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要成为细分领域头部
打造个人品牌时,切忌想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你只需要在细分领域吸引那些关注这一领域的用户,让这些用户成为你的粉丝。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了四十多年,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巨大的机会。但是,在当下的后流量时代,人口红利、流量红利似乎已经被消耗殆尽,接下来该怎么办?
拿生活中最基础的一件事——拍照举例。
之前朋友经历的一件事让笔者感触很深。这是一位经济非常独立的女性朋友。她决定带着女儿照相,地点在故宫,类型是古装照。一个人一次拍三套衣服是六千元,一大一小一共六套衣服,平时一万两千元钱的拍摄套系,团购活动价一万元人民币。朋友很开心,而且,拍得也非常好。分享在朋友圈的照片被很多人询问,朋友就介绍了这家摄影工作室。
这家摄影工作室的规模并不大,加起来总共十几个人,老板就是为朋友拍照的摄影师,主要以古装拍摄为主。这家摄影工作室不在北京或者周边城市,而是位于横店。但是,每年的每个季度都会到故宫拍摄,工作室的十几个员工分为两组,一组留在横店为一些游客进行拍摄,另一组就通过微信群团购活动,根据参加活动的人数,由老板带队到北京进行拍摄。
这家摄影工作室虽然很小,但是因为具有地理优势,在横店附近,所以拍摄过很多电影电视剧的剧照,对于古装摄影非常有经验。所以,每次北京团购都会有很多人报名,工作人员在北京工作大概7~10天,每天都要进入故宫拍摄。每次拍摄最多三位客户,比如上午拍摄三位,下午再拍摄三位。
一个三件衣服的套系就要六千元,说实话,价格也不算低,为什么能够吸引来这么多客户?甚至有的客户为了参加团购活动,在拍摄前两天自己先行到达北京。和笔者朋友一起拍摄的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客户就是从沈阳特意飞过来的。
原因很简单,这个工作室在古装摄影圈里有着不错的口碑,其老板同样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这位摄影师为自己打造出来的个人品牌十分亮眼:
① 摄影师曾和众多在横店拍摄古装剧的国内一线明星合影;
② 摄影师拍摄过近千部古装剧剧照;
③ 摄影师的百度百科一看就让人觉得很专业。
不仅如此,整个工作室相较于其他以古装拍摄为主题的摄影工作室,具有以下特点。
① 服装精细,据说一套明朝皇后的服装价格就上万,做工精良。
② 妆容美,几乎每一个参加过他们家拍摄的客户都特别满意,拍完立即看原片就已觉得十分满意,修后的照片更美。
③ 服务到位,虽然工作人员也是不远千里从横店开车一路到北京,但是,对团购客户的服务非常细致,无微不至。
④ 专业,拍古装的摄影工作室很多,价格不等,便宜的拍一套衣服只需要几百元,贵的拍一套衣服就需要上万元。笔者朋友说选择这一家,就是觉得特别专业。到北京故宫,摄影师要求工作室员工只带明朝和清朝的服装,和整个故宫所展现出来的历史底蕴及气质相吻合。
可以说,这位摄影师真的做到了在细分领域还要细分的程度,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都选择他们家。有的客户为了迎合摄影师的时间,不惜重新规划自己的时间。
近几年,摄影市场可以说举步维艰。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比较知名的摄影机构都经营艰难,毕竟对于拍照片这件事来说,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但是,对于摄影而言,最大的红利却在细分市场。每一个行业都有不计其数的细分市场,抓住任何一个,都有可能事业有成。
通过细分市场来获取更多人口红利、流量红利的除了摄影行业,还有健身行业。健身可细分为瘦腿、瘦腰、美臂、美背、练马甲线等,连跑步这么常见的运动项目都有很多专家。越是细分化,受众越觉得专业,跟着学习的意愿就越强。
深圳有一家瑜伽馆,普普通通没什么名气,内容和所有瑜伽馆一样,开设团课和私教课,但是经营得非常惨淡,每个月入不敷出。瑜伽馆老板决定调整定位,用自己最擅长的“美臀”瑜伽作主要课程。结果,自从将瑜伽馆的课程精细化之后,报名的学员多了起来,整个瑜伽馆竟然凭借着单一课程起死回生了。
