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第一张专辑
琼瑶示意李怡坐下:
“听说彬彬跟你在拍拖?“
李怡心头一紧——难道琼瑶是来警告他远离范彬彬的?
“是...是的,我跟彬彬是真心的。“
琼瑶轻轻放下茶杯:
“彬彬是个好女孩儿。“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怡一眼:
“至于你们的关系...年轻人感情的事我不干涉,但必须谨慎处理。“
李怡的脸一下子热了起来:“我们只是...“
“不用解释。“
琼瑶摆摆手:
“今天找你来主要是为另一件事。《苍天有泪》的片尾曲,陈伟推荐你来创作。你有信心吗?“
李怡瞪大眼睛——片尾曲可是整部剧音乐的灵魂!
“我...一定全力以赴!“
离开化妆间时,蒋勤勤悄悄塞给李怡一张小纸条:
“生日快乐。晚上七点,剧组给你准备了个小惊喜。“
李怡一头雾水,但还是礼貌地道了谢。
一整天,李怡都沉浸在片尾曲的构思中,甚至忘了查看手机。
直到傍晚收工,陈伟突然叫住李怡:
“小李,跟我来一下。“
陈伟带着李怡来到片场附近的一家高档餐厅。
推开包厢门,李怡惊讶地发现《苍天有泪》的主创团队几乎都在,甚至连朱茵和焦恩俊也来了。
更让李怡震惊的是,包厢角落里站着戴着鸭舌帽和口罩的范彬彬!
“生日快乐!“
众人齐声喊道。
范彬彬摘下口罩,冲他调皮地眨眨眼:
“惊不惊喜?我可是偷偷溜出来的!“
李怡站在原地,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蒋勤勤笑着推李怡上前:
“别愣着啦,寿星要切蛋糕的!“
这是一个装饰着音符和金锁玩偶的蛋糕,明显是精心设计的。
李怡眼眶发热,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吹灭了蜡烛。
“许了什么愿?“
范彬彬凑过来小声问。
李怡看着她近在咫尺的眼睛,轻声说:
“希望我们都能实现梦想。“
范彬彬当即甜甜的笑了。
......
一九九八年三月的燕京,春风还未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
李怡站在朝阳区一家咖啡馆的落地窗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目光却落在桌面上摊开的两份合约上。
百代和索尼,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将决定李怡未来几年的音乐道路。
“李先生,您的咖啡快凉了。”
服务员轻声提醒道。
李怡这才回过神来,冲对方笑了笑。
李怡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苦涩中带着微酸,就像此刻的心情。
窗外,一个背着吉他的年轻人匆匆走过,让李怡想起刚重生时的自己——怀揣着满腔热血,却连一顿像样的饭都吃不起。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李怡的思绪。
“喂,林小姐。”
李怡接起电话,声音里带着几分犹豫。
“考虑得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索尼唱片的代表林雯开门见山:
“我们真的很看重你的才华。”
“《相约一九九八》现在火遍大江南北,娜英买下版权是个明智的决定,但这只是你才华的冰山一角。”
李怡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是啊,《相约一九九八》让他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的创作人变成圈内炙手可热的词曲作者。那首歌不仅登上了春晚,还为李怡带来十几万的版税收入。
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李怡的商业价值。
“林小姐,我看了你们的合约。”
李怡斟酌着词句:
“条件确实比百代优厚,但我更关心的是公司能给我什么样的发展空间。”
林雯在电话那头轻笑一声:
“明天有空吗?”
“我想带你看看我们在燕京新设立的录音棚,顺便介绍几位唱作人给你认识。”
“刘欢刚和我们签约,你们可以交流一下。”
刘欢!
