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套装共3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6章 元廷内讧

洪武元年(1368年),这是朱元璋“一遇风云便化龙”的一年,更是众多枭雄悉数退场的一年。正月,镇守福建的陈友定被俘;二月,镇守广东的何真和曾经的老对头左君弼先后投降。但朱元璋没有料到的是,他本以为只能虚张声势的北伐军,在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帅才的带领下超水平发挥,先后拿下山东、河南,夺下潼关要隘之后挥师东进,在河北之地连战连捷,最终于八月初攻下大都(今北京),宣告了元廷的灭亡。

这里要说明一点,所谓的“元廷灭亡”,只是说元廷在中原大地上建立的政权宣告灭亡,并不代表元廷的势力已经消散。事实上,此时的元廷依然实力强劲。首先是地盘大幅缩水导致他们无须分兵他顾,可以更全面地做好防守工作;其次是元廷有一位天才统帅横空出世,他的名字叫扩廓帖木儿,其有一个大家较为熟悉的汉名——王保保。

历史上的王保保并不是汝阳王的儿子,也没有一个叫敏敏特穆尔的妹妹。他从小跟着舅舅察罕帖木儿学习统兵作战,常年与各路义军混战,在血与火之中得到了良好的锻炼。由于王保保的出生年月散佚,我们只能推断他可能出生于1342年之后的几年,因为他的舅舅察罕帖木儿于1362年被降而复叛的义军首领刺杀,察罕帖木儿的部将打算为主将复仇,却并不打算听从王保保的命令,因为此时的他还只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孺子”(史书原话)。

可就是这样一个“孺子”,却非常熟悉元廷内部的派系划分,他想办法打通了相关环节,正式获得元廷的任命,带着舅舅的旧部攻打背叛并刺杀了舅舅的义军城池。城破之后,王保保掏出了义军首领的心脏来祭奠舅舅。随后,王保保因表现突出,再次受到朝廷嘉奖。最耐人寻味的是,在王保保受封的官职里,有一个名为皇太子詹事的职位。所谓詹事就是管家,做皇太子詹事就是给皇太子当管家。要知道这个职位可不低,能陪着皇太子读书的伴读书童可都是从在京官员的家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詹事的分量则只会更重。王保保的父亲和舅舅并不是元廷的高级官员,他却能弄到这么一个头衔,其实是因为元廷内讧越来越激烈的缘故。

当时的元廷皇帝是元顺帝,他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下文统称皇太子)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王保保所掌握的军队是当时元廷内部最为活跃的两支地主武装之一,另一支则在孛罗帖木儿手里。只不过孛罗帖木儿早已被元顺帝拉拢,所以皇太子只能尽力拉拢王保保,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与元顺帝相抗衡。

王保保是个年少有为的军人,他本不愿意掺和这些破事儿,他还有着年轻人的激情与热血,想着“尽灭贼寇,焕新山河”。但孛罗帖木儿自以为得到了元顺帝的支持,就想干掉王保保,吞并他的军队。元顺帝几次居中调解,但收效都不大,孛罗帖木儿是铁了心地要吞掉王保保,连元顺帝的话也是爱答不理。对于孛罗帖木儿的白眼狼行为,元顺帝十分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王保保被孛罗帖木儿频繁骚扰,搞得烦不胜烦,为了自保,最终只得无奈接受皇太子的示好,成为太子党一员。这下可不得了,由于孛罗帖木儿一再宣扬王保保是太子一党,可始终没有证据,现在王保保接受了“皇太子詹事”的任命,就等于立刻坐实了孛罗帖木儿的谣言,以至于到现在都有部分史料宣称:察罕帖木儿(王保保舅舅)还在世时,他们一家就已经集体宣誓效命于太子了,只不过王保保的保密工作做得好,所以才没暴露。

在这种背景下,孛罗帖木儿的行事作风更是嚣张,几乎是要把王保保往死里整。就在大家都以为王保保即将被淘汰出局时,皇太子行动了,他命太子党集中火力,把目标对准孛罗帖木儿,要挟元顺帝削夺其官职。元顺帝顺水推舟,立刻要求孛罗帖木儿安分守己,不要再搞出什么大新闻,现在乱军肆虐,一切应以大局为重;同时又密令王保保攻击孛罗帖木儿,并解除其兵权,保证他不会再扰乱朝堂,现在应该一致对外。

