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唯才是举
刘辩心里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明明这件事是袁氏兄弟策划的,现在他们却成了功臣,还要自己亲自封赏。
但刘辩也没办法,卢植、曹操虽然听自己的,但在朝中势力太小,连朝会都上不了。袁家势力庞大,自己想要坐稳皇位,就得和这些世家搞好关系。
这也是刘辩从武帝纪里,曹操对付孔融那些人学到的。
刘辩点了点头,面带微笑地说:
“大鸿胪说得对,传诏下去,司隶校尉袁绍诛逆有功,提拔为廷尉;虎贲中郎将袁术诛逆有功,提拔为光禄勋。”
“尚书卢植,诛逆、护驾有功,提拔为卫尉,加封关内侯,领北军中候;典军校尉曹操,诛逆、护驾有功,提拔为北军中候,加封侍中。”
“河南中部掾闵贡,救驾有功,提拔为河南尹。其余百官,加俸三月。”
“谢万岁!”众人面带喜色,就连看董卓的表情也友善了许多。
唯独太傅袁隗挺身而出说:
“陛下,袁绍、袁术二人,初入朝堂,行事无章法,突然提拔为九卿,恐怕会让朝野震荡,望陛下三思。”
姜还是老的辣!刘辩心中感叹。
袁隗这番话,看似在说袁绍、袁术年纪太小,担当不了重任,但仔细想想,既保全了自己的利益,又表明了立场。
廷尉与光禄勋虽然位列九卿,但手中无兵。司隶校尉掌管京畿安全,虎贲中郎将掌管虎贲郎,可谓军权在握。
刘辩原本如此调任,也是存有私心,但袁隗这么一说,又让刘辩难以坚持。
更深层次的是,此番赏赐是董卓讨来的,而刘辩对董卓的态度,袁隗和百官都看在眼里。
袁隗请辞给袁氏兄弟加官,既划清了与董卓的界限,又掌握着京中权力,真是老谋深算。
刘辩面带难色地说:
“那太傅觉得,应该如何封赏呢?”
“回陛下,袁家世受皇恩,值此多事之秋,自当忠心为国,竭尽所能。此乃人臣之本分,岂敢妄求赏赐。”
“袁太傅忠心为国,袁家是国之栋梁。传诏下去,太傅袁隗忠于国事,扶保社稷,实为国之栋梁,特加封侍中,录尚书事。”
“陛下,臣……”
袁隗还要推辞,刘辩拦住话说:
“太傅不可推辞,以免伤了天下士子的心。”
“臣惶恐谢恩。”
刘辩满意地点了点头。给袁隗加衔是刘辩愿意看到的,毕竟袁隗位列三公之上,又年事已高,不必担心会有什么麻烦。
刘辩对这次封赏也很满意。
卢植、曹操作为自己的亲信,已经身居要职。
袁氏兄弟官职未动,虽然掌握着权力,但袁隗一番话也让二人不敢胡来。
至于董卓,热脸贴了袁家的冷屁股,让刘辩觉得好笑。
此时,太常马日彈说:
“陛下,宦官谋逆之事虽已结束,但所杀宦官不少,臣恐宫内空虚,难以服侍陛下周全。”
“臣恳请陛下下诏,九卿之下至谒者仆射,每家各选一人为郎官,进宫侍奉。”
看看这些世家老臣拉拢人心的手段!
刘辩心中连连佩服。
九卿至谒者仆射,几乎涵盖了全国各大世家。
各选一人入宫做郎官,便是每家多了一个出仕的机会。
由于袁氏兄弟对宦官的大肆捕杀,宫中宦官几乎屠杀过半,也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这话说得义正词严,无懈可击,比董卓讨赏的伎俩不知高出多少。
但刘辩不打算完全这么做。
“太常说得有理,可依言而行。然而朕素闻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哪个不是得到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呢?”
“及其得到贤才时,曾不出闾巷,难道是幸运相遇吗?是上位者求取而来的。”
“如今天下尚未安定,这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
“‘孟公绰做赵、魏的家臣是绰绰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廉洁之士才可用,那齐桓公又怎么能称霸世间呢!”
“如今天下难道没有像姜子牙那样隐居渭滨的有才之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盗嫂受金却未被赏识的人吗?”
“你们这些人要辅助我发掘那些出身贫贱的有才之士,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举荐上来,我将重用他们。”
刘辩侃侃而谈,堂下众臣面面相觑。
这是昨晚刘辩看《三国志》时,曹操所发的求贤令。
曹操用人向来不拘一格,求贤令尤为出名。
其中写明,无论出身贵贱,无论道德如何,只要有才,都可向自己推荐。
此时刘辩刚刚稳固了自己的帝位,宦官、外戚基本上被诛杀殆尽。
门阀世家虽然有才者辈出,但在朝廷中关系错综复杂,不能尽为自己所用。
豪强大族更不必说,如董卓之辈,一心贪恋权政,刘辩更视为眼中钉。
而通过《三国志》这本奇书,刘辩也明白了,天下还有无数有才能的人没有被朝廷征辟。
这些人不光有才,而且在朝廷中关系干净,正是自己所急需的。
因此马日彈此话一出,刘辩顿时想起了这篇求贤令,顺水推舟地宣布了出来。
但这番话确实太出人意料了。
自汉朝开始,选用官员素来先讲德,后讲才。
道德有失,便有旷世之才,也不能予以任用。
千百年来,这已经成为官场的潜规则。
而刘辩此话说唯才是举,就算是和嫂子私通的人,只要有才,也可以推荐。
这实在过于惊世骇俗。
但百官震惊之余,却无人劝谏。
盗嫂受金说的乃是汉朝开国丞相陈平的旧事,倘若此时劝谏刘辩,岂不是说高皇帝刘邦用人不明了?
看到百官的神情,刘辩知道,今天的朝会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朝中有了自己的亲信,还是像魏武帝曹操这样的智慧之士。
选材政策已经颁布,只需要一个榜样便可。
朝会散去后,百官三五成群地议论着今天刘辩的政策。
唯独曹操却第一时间赶到宫中。
因新加侍中衔,曹操可以自由出入宫中。
“臣曹操,参见陛下。”
刘辩笑呵呵地看着曹操说:
“孟德无需多礼,来人,赐座。”
“谢陛下。”
曹操坐在刘辩下首,拱手说:
“陛下,臣听闻陛下今日下诏唯才是举,广招天下才能之士,未知真假,特来求证。”
刘辩脸一黑,这曹阿瞒也太不会聊天了,敢来找皇上求证?
不过转念一想,刘辩也释怀了。
毕竟是新政,自然会有所质疑。
现在的曹操可不是以后的曹操,未逢乱世,想法未必有那么开通。
“不错,朕今日下诏唯才是举。孟德前来,是有贤明之士要推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