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张家乐的快乐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8章 齐心协力垒灶台

老安是粮站的站长,笑着说道:“没想到张师傅这么年轻,手艺就这么好,真是天才啊。”

老刘是肉联厂的厂长,也附和着说道:“确实,丰泽园我们也不是没有吃过,根本就没有张师傅做的好吃。”

“他们做的叫菜,张师傅这个叫做……叫做什么来着?”

他转头看向一边的安站长,因为安站长刚才提过一嘴。

安站长笑着说道:“是艺术品。”

“对对对,艺术品,这可不是普通的菜啊!”

刘厂长夸奖着说道。

张家乐被他们夸奖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缅甸腼腆的说道:“谢谢两位领导们的夸奖,小子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于是张家乐也加入了宴席,开始和王主任互相打配合陪着大家吃饭。

半个小时之后,他们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同时也喝的不少,不过他们都有司机送他们回去。

看着桌子上还剩下不少,关键是张家乐准备的量大,请客吃饭可以多,绝对不能少,不够吃还不得丢死人。

冯小红收拾完把剩下的菜足足装了两大饭盒,够他们家吃上两天的了。

张家乐今天也喝了一点酒,有点微醺。

这不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开启了狂欢模式,扯着嗓子放声高歌。

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大门都关了,这会已经八点了,该睡的都睡了。

敲了门,三大爷披着衣服出来了:“我知道你还没有回来,就一直给你等着门呢,这是喝酒了,快进来吧。”

刚把门给关了,张家乐正想推自行车回家,就看到后院的刘海忠快步迎了上来:

“呦,家乐这是喝酒了吧,把自行车给我吧,我帮着你推回去。”

张家乐受宠若惊的看着刘海忠,随即和两个人打声招呼:“二大爷,三大爷,谢谢你们帮我等门了。”

说着从口袋里面掏出来香烟,这是酒桌上肉联厂刘厂长给的,男人可以不抽烟,但是口袋里面不能没有烟。

刘海忠和阎埠贵接过来烟都是一惊,他们看见了上面特供两个字,没舍得抽,别在了耳朵上。

“二大爷,三大爷,时间也不早了,你们也赶快回去吧,我这喝了点酒,这会劲儿也上来了,有些犯困。”

张家乐揉了揉眼睛,他一喝酒就犯困,少点儿没事,多一点眼皮子就打架。

二大爷抢先说道:“你困你就回去吧,我们也马上回去了。”

张家乐也没有多想,他现在困得不行,直接回去了。

三大爷看了眼二大爷也没说什么回去了。

第二天清晨,多日晴朗的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雪。

四九城上空的暖阳被厚厚的云层覆盖,路上的行人也都扯紧了衣服,显然这场降温来的触不及防。

南锣鼓巷95号。

张家乐今天起了个大早,今天休息不用上班,他想要把屋里的灶台垒起来。

照例来到中院洗漱,回去后在空间里面做了碗热汤面,美美的吃了早餐。

吃完后,满足的打了一个饱嗝,“果然吃饱饭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张家乐如此想到。

每次看到周围邻居们羡慕的眼神,张家乐就庆幸不已,还好自己有系统,不然他在这个年代连窝窝头都吃不到,更不可能在家里好吃好喝的。

要说四合院里有坏人,有,肯定有,哪个时期没有坏人?

要说四合院里邻里关系好,其实也挺好,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总有帮人或者被人帮的一天,为自己考虑也不能处的太坏不是,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嘛!

张家乐这会就体验到了远亲近邻的好处。

“王嫂子,水太多了,成泥汤了。”

“啊!儿子,再去挑两担子土回来。”

李师傅的儿子幽怨的瞅了一眼自己老爹,拿着铁钎就出了门。

“李婶,您看这样行吗?”

李师傅的媳妇李婶子成了现场的专家,全因李师傅在这方面比较权威,所以他媳妇顺道成了专家。

张家乐就是听了李婶子的话,这才把灶台垒到窗边,和土坑连到一起,美曰其名:做晚饭时可以顺道烧炕。

于是张家乐和一帮老娘们在李婶的指挥下,干的有条不紊,一塌糊涂。

“成,挺好的,就这么垒,后面再加高一点,烟囱不高一点,烧饭时肯定呛死人。”

“啊?那加了烟囱,炕不救不热了。”

“说的也是,也不能不要烟囱,总不能天热了还烧炕吧!”

张家乐总觉得蜜汁自信的李婶不可信,奈何自己又不懂,没法反驳。

“那就按照你说的来,咱们砖多,到时大不了拆了重垒。”

拆了重垒这四个字,对自信满满的李婶刺激有点大。

“这不是打你李婶的脸吗,保准成,错不了。”

“得嘞,都听你的。”

最后还是有人真的看不过去了。

“烟囱上面加块砖,冬天的时候堵上,夏天再挪开。”

王嫂子一句话,把张家乐和李婶子从烟囱困境里解救了出来。

灶台垒的怎么样先不说,反正大家伙都挺快乐的。

当然这些都是前院的邻居们。

四合院看似一个整体,大家又仿佛泾渭分明。

就和村子里的生产队一样。

明明都是一个村子的,各生产小队内部总要亲近一些。

95号院也是如此。

就像现在,倒座房的活就没有看到中院的邻居出来帮忙,在场忙活的都是前院的邻居们。

前中后三院,前院自成一体,人多事少,三大爷不上心,也就意味着不管事,颇有些无为而治的味道。

邻居们只好自个争气,减少邻里的矛盾。

虽然说一大爷是整个四合院的一大爷,但他首先是中院的管事大爷,所以前院的人还真不见的有多愿意搭理他。

再说这会他还不是八级钳工,一个七级钳工放在厂里也没有啥稀罕的,自然回到院子里就没有了特殊光环的加持。

听着院子里的老娘们扯里半天的犊子,张家乐现在对院子里的情形也摸了个七七八八。

整个四合院,让张家乐疑惑的是,仿佛是安排好的,中后院基本上都是轧钢厂上班的工人,前院则一个轧钢厂的都没有。

阎埠贵的红星小学是个集合体,不但有轧钢厂的子弟,就是附近炼钢厂,面粉厂的子弟也都在那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