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章 拍马屁
“那既然如此,你们会这么选,难道别人就不会这么选吗?”
“大家都知道,大明宝钞更好用,更方便,那么谁还愿意去兑换铜钱呢?”
“所以刚才让朝廷出面,在各地专门设立一个衙门,它不是真的用来给天下百姓兑换大明宝钞的,而是用来给天下百姓重燃对大明宝钞信心的象征性机构。”
“旨在告诉所有人,大明宝钞永远都不会贬值的!”
“只要大家相信这一点,那大明宝钞就势必不会贬值!”
随着李平安话音落地,所有人瞬间眼前一亮!
妙啊!
高啊!
硬啊!
又妙又高又硬啊!
这不就跟董卓骗城一个道理吗?
东汉末年的时候,董卓直奔京城。
但因为随着他一起到达的只有小部分的先锋部队,兵马数量极少。
所以为了起到震慑朝廷文武百官的效果,董卓别出心裁,直接让手下的兵马每晚都排队从北城门悄无声息的溜出去,等到天亮的时候,再大张旗鼓得从西城门走进来。
简简单单的一个障眼法,结果满朝文武都被董卓吓到了,以为董卓兵马众多,竟然没有一个人敢轻举妄动,都对董卓极为忌惮。
而董卓也借着这招骗字大法,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大部队。
这一招,跟李平安刚才说的不是一个道理吗?
再说了,那董卓不过是汉末的小小诸侯,如何跟咱们大明举国之力相提并论?
就算国库空虚,那又如何?
只要朝廷出面,难道连平民百姓还糊弄不了吗?
这小子,果然是大才啊!
这一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一瞬间,不只是朱元璋跟朱标了,所有人对李平安都不由得极为敬佩起来。
原本以为这小子年纪轻轻的,能有什么高明的办法呢?
结果现在才知道,还是低估了这小子的才能啊!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佩服佩服!
“既然如此,那咱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朱元璋此时也是长长的松了口气,放下了心里的那颗大石头。
自打昨晚听李平安说大明宝钞贬值,会让大明江山易主的话后,这一晚上,他可是压根就没睡安稳过啊!
只不过这一幕落在李平安眼里,李平安却是有些不爽起来了。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
这是几个意思?
我教你们这些,那是为了将来去扶桑砍完人之后,帮我在海外建国的时候不会再重蹈覆辙!
我是为了让你们留在大明高枕无忧的吗?
不行!
这绝对不行!
一念及此,李平安当即指着朱元璋就再次说道:“老朱,你们很高兴是吧?你们高兴的太早了!”
“别说陛下不知道,就算陛下知道了,采纳了我的建议,这大明宝钞依旧会出问题的,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所以呀,你们有这心思,还不如研究一下,咱们去扶桑砍人的计划!”
李平安嗤之以鼻的冷哼一声,缓缓说道。
“啥?不是解决了吗?怎么还会出问题?”
李平安话音刚落,朱元璋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疑惑不解。
刚刚还在心里夸这小子,觉得这个办法简直就是妙极了!
只要朝廷按照这小子刚刚提出来的建议去做,那大明宝钞就能持续坚挺下去!
怎么还没高兴多久,这小子又开始泼冷水了?
不只是朱元璋,余下几个人的神情,跟朱元璋也大差不差。
几个人瞬间不约而同,一脸疑惑不解的看向了李平安。
“都说了是骗,那么骗得了一时,难道你们还想骗一世?”
“世上可有不透风的墙?世上可有能包火的纸?”
李平安十分满意他们现在的反应,拿起茶杯,悠哉游哉的喝了口茶。
骗这玩意就是把双刃剑,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治标不治本。
何况是这种家国大事?
那自然更加没法永远骗下去!
别说现在的大明了!
就算是二十一世纪唯一的超级大国漂亮国,那又如何?
全球军事实力断崖式领先!
军事基地遍布全球!
小弟到处都是!
官媒二十四小时给全球洗脑!
都这份上了,还不是一样办不到?
现在的明朝,充其量也就是个农业国家,又如何能办到?
“那可怎么办?”
“难道大明注定要亡?”
......
李平安的冷水,直接让在场几个人心里哇凉哇凉的。
到了这个时候,可没人再敢怀疑李平安的话了。
既然李平安都说了,早晚还是会出问题,那就一定会出问题。
出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这问题出现以后,应该怎么解决呢?
或者说,怎么在问题出现之前,就直接扼杀在摇篮中呢?
“照你这么说,大明宝钞就注定会贬值不成?”
朱元璋眉头紧锁,忍不住问道。
原以为万无一失了,没想到依然只是个权宜之计,只能解燃眉之急。
“那倒不是,如果咱大明国库的金银财宝,跟先前的元朝一样多,那大明宝钞就不会出问题了。”
李平安话音落地,朱元璋不由得白了他一眼。
这特么说了跟没说有区别吗?
华夏大地本来就极其缺乏贵重金属。
别说明初时期了,就算是强大的汉朝,盛极一时的唐朝,当时很多大额的交易,也只能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
著名的三武灭佛事件,究其根本原因,还不是因为朝廷没有足够的铜钱了,所以只把把佛像融了,重新铸造成铜钱吗?
历朝历代,就没有不缺金银财宝的时候!
直到明朝中后期,万历皇帝的时候,大明跟欧罗巴的人开始海上贸易,利用巨额的贸易顺差,才把美洲的海量金银财宝弄到了国内。
但万历距离现在,那还得再等个两百多年时间呢!
除非现在朱元璋放开海禁,提前布局大航海时代!
“诸位莫急,老夫如今都快八十高龄了,自认看人极准,这一生也阅人无数。老夫觉得,若是连李公子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那这世上怕是也没谁能解决了。”
“李大哥说得对,俺也是这么想的。李公子看起来丝毫不慌,想必心中早有答案啊。”
徐达跟李善长跟朱元璋的时间最久,一看见朱元璋眉头紧皱,自然也知道他很急,只是碍于身份,又不好意思一直追问,所以直接一唱一和开始拍李平安马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