照这个局势发展下去,王保保将在解除孛罗帖木儿兵权之后成为元廷唯一可以倚仗的一支武装力量,从而全心全意地投入清剿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诚等江南义军的战斗中。但孛罗帖木儿不甘失败,居然派兵围攻大都,逼得皇太子外逃,太子党被大肆清洗。后来皇太子借助王保保的力量,反复与孛罗帖木儿交锋。孛罗帖木儿最初还能抵挡一二,可随着战局的发展,他开始逐渐失势,最终被元顺帝所杀,元廷内讧也暂告一段落。

当王保保以为一切都将回归正轨,皇太子又跳出来加戏了。他和母亲奇皇后联合起来,要求王保保出兵大都,威胁元顺帝晋位太上皇,将皇位让给皇太子。王保保直接被奇皇后母子的操作给镇住了。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这争权夺利,难道是觉得出了一个孛罗帖木儿不够,还想着废立皇帝多弄出几个军阀来吗?

王保保的顾虑是正确的,此时天下大乱,元顺帝好歹还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在文武官员当中的口碑也还算不错,只要他还愿意带领大家共渡难关,现在就不该换人。如果这时候玩一套“废立”的把戏,那些勉强被元顺帝压住的各地军头就会立刻跳出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反对皇太子,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局面顷刻间又要被打乱,哪还有工夫去剿灭贼寇呢?

尽管不愿意给皇太子当打手,但人家毕竟在危难时刻救过自己,也不好表现得过于冷漠,于是王保保就写信给皇太子说:“陛下春秋正盛,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如由我去江南开辟第二战场,咱们将来也多条退路。”王保保的意思很明确,自己不想再掺和皇族之间的那点破事儿,赶快给我个权限,让我去南方发展,到时候打下多少土地,我全部上交给你,行吗?

可在皇太子看来,这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王保保这个人不可再委以信任。当初你被孛罗帖木儿逼得上蹿下跳,眼看就要凉了,是我带人救了你一命。现在我需要你鼎力支持,你却跟我打马虎眼,这是什么意思啊?

元顺帝在一旁看得明白,他知道王保保和皇太子之间产生了隔阂,于是不断地跳出来刷存在感:“我觉得王保保打仗挺厉害的,要不就派他去南边试试?”元顺帝越这样说,皇太子就越急:“王保保兵多将广,等他到了南方指不定是什么样呢,万一赶走豺狼引来老虎,那我们哭都哭不出来啊。”

个中细节较为烦琐,反正就是围绕着“王保保何去何从”,双方又斗在了一起。作为事件的主角,王保保却被晾在一旁,欲哭无泪。

等到1365年底,元顺帝和皇太子暂时搁置了争议,并给王保保发去一道命令:你说现在是偷袭朱元璋的大好时机?那你就去吧,我封你为河南王。此刻王保保的心中可谓是万马奔腾:“我当初要求南下,是因为陈友谅和朱元璋正准备决战。现在陈友谅已经凉了,徐达本来在攻打淮北的张士诚领土,朱元璋又把他调到濠州构筑防御工事,那摆明了就是在提防我,哪还有什么大好机会?不带这样恶心人的啊!”就这样,王保保的“突袭计划”是光打雷不下雨,最终不了了之。

元廷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朱元璋自然是一清二楚。朱元璋集团早就听说过王保保,也知道此人是个少年英才,不可等闲视之。但由于并未直接交锋,所以朱元璋集团对王保保的具体事迹其实也不甚了解,元廷内部对王保保的抹黑也颇多,以至于朱元璋等人连王保保的出身都搞不清楚,只是看王保保用汉名,就以为他是个汉人。后来当朱元璋准备北伐时,还在檄文中批判王保保“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

受朱元璋的影响,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位“世之名将”也根本不把王保保放在眼里,以为他不过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收拾了几个反贼,就觉得自己宇宙第一、天下无敌了,还说“如果遇到王保保,就必须要给他一个好看”。几乎所有的北伐将官心里都有这种想法。