为什么专注细分领域会更容易让自己成为专家或者让自己成为领域第一呢?因为专注细分领域会将全部精力都聚焦在一个点。比如,一家火锅店如果火锅和烤肉都卖,很容易火锅做不好,烤肉也一般,但如果是单一的火锅店或者烤肉店,人气就会比较旺,因为大家觉得更专业。
在细分领域不一定要争第一,而是要争认同感。
打造个人品牌就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例如,某个设计大赛评出了第一名和第二名,很多人觉得大家都会记得第一名,谁会记得第二名呢?但实际上,如果第二名是一个很会打造个人品牌的人,而第一名在这方面并没有下功夫,时间久了,市场和资本会越来越倾向于更会打造个人品牌的第 二名。
普通人想要打造个人品牌需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切入点,争取成为细分领域的头部。其实,只需要保持在头部就可以了,因为很多时候细分领域分不出第一名、第二名。
拿婚庆主持人老李来说,“半路出家”的老李在他所生活的三线城市已经很厉害,是出场费五位数的婚庆主持。但是,一座三线城市大概有三四百万居住人口,不可能所有人都要老李来主持。
首先,老李的费用太高,一些普通家庭可能无力承担,所以,在几千块钱就能请到的婚庆主持人中有没有拔尖的呢?肯定有,那么,他也算是这一细分再细分领域里的“头雁”。
其次,老李的主持风格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那么不喜欢幽默喜欢煽情的客户会选择主持风格更煽情的婚庆主持人,在这一细分的领域里,是不是也有一个“老李”?肯定会有。所以,不管是此老李还是彼老李,都是这座三线城市婚庆主持领域的“头部”,同样打造出了影响很多人的个人品牌。
最后,幽默风格的老李和煽情风格的老李能够排名吗?不能!实际上,打造个人品牌,在一些领域就是靠自己身上的“标签”,而非所谓的名次。
一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精耕细作就能够获得不错的成绩,我们虽然在打造个人品牌,但也要清楚地认识一点,再厉害的人也不会被所有人喜爱。你只需要吸引那些喜欢你、关注你的人,如果他们越来越认同你的产品、你的理念、你的知识体系,你的才华、能力、知识也影响了他们,就算是打造出了只属于你的个人品牌。此外,就算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个人品牌,也照样有小部分人不喜欢。你的个人品牌到最后能够影响到更多喜欢你的受众、喜欢你作品的甲方,就足够了。
小结
不要想将所有人俘获,你的个人品牌只会影响关注你、喜欢你、信任你的人。巴菲特是股神,但是,在投资市场上,很多人对巴菲特不屑一顾,反而更忠于索罗斯的投资理念。所以,想要打造个人品牌,先要摆正心态。
在细分领域打造个人品牌的时候要注意:
① 细分领域一定是你擅长的领域,毕竟干自己擅长的事情,事半功倍。
② 你所在的细分领域一定是对更多人有帮助的领域,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细分领域。例如,你可以是一个慢跑领域的个人品牌,大家说到你都会想请教一些关于慢跑的知识,甚至想要听你的课程;如果是打响指领域呢?或许没有人会有兴趣问你什么,毕竟,打响指这件事不仅没用而且做多了容易手指头生病。
③ 你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这些方法能够成为这一领域中的标准或者参考。
④ 细分领域的范围可能是非常小众的领域,所以在经营个人品牌的时候,不要着急,只要扎实打造好个人品牌,你就像一道光,总会吸引来需要光的人们。
案例1:24岁毕业时月入三千元,1年后首付买下人生第一套房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案例,他做的事情或许现在很多人也在做。
小磊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薪资不高,一个月只有三千元。对于小磊来说,这些钱太少了,但是,刚刚毕业的他也没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只能将自己打造成现在最流行的“斜杠青年”。
