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事要合法
我常常跟很多人讲这个道理:要在中国做企业,绝对不能违法。也许会有人怂恿你:“没有什么,怕什么,出事找我好了。”这话其实并不可靠,因为一旦出了事就没有人帮你。
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公务人员也好,还是在企业工作的也好,碰到问题,一定要看一看相关的法律条文。但是,我们的法令多半会有弹性,首先因为中国文字本身就很有弹性,再加上制定法规、法令的人也知道如果法规、法令没有弹性,根本执行不通。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有位老师刚从美国回国,满脑子都是“守法”。他去监考,学生作弊,他就把学生送到校长那里去,学校就要求学生退学,这位老师很不以为然:“早知道学校要他退学,我根本就不送到校长这里来,我送他干什么?作弊有好几种啊,是我抓得特别严(你看每位老师都说自己抓得特别严),他稍微一动我就把他抓出来,学校就办退学,这不公平啊!”因为是他把学生送来的,他又念念不忘,然后就去替学生求情。
这是多有意思的场面,这位老师有多被动?所以,我们就只好规定,凡是考试作弊者要看当时的状况给予退学、记过、口头批评教育等处分。大家想想,这不是等于没有规定吗?因为弹性太大了。
企业要招聘一名大学毕业生当会计,人事部门要把有关会计的规定拿出来,然后进行口试、甄选。我们常常碰到的难题是:前来应聘的人总说自己什么都可以做,然而一进企业你会发现他什么都不会。因为学校没有规范化,同样一门课十个老师教不同的内容,这样也可,那样也行。而在西方,只要你修过这门课,就一定要学透基本的东西。中国有些学校不是这样的,课程、名称都随便定,老师随便教,然后随便给成绩,学生出去随便混。你以为很可笑吗?但这确实是存在的。我不认为这样做很丢脸,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一套。
在中国,要做到全部规格化,到底可不可以呢?我们要设想一下。
开车有一套制度,驾车者必须要保持行车距离。可是你一拉开距离,第二辆车马上就插到你前面去了,你再拉开距离,又有一辆车插到你前面去了,你的车就根本开不动了。很显然,在我国,车子这么多,却无法保持行车的安全距离。
所以,有些西方人一直说中国人开车不守规矩。西方人开车只要打方向灯,他人就知道你要换车道,就会减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让你很轻松地开过去。有些中国人则相反,你不打方向灯,他还不会怎么样;你一打方向灯,他知道你要到他前面去,他就拼命按喇叭、加速,就是不让你过去。
我们要面对这样的现实,不要唱高调。我们在拓宽马路时的想法是:马路拓得越宽,就会越畅通无阻。然而情况却刚好相反:马路拓得越宽,交通却越拥挤。全城最宽的马路,就是交通最拥挤的地方。因为大家都去挤,就堵死了。
我们定的制度要让人们乖乖地服从,不服从的人会吃亏,这样的制度就有效了。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先动脑筋:我这样做合法不合法?但是,合法或者不合法,只是做事初步的检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