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三国志,刘辩乱汉登帝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谋定后动

小黄门进来禀报,说董卓请求觐见。刘辩心中不禁感到诧异,心想董卓此时求见,究竟有何意图?

“二位,董卓求见,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刘辩看向荀彧和荀攸。

荀彧捻着胡须,缓缓说道:

“陛下,董卓此来,无非是为了今夜设宴之事。

臣推测,董卓恐怕陛下起疑,因此特地前来报知。”

荀彧的分析有理有据,在这种敏感时期,董卓突然大宴群臣,虽然其野心勃勃,但终究不敢明目张胆地表现出来。

因此,他前来报知皇上,打消皇上的顾虑,也是有可能的。

荀攸闻言,却连连摇头,说道:“董卓,乃是豺狼之辈。

他今日宴请群臣,若在朝堂之上禀报,或许有此心。

但此时才来见驾,恐怕他的志向并不在此。”

刘辩连连点头,他并不是完全认同荀攸的说法,但突然明白了谋臣的重要性。

难怪曹操能够在势力交错的北方一统天下,手下有如此能臣,所思所虑,必然面面俱到。

“依公达之见,董卓意欲何为?”刘辩问道。

荀攸捻着胡须,胸有成竹地说道:“董卓此来,必是邀请陛下赴宴。”

“哦?”刘辩一愣,“董卓摆宴,为何请朕?”

荀攸解释道:

“陛下且听,董卓虽位居九卿,但久在西凉,沾染了化外习气。又出身豪强,胸无点墨。朝中世家多耻于与他往来。

其弟董旻,虽居朝中,其职不过区区奉车都尉。

如此二人,于家中设宴,朝中世家,如袁、杨之家,必不会前往。

袁杨不至,其余世家自不会至。所到者,不过校尉、司马之徒也。”

荀攸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

“更何况,陛下昨夜在北邙山,董卓趋兵而至,陛下训斥于他,更夺其兵权,纳入朝中。

依臣之见,董卓所谋者,乃西凉二州也!”

“董卓身居朝堂,与西凉相隔千里,他敢反吗?”刘辩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先前曹操进言,只不过说西凉必乱,意思无非是董卓想在西凉策划暴乱,好以此上书,重回西凉。

如今荀攸所言,乃是董卓想要谋取西凉。

刘辩看过《三国志》,他知道东汉末年之所以天下大乱,并不是因为张角之辈造反,最重要的乃是各地州牧、郡守拥兵自重。

黄巾贼起,只不过朝廷动荡,各地大小官员摸不准朝廷的脉,因此虽握重权,但不敢妄动。

直至董卓掠帝长安,祸乱朝堂,虽有王允平乱,但不敌董卓残部李傕、郭汜。

最终让地方大小官员摸准了朝廷已经失去了掌控,所以各州各郡纷纷不停调令。

而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将这种祸乱掐死在萌芽状态。

趁着各地州郡还摸不清楚朝廷的底细,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之后步步蚕食,逐渐从州郡手中夺回地方上的控制权。

荀攸之言却直指要害,董卓谋西凉二州,不仅仅是趁乱请命回州郡,而是要拥兵造反。

天子道统在世家当中看得极为重要,但在这些豪强看来,只要拳头够大,为什么不能是我?

如果董卓有意谋反,那自己必然要派兵镇压。

如果没有将董卓势力彻底绞杀,这个口子一开,天下州郡必然纷纷效仿。

到那时,自己不过就是《三国志》中所言的献帝而已。

而要绞杀董卓,自己现在虽有曹操、荀彧、荀攸等人,但实力过于渺小,远不足以抵抗董卓麾下能征善战的西凉勇士。

最重要的是,自己现在手中,除了北军中候曹操率领的五营数千人马之外,并无其他兵可调遣。

刘辩想到这里,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且不论荀攸所言真假,他所说的,正是董卓这件事的最坏后果!

刘辩心中对这个不太爱说话的荀攸又敬佩了几分,连忙问道:“公达,计将安出?”

荀攸不紧不慢地说道:“臣恳请陛下,势必要应承董卓今晚的家宴。”

“董卓既有谋取西凉之心,朕若前往,董卓席前发难,朕……”

刘辩想起了《三国志》中,说是请客喝酒,突然跳出刀斧手的事情,屡见不鲜。

“陛下莫急,”荀攸安慰道,

“陛下如应承董卓,则四大世家必然应承董卓。太傅袁隗等人亦必亲临赴宴。

董卓孤身在京,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天下世家面前,发难于陛下。”

荀彧现在也明白了过来,拱手道:“陛下,公达所言甚是。

其一,陛下亲临则朝臣亲临,董卓欲结交大臣,也难以施展手脚。

若陛下推辞,朝臣必不会前往。

其时赴宴者,校尉、司马等辈,其官职虽小,然洛阳城中大小军权,尽掌其手。

如其与董卓勾结,后患无穷!”

“其二,董卓虽久居西凉,麾下战将谋臣极多,更是先帝重用之臣。

陛下既擢其九卿,自当亲往庆贺,以示隆重,更显陛下宽广容纳之心。”

“三者,臣冒死进言,董卓其势非同小可,陛下今势弱,倘若拂逆其意,恐激其生变,难以收拾。”

荀彧停顿一下,跪匐在地道,“以此三者,臣以为,陛下必要应其邀,亲赴其宴。”

荀攸也跪匐在地补充道:“董卓顺从,皆因未知朝堂之深浅。若陛下势弱与他,恐难料矣。”

刘辩思索着二人说的话,大致就是这么三点:面子不能不给;

暂时打不过董卓;

还得装模作样地吓唬他。

刘辩心中暗暗叹息,只道是得了奇书《三国志》,可以扭转世事发生。

如此看来,董卓还是当朝的权臣,自己还得虚与委蛇。

刘辩点点头道:“二位所言极是,朕即刻宣董卓进见。”

董卓挺着大肚皮,摇摇晃晃地走进殿门,伏地跪拜道:“臣,大鸿胪董卓,拜见陛下。”

“董卿平身,”刘辩说道,“今番董卿前来,乃有喜事乎?”

董卓一愣,怎么话还没出口,刘辩就知道了?但此时上殿,不能君前无礼。

董卓躬身道:“陛下未卜先知,臣佩服。臣此次前来,确是有件喜事。

臣蒙陛下洪恩,得升大鸿胪之职,位列九卿,光祖耀宗。

今夜臣于家中略摆小宴,告慰先祖,特请陛下玉趾轻践。”

“哈哈哈,”刘辩笑道,“董卿百战之将,西凉二州,威名赫赫。今入朝堂,宏图大展。卿有心相邀,朕必不爽约。”

董卓不敢把这话说出口,跪地叩拜道:“多谢陛下,臣告退。”

看着董卓庞大的身躯退出大殿,刘辩突然眼珠一转,面带笑容地说道:

“文若,卿往执金吾丁原处,以内官司之名,征辟九原吕布、雁门张辽二人为从事,今晚随朕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