这个名字让李怡眼前一亮。
作为内地乐坛的重量级人物,刘欢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如果能与他同属一家公司,资源共享和人脉拓展都会便利许多。
“好,明天见。”
李怡挂断电话,心中的天平已经倾斜。
第二天,李怡准时出现在索尼唱片燕京办事处。
林雯早已在门口等候,这位职业女性一身利落的黑色套装,举手投足间透着干练。
“来得正好。”
林雯热情地迎上来:
“录音棚刚到了一批新设备,你一定会喜欢。”
穿过明亮的走廊,李怡注意到墙上挂着索尼旗下艺人的照片。
林雯顺着李怡的目光解释道:
“我们在亚洲市场的布局很全面,特别是在大陆,合作的电台和电视台渠道比百代多出近三成。”
录音棚里,几位制作人正在调试设备。
林雯一一介绍:
“这位是张制作,负责过不少港台歌手的专辑;这位是李总监,在音乐编曲方面很有造诣...”
李怡礼貌地与他们握手,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
这样的团队配置,确实比百代那边要强不少。
参观结束后,林雯带李怡去了公司休息区,递给李怡一杯热茶。
“说实话。”
林雯直视着李怡眼睛:
“我们看中的不只是你现有的作品,更是你的潜力。”
“《相约一九九八》证明了你能写出大众喜欢的歌,但我们更希望帮你打造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
李怡捧着茶杯,热气氤氲中他仿佛看到自己站在更大舞台上的样子。
想起昨晚与范彬彬的通话,李怡试探道:
“听说你们在艺人包装上很有一套。”
林雯笑了:
“不错,我们确实有一套完整的造星体系,但前提是艺人本身要有真材实料。”
她顿了顿:
“李先生,我了解过你早期的demo,那些没有被商业化的作品反而更能体现你的音乐理念。”
“我们不想把你包装成第二个谁,我们想打造第一个李怡。”
这句话击中了李怡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合约期三年,每年至少一张专辑,创作自由度很高。”
林雯趁热打铁:
“另外,我们会安排你与港台地区的音乐人合作,拓展你的视野。”
李怡深吸一口气:“我需要一点时间...”
“当然。”
林雯从容地站起身:
“不过有件事需要提醒。”
“琼瑶新剧《还珠格格》即将在大陆播出,你写的那几首歌,我建议可以放在你第一张专辑中。”
李怡眼前一亮。
林雯连这个都知道,看来索尼果然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
“我也是这样考虑的,我想我们会有很好的合作。”
李怡终于露出真诚的笑容,向林雯伸出手。
林雯笑的很开心:“那就合作愉快!”
一周后,索尼唱片为李怡举办了一个小型签约仪式。
虽然规模不大,但现场星光熠熠。
范彬彬穿着一身红色连衣裙,成为全场焦点。
几位索尼签约艺人也前来祝贺。
尤其刘欢,起身给了李怡一个鼓励的拥抱。
“欢迎加入索尼大家庭。”
刘欢温和地说道:“林总监眼光一向很准,她看中的人都不会差。”
签约台上,李怡郑重地在合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闪光灯不断亮起,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
李怡瞥见站在一旁的林雯脸上满意的笑容,突然有种预感:
这将是他音乐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仪式结束后。
林雯将李怡拉到一旁:
“关于你的首张专辑,还有什么想法吗?”
李怡早已胸有成竹:
“先发一张迷你专辑试水。”
“三个月后《还珠格格》上映,执行咱们谈好的那个方式,把剧中插曲和主题曲《当》收录进去,借着电视剧的热度推广。”
林雯眼中闪过赞赏:
“好。我会安排最好的制作团队配合你。”
林雯甜甜一笑:“下周开始,我们就要忙起来了。”
离开会场时,燕京的夜空繁星点点。
李怡站在街头,感受着春风拂面。
想起重生前那个背着吉他、口袋里只剩二十块钱的自己。
想起无数个在廉价音像店里写歌到天明的夜晚,想起第一次听到自己的作品在电台播放时的狂喜。
而现在,一个全新的舞台正在李怡面前展开。
签约后的第三天,李怡在索尼办公地有了自己的工作区。
虽然不用常来,李怡依旧有了一种归属感。
二十平米的空间里,一架钢琴、一把吉他、一张堆满草稿纸的桌子和一个咖啡机,这就是他的新战场。
深夜十一点,李怡的手指在钢琴键上徘徊,弹奏着几个零散的旋律。
桌上摊开的是新专辑的主打歌。
“第一首歌要有特色!让听众记住我!”
