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攀登:无脚登山家夏伯渝的珠峰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次行军成功

3月18日,曾于1960年登顶珠峰的中国登山队政委王富洲,带领我们开始了第一次适应性行军,目标是海拔6500米。因为有牦牛运送物资,所以我们的负重比较轻,只需背自己随身使用的物品和少量的物资。

当然,具体背多少东西还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定,我当时的负重量在20公斤左右。

经过几个小时的攀登,我们来到了海拔5500米的营地。这段路坡度比较缓,也没有什么难度。我们在这里驻扎,准备第二天出发到海拔6000米的营地。

第二天,我们从营地出发,沿着东绒布冰川向上缓慢攀登,不久,来到了海拔5700米的冰塔林。大自然塑造的各种形状的冰柱神秘而奇丽,非常壮观,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我完全陶醉在壮丽大自然的美好中。

由于大气变暖,现在的冰塔林临近海拔6000米。据说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这里的独特美景将不复存在。如果这样,那就太可惜了,这将是大自然的一大悲剧,人类的一大损失。

第一次行军,中国登山队政委王富洲

穿过冰塔林,在海拔5800米处有一个大峡谷,峡谷中有一条临时走出来的小路,又窄又陡很不好走。通过大峡谷,就是海拔6000米营地了。我们在此住了一夜,第三天到达海拔6500米营地。

这个营地比前两个营地都要大,是除了大本营外的第二大营地,刚好建在珠峰主体山峰的脚下,这也是牦牛能到达的最高营地。

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几天,以便取得这个高度的适应性,我感觉不错,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前面就是攀登珠峰的第一大难关—坡度为六七十度的北坳冰雪坡了。第一次适应性行军任务完成,我们返回大本营进行休整,准备第二次适应性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