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2章 高产母猪李白榆
“这..”
李白榆没想到自己能抽出姻缘签来,还是大吉。
就自己目前这状态,就算能抽到,应该也得是个大凶签吧。
至于签辞的意思,他就更看不懂了。
旅人,哪儿来的旅人,他又没有出游的计划。
小邻居也看不懂,但是他很笃信,“白榆哥有空可以去溪山解签,问问什么意思,真的很灵验..以前高考,我去庙里抽了个中下签扑,果真,考试前一晚爹妈吵架闹离婚,第二天我考试都没心情...”
“都过去了,”
李白榆拍拍他的肩,安慰道,“有些事在当下或许难以迈过,但以生命的尺度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明天会更好。”
“谢谢白榆哥,我其实没啥,都看开了,现在这样跑跑单,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挺好。”
“嗨,谢我干嘛,我还得谢你,送我个好东西。”
李白榆把签收好,和他道了声谢。
翌日回到办公室,李白榆又恢复常态,修改起三体的开局来。
6月已进入月中,本月刊物市场基本已成定局,瀚海不会再有反扑的可能。
但即将到达的7月,瀚海绝对不会再像之前一样放松警惕。
背靠星耀集团这颗大树的它们若是真正发起力来,星火可能会面临比之前还要艰难的处境。
不过流浪地球的反响让李白榆确定了一件事。
脑里那些天外来物般故事的审美,与本世界是共通的,换句话说,记忆里爆火的故事或者歌曲,平移到本世界来,一样能够点燃普罗大众们的激情。
那么,在流浪地球的故事结束后,7月刊的故事就很明确了,三体。
三体的故事同样极具亚洲人文气息,三部曲总篇幅达到了八十多万字,是流浪地球这个小短篇的四十多倍。
很适合连载,适合积累杂志社的忠实读者。
先前李白榆已经复写了五万多字,足够7月刊用了,现在只需要稍微精修一下,就可以发给老陈审了。
他修改文稿的时候,于冬一直在边上晃悠,皱着眉头打量着屏幕,时不时还低下头做些笔记。
在一次悄悄摸摸抠鼻屎又被于冬记下来后,李白榆有点难绷。
“你干嘛,纪律委员啊??”
于冬合上了笔记本,认真道,“我是来学怎么写故事的。”
“你是昨天被廉香香刺激到了吧。”
盛南在过道另外一旁的工位刷手机,吃吃地嘲笑着他。
“是又怎样,”
于冬回了她一个白眼,“我也想和你们一样,把内心的画面表达出来,教练!”
他半跪在李白榆身前,单手捂胸,“你,是我的神!教我写故事吧。”
“你..想写啥样的?”
李白榆脑袋里倒是真有很多故事,他一个人根本没那么多精力写,与其白白浪费,不如让于冬帮忙分摊一些,写出成绩了大家都开心。
“我想写武侠!军旅!或者勇者穿越异世界的轻小说!”
这三样东西,代表了于冬的三个人生阶段-稚嫩,成长,变死宅。
随便挑哪一个,他都喜欢。
李白榆想了想,军旅小说一时半会没什么印象,轻小说也基本没有,那就武侠吧,武侠受众广。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男人至死是少年,下至七、八岁,上至六、七十,只要认得字,难免心中都会有个大侠梦。
“这样,我跟你说个故事,看看你能不能写。”
李白榆选了个老李家的故事,多情剑客无情剑,讲的是探花郎李寻欢拿着飞刀乱杀,处处留情的故事。
于冬起初很感兴趣。
但是听见李寻欢把自己相好让给兄弟的时候,他的脸上写满了抗拒。
“牛头人啊?不行不行,哥们是纯爱战士。”
“纯爱?”
老陈忽然蹿了进来,鄙视道,“作家不能因为不喜欢就拒绝写作,就像妓女不能因为没有欲望就拒绝接客一样,你还得练。”
于冬被他的话震碎了三观,变成妓女作者,让剧情在写出来前先强暴自己大脑...
这样的事情,不要啊!
“你没事干回去吧,”
作家滤镜被打碎,于冬不想和这个恶趣味的老登说话了。
老陈没管他,走到李白榆的电脑前浏览起文档来,“三体?”
一目十行,快速浏览了前一万字的剧情,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还不错,你这是打算放7月刊?当连载?”
“对,一期两万字左右的篇幅,这本书打算写九十万字,能载45期。”
“九十万?”
老陈吓了一跳,这在出版物市场,已经算是中长篇的篇幅了,放在快消的杂志上来说,其实不太合适,“你,有把握吗?”
问的是他这篇叫【三体】的小说,质量有没有把握高过流浪地球。
“我觉得,有。”
流浪地球像个压缩毛巾,里面浓缩的信息遇见人民群众的汪洋才能变大、变高,三体就不一样了,九十万字的篇幅,有足够空间去塑造人物,阐述末日。
是篇更为成熟的商业作品。
对于李白榆的回答,老陈不带一丝质疑,他说好,那必然就是好,“这样,三体独立出版,7月刊就别上了,九十万字能分开吗?”
“能,可以分成三部曲。”
“那没问题了,写完第一部咱们先出版,不能把这种篇幅的科幻浪费在杂志上。”
一个月更两万字的小说,连载完全本就得近四年的时间。
就算写得再好,读者也会觉得又臭又长,消耗耐心。
更何况光看了开篇一万来字,老陈觉得是真不错。
那种身临其境的描写仿佛把他拉回了那个年代,加之整本小说又是科幻的基调,他如何都想象不出来,该怎么把两种调性完全相反的元素糅合在一起。
他仿佛找到了二十一岁那年,第一次在草垛里借着手电筒偷看科幻小说时候的悸动。
“不着急,慢慢写。”
他怕李白榆急了,把这个珍宝一样的故事给写碎了。
李白榆答应道,“好,我写慢点,八月份把第一部写出来。”
脑袋里有记忆,一个半月的时间写出20来万字不是问题。
甚至还有点轻松。
老陈用看怪物一样的眼神盯着他。
让你慢点,你一个半月就给我搞一本书出来?
什么高产母猪??
老子当年第一次写中篇小说的时候,七天才憋出六个字,你....我....算了。
让年轻人自己搞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