杨巨每天修炼完毕后,便会骑着青龙马在岛上各处转悠。一旦看到有不合自己心意的地方,他就会立刻下马,动手捯饬一番。收拾幽潭岛,前前后后花了约有三十天时间。
接着,杨巨的心思又转到了自己的坐骑上。看着那匹赤青龙马,他心中暗自思忖:
“别的筑基道友,要么拥有高品级的飞舟,要么驾驭着夺人眼目的犀利飞剑。我虽没有那些,但起码也得给自己弄匹飞马吧,总不能每次都只靠两脚御空,那多有失仪态。”
心中这般想着,杨巨便从乾坤袋中取出了那块记载着《人傀兽儡术》的符玉,将神识探入其中,快速翻动查找起来。
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还是更高品级的——一种可御空而行的傀儡飞车,名为“飞云车”。
看着那飞云车的造型,杨巨很是满意,比起那些光溜溜的飞舟,这飞云车可要好看多了,虽然略显华丽和浮夸,但却别具一番风味。
更让杨巨心动的是,这飞云车可以和傀儡飞马组合起来,形成一辆御空而行的车驾。而拉车的傀儡飞马,只需将自己的青龙马改造一下即可。
选定之后,到了第二日,杨巨便在自己宽敞的洞府石殿中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他先把青龙傀儡马进行了一番改造,将原来马身上的几个“承灵槽”,直接增加到了十六个。
这十六个“纳灵槽”中,水灵石槽占了十二个,风灵石槽则有四个,正是借助风水之力,将这原本只能在地上行走的马,改造成了能够腾云飞驰的飞马。而这一切能够顺利完成,都得益于杨巨如今筑基期的傀儡师修为。
改造完之后,青龙马的颜色也由原来的青旋之色,变成了淡白青之色,看上去愈发神骏。
接下来,他又马不停蹄地继续制作起新的青龙飞马,打算多做几匹。他一边操弄着黄月尺,一边回忆着:
“当年顾伟师兄的灵车,是由四匹傀儡灵马拉着。我这飞云车,怎么也得是六驾的,才显得威风。”
只见,在洞府石殿中,黄月尺在他手上如同有了生命一般,不停地变幻着尺、斗、刨、凿、锯、钻、锉、锛、斧等不同的样式。
均柳木和刻型石的碎屑横飞,在他的巧手下逐渐成型。干起这傀儡制作的活儿来,杨巨的劲头丝毫不亚于他炼丹之时。
六匹青龙飞马全部做好后,整齐地排列在洞府之中,看上去威风凛凛,气势不凡。随后,他便又开始制作自己的“飞云车”。
当“飞云车”大功告成之时,但见此车通体白青,长三丈、宽一丈有余,空间十分宽敞,足可乘坐十几人,亦可在车中卧睡。
车下方有四个车轮,前两个略小,后两个略大,上方青木宝盖的四角,各有一盏灵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并且,在这御风车上,杨巨精心做出了二十八个“纳灵槽”,其中水灵石槽十个,风灵石槽十个,还有木灵石槽八个。
之所以加上木灵石槽,是为了让乘车之人感觉更加舒适。
前后大约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杨巨便将六匹青龙飞马和飞云车,都带到了洞府外的石台上。
他一一为它们装好了灵石,又将车和马巧妙地组合在了一起。身影一闪,他便坐入了车内。
神念一动,就见前面的六匹青龙飞马,仰头一阵嘶鸣,那声音响彻小青山。
青色的罡风瞬间从雄壮的马身上传出,紧接着,六匹青龙飞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天而起,拉着飞云车,直朝上端的云海冲去。
冲上云霄之后,飞云车平行于云海,极为稳当地在空中飞行。
飞了一会儿之后,杨巨又直接将自身灵力注入飞云车以及前面的六匹马中,飞云车的速度骤然暴涨。没花多长时间,杨巨就乘着这飞云车,畅快地巡游了方圆五百里。
回到幽潭岛,马车稳稳地停在洞府外石台上,杨巨从车上下来,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连连点头道:
“以后就叫它青龙飞云车,这可是咱的御空傀儡法器。”
从那日起,杨巨每天修炼完毕后,都会驾乘着自己的青龙飞云车,在周围巡游一圈。又过了几日,他却又感觉自己这闲暇之时,一个人在这岛上,难免显得有些孤寂。
收拾洞府、打理灵园这些杂事都靠自己亲力亲为,似乎不太符合自己筑基修士的身份。
很快地,他便又翻起了《人傀兽儡术》。
在“杂务傀儡篇”中,他相中了一种猿形傀儡,名为“傀儡五行猿”。
据其简要介绍所说,这种傀儡需要“神识”之力较强的傀儡师才可制作,一旦做成之后,就能拥有灵猿般的灵性,可以为主人处理很多繁杂琐碎的事务。
这傀儡五行猿,又分为金猿、木猿、水猿、火猿、土猿,功能大体相似,但也略有差异。
杨巨打算给自己做十个,每种做两个。
这种傀儡制作起来难度颇高,他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几乎是在自己现有傀儡术的最高水平下,将“铸型、输识、承灵”这傀儡制作的三道关键工序,做到了极致。
最终,在做坏了三个之后,才成功做出了十只傀儡猿。
每一只猿,都约有二尺半高,体型比青龙马小得多。但即便这般体型,杨巨也给每只猿都精心做出了十六个“承灵槽”,就是为了让傀儡猿灵力充沛,灵性十足。
并且,他还为每只猿都配备了一件法器。当年家族初建之时,宗门曾赐予几件炼气期防护性法器,自己还有一件炼气期寒蓝灵弩,以及当年与姚启一战拿到的乾坤袋中,也还有五六件炼气期法器。
杨巨从中挑选了十件还不错的,分给了自己的十只傀儡猿。
每一天,他都安排两猿在洞府中守备,两猿在灵园中打理,四猿在岛上各处巡逻。
剩下的两猿,则跟在自己身边,或者留在乾坤袋中,以便随时调遣。并且,在驾乘青龙飞云车巡游之时,杨巨偶尔也会把十只傀儡猿全部带上。
在巡游之中,一旦看到有海鸟,或者是奇风怪云之类的,傀儡五行猿就会兴奋得不得了。
它们有的爬到前方青龙飞马身上,有的爬到车盖上,有的爬到车角灵灯上,还有的爬到车轮上,举着手中法器耀武扬威,吱哇乱叫成一片。
一人一车八马十猿,整个场面,仿佛杨巨一人就拥有了千军万马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