李怡喃喃自语,右手弹出一段上扬的音阶,左手在本子上记下简谱。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洒在黑白琴键上,像是给李怡的创作增添了一抹灵性。
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李怡皱了皱眉,看到来电显示是林雯才接起来。
“还没休息?”
林雯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关切:
“新专辑暂定为同名专辑《记住李怡》,大概在六七月上市,除了《还珠》里的那几首歌曲外,你还需要准备至少五首歌,有头绪了吧?”
李怡看了眼日历,距离现在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李怡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琴键:
“问题不大,我有一些歌曲备用,但还在纠结选那几首?有几个旋律雏形,但总觉得差点什么...”
“别急,”
林雯似乎听出李怡的焦虑:
“明天我带制作团队过来,大家一起头脑风暴。”
“好的。”
李怡给林雯透过准备好的新歌,林雯当即惊为天人。
毕竟,《一万个理由》,《恭喜发财》,《童话》,《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这些歌曲都太炸了。
正当李怡沉浸在创作中时,房门被推开,范彬彬拎着两袋宵夜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怡哥,你这儿灯亮得跟白天似的,整栋楼就你这一间还亮着!”
“别太辛苦了。”
范彬彬把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和豆浆放在桌上:
“快吃点东西,我拍完夜戏顺路过来看看你。”
李怡这才发现已经凌晨一点多了。
他接过豆浆,温度刚好,香甜的豆味让李怡意识到自己已经七八个小时没进食了。
“对我真好,正好我有个新想法。”
李怡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刚才录制的demo立刻充满了整个房间。
范彬彬歪着头听完,眼睛越睁越大:
“这...这是怡哥你新写的?”
“真好听!”
“哈哈,不错吧?但我觉得副歌部分还可以再强烈一些...”
李怡咬着笔头,又在谱子上修改了几个音符。
范彬彬一屁股坐在钢琴凳上,撞得李怡往旁边一歪:
“别改了!”
“你的才华,我真心佩服!”
“林雯明天听到歌曲,肯定会高兴到鼻子冒泡!”
李怡停下笔,哈哈大笑:
“彬彬,你说第一张专辑,我该坚持自己的风格,还是完全按照制作方的要求来?”
“傻呀你!”
范彬彬戳了戳李怡的额头:
“最好的作品都是既有商业价值又有个人风格的。”
“《相约一九九八》不就是这样吗?既符合春晚主题,又有你的细腻笔触。”
李怡揉了揉被戳痛的额头,却忍不住笑了。
范彬彬虽然大大咧咧,但总能一针见血地点醒他。
“对了,”
范彬彬突然压低声音:
“听说刘欢最近也在筹备新专辑,可能会找你邀歌。”
“这可是个好机会,他一张专辑能卖几百万张呢!”
李怡刚想追问详情,手机又响了起来。
这次是林雯发来的短信:“明天上午十点,带张制作来听你的demo。”
李怡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范彬彬看李怡脸色变了,凑过来瞄了眼短信,立刻拍胸脯保证:
“别担心,你这首歌绝对能过!”
“要是他们不满意,我范彬彬三个字倒着写!”
李怡一把抱住范彬彬,嘴了过去:
“你这丫头,嘴真甜。”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
李怡换了件淡蓝色的衬衫,把《一万个理由》,《恭喜发财》,《童话》,《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这些歌曲的完整版乐谱打印了五份,整齐地摆在桌上。
林雯准时到达,身后跟着一个留着山羊胡、扎着小辫子的中年男子——正是索尼的金牌制作人张永。
“听说彬彬来了,你熬了个通宵?”
林雯打量着李怡的黑眼圈:
“年轻人有拼劲是好事,但也得注意身体。”
李怡刚要回答,张永已经径直走到钢琴前,弹了几个和弦:
“听说你写了几首好歌?”
“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