在大都被攻陷之前,王保保没有出境,在大都被攻陷之后,王保保率军退守山西。徐达等人更是觉得王保保不过如此,鉴于其手下依然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武装力量,徐达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命令刚投降不久的元朝尚书九住前去招降王保保。

当九住趾高气扬地站在王保保面前,大讲特讲明军的强大,朱元璋的英明神武时,王保保几次都想拔剑砍死这个叛徒,但理智又让他按捺下心中怒火。此时敌强我弱,徐达、常遇春既是名将又是勇将,万不可掉以轻心。

打定主意之后,王保保在九住面前表现得唯唯诺诺,一副“想投降又怕对不住元廷”的模样。九住对王保保的优柔寡断则十分鄙夷,回去之后立刻对徐达说:“王保保很害怕我军,之所以不投降是怕被人说成是叛徒,只要我们闪电突袭,在战场上把他擒住,一切问题就简单了。”

徐达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他隐隐觉得王保保似乎是在给自己下套,再加上他对九住的信任度也不高,担心他和王保保串通好了给自己玩诈降计,所以他并未采纳九住的建议,而是反复清理河北通往山西的要道。他并不急于进军,而是决定稳扎稳打。

徐达是老成持重,可常遇春忍不住了,他一再建议徐达暂缓对河北地区的攻势,将主要精力放在西进路线上,必须尽快赶到山西,追上王保保,然后灭掉他,才有可能全歼元廷余孽。元廷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被我军的闪电突袭击中胸口,一时间岔了气。如果再这样耽搁下去,万一被元廷理顺了气,那又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强敌。他们缺时间,我们恰恰不能给他们时间。

思来想去,徐达改变了主意,他将大军主力调往西线,尽快打开通往山西的道路,不给王保保休息整顿的时间。王保保并不清楚明军统帅做出了什么决定,但等九住离开之后,王保保发现明军并没有迅速跟上,于是立刻决定大军紧急行军前往泽州(今山西晋城),摆出一副直插河南的架势,诱使明军孤军突袭。

当徐达接到情报之后,顿时目瞪口呆,按照他的判断,王保保撤离大都之后,应该加速往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行进,因为元顺帝就在那里。王保保总要回去勤王吧?可如果王保保铁了心地往南打,过了泽州就是孟州(今河南焦作),再往南就过河了,自己还怎么追?

自以为想通所有关节的徐达立刻紧急传令给驻扎在河南的汤和所部,命令他无论如何也要拦住王保保,为北伐大军争取宝贵的时间。汤和得令之后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命令冯胜、杨璟和张彬等部将率军由怀庆(今河南沁阳)朝泽州急行军。攻克泽州之后发现王保保的军队还没到,于是汤和继续率部往潞州(今山西长治)进发,誓要与徐达南北夹击,把王保保按死在山西境内。

此时的王保保在哪呢?他已经在潞州境内的韩店(今长治上党区)驻军两天了。在这两天的时间里,王保保加紧熟悉四周地形,并不断派出斥候打探周边情况。当王保保得知徐达大军还在路上,而南方却有一支军队正在赶往潞州时,他决定提前收网。等不到徐达,那我就吃掉这股不知所谓的明军吧!

当汤和率部急匆匆赶到韩店时,王保保的伏兵突然杀出,打了汤和一个措手不及。汤和本人极为擅长防御战,但在遭受突袭时反应总会慢半拍,更何况他的对手是天才统帅王保保,这更是掐灭了汤和固守待援的所有妄想。

是役,明军抛尸近七千具,汤和等人仓皇而逃,王保保大获全胜。对明军而言,这是他们北伐之后吃到的第一场败仗,徐达怒不可遏,却也无力再对王保保形成合围,只得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将军队驻扎下来,看王保保下一步动向如何。对元廷而言,这是他们对明军取得的第一场胜利,远在上都的元顺帝大喜,立刻加封王保保为齐王,并命他尽快收复大都,给明贼一个终生难忘的惨痛教训。

就这样,被朱元璋称为“奇男子”,被徐达视作“一生之敌”的王保保,开始担负起了光复元廷的重担,明朝的北伐也自此进入了“困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