小磊一边上班,一边在业余时间画着漫画。有点像《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一样,有着一份固定的工作,闲暇时间自己在博客上写文章,结果被编辑发现之后出版了一系列的书。小磊喜欢投资理财,所以喜欢画投资理财方向的漫画。他把漫画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粉丝慢慢就多了起来,而且,还被一些金融公司邀约画相关的漫画。
直到有一天,一直合作的一家金融公司老板特意邀请小磊去自己的公司,原因是,他们出的宣传册都是由小磊完成的,希望小磊能帮着自己出一本漫画财经。小磊画得十分用心,这本书出版之后竟然大卖,而且市场评价特别高。小磊也被这家老板看上,但是这个老板并没有直接聘用小磊进入公司,而是投资他。
小磊辞去了月薪三千元的工作,开始专心研究漫画财经系列,从简单的“P2P避坑指南”慢慢到了复杂的A股市场分析,他都用有趣而易懂的漫画形式呈现。就这样,小磊在老板的投资下组建了自己的漫画工作室。一年多之后,小磊就挣出了在一线城市买下一套房子的首付款。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小磊的成功看似偶然,实际上是他多年积累的结果,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 一直没有放弃爱好,并且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现自己的才能。
② 在财经漫画这个垂直领域开始得比较早,很多有需求的客户都是先被他的公众号吸引,慢慢成为他的客户。
③ 一直在细分领域耕耘,让自己在这一细分领域成为“头雁”,打出了自己的招牌,创办了自己的品牌。
案例2:她靠着写网络小说,年入百万
网络小说写手的稿费是非常低的,笔者曾经进入一个豆瓣的网络小说群,发现每千字10元招网络小说写手的比比皆是。但是,竟然有的网络小说作者可以年入百万。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小A一开始写小说只是因为感兴趣,那时候很多网络小说平台都在签约网络作者,她担心自己签约之后,兴趣就变成了负担,于是没有签约。小A一直坚持更新,她的内容写得很好,阅读量越来越大。
随后,她直接将自己的小说和在平台上的阅读量以及评论都截图下来,打包成资料发给出版社编辑。没错,她开始主动出击,她觉得平台对作者们的要求太苛刻,所以,一直拖着不愿意签约,但不代表她不想要自己的作品出版。
在看到自己的作品阅读量达到几百万、粉丝数量噌噌上涨的时候,她决定给自己加码。出版社编辑很欣赏她的作品,于是这个小说在平台上就停止更新,等待出版。紧接着,小A在平台上又开始编写另一个新的小说。
好的作品总会被发现,小A的小说出版之后,被影视公司看中,进而买了版权决定拍摄成网剧。当别的网络小说写手还在每千字10元的深潭里苦苦挣扎的时候,小A已经实现了年入百万。
可喜的是,小A的第二本小说,刚写了三分之一就被出版社预订下来,她本人也辞职专门从事小说写作,并且借着自己的资源创办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室,招聘专职小说作者进行小说创作。
这位曾经在某个大型小说平台辛苦耕耘的自由写手,凭借着自己产出的优质作品,以及善于打造个人品牌的能力,让自己从众多网络写手中脱颖而出,成了一名颇有名气的小说作家。她的工作室出品的小说,有三分之一能搬上荧幕。
每个行业都有很多拔尖的人。在小说写作这个垂直领域,小A只是头部中的一员,有的人虽然和她能力差不多,但却没有她这样的规划,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做出这样靠着网络小说年入百万的成绩。
我们总结一下她的成功之道:
① 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不贪图小利。
② 坚持创作好作品,只有好作品才是自己打造个人品牌的底气。
③ 直接绕过“中介”与出版社接触,勇气可嘉,也体现了她的韧性。
当年J.K.罗琳写的《哈利·波特》投了很多家出版社,才终于遇到一个懂她的编辑,成功地将《哈利·波特》出版,成为一代经典。
不管做什么,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最终会让你迈过一道又一道的关卡,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