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章 收敛心性,以聚人心(月票加更)
遥想令公当年。
好吧。
令公当年也没有娶一个普通女子。
东雍州刺史游雅与高允不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允拒绝了他的一个小小建议。
高允当年与邢氏女情意甚笃,欲与之成婚,被游雅知道后,非要让高允娶他的族妹。
往日里,游雅素来轻视高允,但是高允性格宽宏,并没有与他生气,但是这件事让高允这个老实人气坏了,断然拒绝了他的这个提议。
游雅后来还专门作诗:人贵河间邢,不胜广平游。人自弃伯度,我自敬黄头。(黄头是游雅小名)
以此来嘲讽高允攀附权贵,贪恋河间邢氏的富贵。
倒是后来高允数十年如一日的清贫生活,有力的证明了自己并非是为了权势才娶的邢家女。
冯珙富贵不忘发妻,自然让他十分赞赏。
慕容白曜与冯珙关系算不得多亲近,他的到来比高允的到来还让冯珙惊奇。
不过慕容白曜倒是没有太多想法。
他只是单纯觉得冯珙看起来顺眼,而且此前刘宋太守姜龙驹、杨伯伦二人来投,朝野上下都支持出兵刘宋,唯有冯珙与他意见相合,觉得不能出兵。
慕容白曜和高允送的礼不重,刚好符合朋友的身份。
最近国中不太平,二人同在尚书省,公务繁重,送完礼后,便推辞了冯珙的挽留,都匆匆回去处理政务了。
……
定州,刺史府。
冯熙接手定州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接手定州的兵马。
定州兵马数量不多,但是州郡兵军中老卒不少,虽比不上中军凶悍,却也称得上一句骄兵。
定州州郡兵都尉名为常萨,是当今皇太后常氏的族侄。
冯有在宫中长大,又聪颖恭敬,甚得常太后心意,冯有能当上皇后,不仅有姑母冯昭仪的帮忙,常太后暗中也使了不少力。
冯熙是冯有长兄,常萨是常太后族侄,倒也有一番渊源在。
所以在冯熙来到定州后,常萨对他很是亲善。
常萨并非是什么能臣良将,他就是靠着姑母常太后,弄了个不错的差使混日子罢了。
那些骄兵们自然是看不上他,平日里喝酒都不带上常萨。
常萨刚开始还耿耿于怀,后面也就看开了,连军营也不怎么去了,每日就在自己府中饮酒作乐。
兵将骄纵,前任定州刺史虽出身汉人世家,但性格软弱,竟不能制。
久而久之,这些人便养成了目中无人的性子,对冯熙也没有多少恭敬。所以冯熙决定从他们手中夺走兵权。
冯熙想要拿到定州兵权,常萨是一点意见没有,当然,有意见也没用,毕竟他也说不上话。
冯熙与他交谈一番后,大致了解了州郡兵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也不再指望能从常萨这里得到什么帮助。
但是对于常萨的这种“摆烂”的作风,冯熙很是欢迎。他要的就是常萨这个都尉的名头,常萨不做事那正好,方便他把兵马指挥权拿到手里。
尤其是现在大魏一副风雨欲来山满楼的感觉,冯熙觉得,还是需要早做打算。
冯珙的心思,他这个做兄长的都看在眼里。
他临行前对冯珙所说的话,自然也是真的。
不论冯珙怎么做,他都会支持他,当弟弟身后的依仗。
冯熙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好人,他既贪财又好色,看见财物就想拿,看见美色就想抢。
人前的温良和善,不过是为了掩盖内在的凶戾残暴。
如果说只是振兴门楣,冯熙觉得能当上一方刺史,也差不多够了,享乐什么的倒也无妨。
但是感受到了弟弟心中的野望后,冯熙觉得可以再忍一忍。
兵家四派是为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冯熙好阴阳兵法,推崇孙膑“顺时而发,推行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冯熙以为,欲成大事亦当如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天时难得,却也易得。
若帝王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则大事不可成。
若帝王昏庸无能,政局动荡,则成就大事的天时便来了。
地利,他出为定州刺史,弟妹居于庙堂之中,形势有变,便可里应外合,此为地利。
唯独一个人和,是冯熙觉得是现在可以努力争取的。
人心向背,即是人和。
人心包括军心、民心,还有官心。
军中有威望,士卒肯效死,是为军心。
民间有民望,百姓肯信任,是为民心。
官中有美誉,下官肯献策,是为官心。
欲得军心者,领兵征战,破敌斩将,爱兵如子。
欲得民心者,鞫狱以情,徭役简省,爱民如子。
欲得官心者,明察赏罚,举贤黜佞,待士如肱。
军心固则锋镝所指,旌旗所向,无往不利;
民心得则仓廪丰盈,路不拾遗,无讼可争;
官心聚则政令通达,群策群力,无怠可循。
《书》云:“民惟邦本”,然军为邦刃,官为邦枢,三者相济,天下归心。
冯熙按耐住自己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继续收敛心性以聚人心。
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什么都不去做。
从州郡兵入手,便是他做的第一步。
先以常萨的名义,邀副都尉杨鸠、董颐等人前来召开军议。
杨、董等人不听。
又以都尉之令,责令二人和诸将前来。
仍不奉令。
最后冯熙以刺史之名责问,几人方才不情不愿地前来。
一踏入都尉府,冯熙带来的那些甲士就把他们团团围住。
杨鸠率先出声,“刺史如此,是为何故?”
“都尉三番两次邀尔等前来军议,尔等不来,又是为何故?”冯熙冷冷地看着他道。
常萨自顾自的坐在一旁喝酒,当做什么也没有看到,任凭冯熙对杨鸠等人发难。
倒不是他心大,只是冯熙与他同为外戚,他们天然地就站在同一立场上。更何况冯熙还是驸马都尉,带着博陵公主一同上任,打死常萨也不相信冯熙会有什么不轨之心。
即便冯熙提出想要定州兵马,他也不觉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毕竟在大魏,刺史、太守节制州郡兵甚至镇戍兵的兵马本就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