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经典第8辑:理智与情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现在,约翰·达什伍德夫人俨然以诺兰庄园的女主人自居,她的婆婆达什伍德老夫人和三个小姑子反而降格成了客人。不过,尽管如此,表面上看她对她们也算温和有礼。她的丈夫也是,自觉得除了对自己、妻子和孩子,他对这几个人算是最好的了。他真的是带着几分诚意力劝她们在此住下,把诺兰庄园当成自己的家。达什伍德老夫人考虑到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在附近也没找到住处,就接受了这番好意。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能唤起往日的快乐,能留下来自然是称了达什伍德老夫人的心。在高兴的日子里,没人比达什伍德老夫人更欢喜,也没有谁对幸福的期盼比她更热切,那期盼仿佛就是幸福本身。可是,到了悲伤的时候,她也同样比任何人都更伤心,更不得宽慰。如同她的欢愉无人能及,悲伤时的任何安慰也都无济于事。

约翰·达什伍德夫人一点儿都不赞成丈夫对妹妹们的安排。这些财产以后都是自己亲爱的儿子的,从中拿三千英镑出来,相当于让他一贫如洗。于是,她恳求丈夫细细思量。从自己唯一的孩子手里把那么一大笔钱抢走,他怎么能忍心呢?再想想,三姐妹跟他也只是同父异母,在她看来着实没什么感情可言,凭什么能心安理得接受他这慷慨的一大笔资助?众所周知,同父异母的子女之间根本没有什么亲情可言,何必把这一大笔钱给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而毁了自己,也拖垮可怜的小哈里呢?

“这是我父亲临终前的托付啊,”她丈夫说,“让我照顾好继母和妹妹们。”

“我敢说,他当时肯定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十有八九当时是糊涂着。要是他头脑清醒,怎么可能让你从你亲生儿子的财产里拿一部分出来给别人啊。”

“我亲爱的范妮,他没明确给我个具体的数,没说让我给多少钱,只是嘱咐我帮她们一把,让她们过得比父亲在时更舒服些。要是他当时把所有财产留给了我,我也一样会这么做。他想的总不能是让我把她们丢在一边不管吧。况且,他要求我做出承诺,我也不能拒绝:至少我当时是这么想的。所以说,答应的事总得做到,等她们离开诺兰庄园到别处住的时候,我总得为她们做点儿什么。”

“那么好吧,那就为她们做点什么,但至于做的是什么,也不用一定是三千英镑啊。你想想,”她接着说,“钱一出手,可就别想着拿回来了。你的妹妹们将来肯定是要嫁人的,所以钱肯定也要被带走。说到底,这笔钱到时候是永远都回不到我们可怜的儿子手里……”

“可不是,你说得很有道理,”她的丈夫若有所思地说,“要是那样,事情可就不一样了。或许有一天,哈里会因为送走了这一大笔钱而恼恨。比如说,要是他之后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这笔钱可就能顶不少用。”

“那是当然。”

“这么说来,把这笔钱数目减半,对大家都有好处。——每个人五百英镑也能让她们富裕不少!”

“是啊!可以说绰绰有余了!哪怕是对亲妹妹,世上也少有哪个哥哥能做到有你一半好!况且——她们还只是同父异母的妹妹!你可真是太大方了!”

“我就是不想太小气,”他说道,“这种时候,多做点儿总比少做点儿好。至少没人觉得我亏待了她们:她们自己应该也没有更多想法了。”

“她们怎么想,谁都说不好,”夫人说,“不过我们关心的也不是她们怎么想。问题是你究竟能为她们做什么。”

“当然——我想,给她们每人五百英镑还是给得起的。而且,就算没我这份资助,她们在母亲过世之后,每个人还能分到三千英镑——对任何一个年轻女孩来说,这都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产了吧。”

“那当然。而且,实际上我突然想到,她们或许根本就不需要你的资助。毕竟之后有一万英镑能平分呢。要是她们结婚,肯定能过得很好;要是之后不嫁人,单凭那一万英镑的利息,她们也能过得舒舒服服的。”

“没错,那这么看,总的来说,我也不知道哪种方式好一些,是不是在她们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为她多做点什么,要比为她们几个做些什么更好——比如说养老金之类的。我的妹妹们肯定也会感同身受。一年一百英镑,这样或许对大家都好。”

然而,对于这个提议,他的妻子犹豫了一会儿才回答。

“是这样,”她说,“这的确是比一次给一千五百英镑要强!可是要是达什伍德老夫人能再活十五年,那我们就亏了。”

“十五年!我亲爱的范妮,她还能活七八年就不错了。”

“话是没错,可你仔细想想,那些拿养老金的人都活得更久。而且她身体结实,那么健康,连四十岁都还不到。养老金是多大的事啊,年年都得有一笔,没完没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之后要面对什么。我可是知道给养老金的麻烦。我爸爸去世的时候,在遗嘱上写下让我母亲每年给三个年老退休的仆人支付养老金,我母亲后来都快被这个事情给烦死了!一年得给他们支付两次,更别提送过去有多费事了。后来听说其中一个人去世了,可到头来发现没这回事儿。我母亲真是被折腾得够呛。她说,收入都不算自己的,就这么总是给出去,没有个头。而且她说这都怪我父亲,不然这笔钱完完全全就是她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所以我才讨厌养老金这个事,我自己肯定不能这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确实让人别扭,”达什伍德先生回答,“每年都得从一个人的收入里扣一部分。你母亲说得对,这都不算是自己的收入了。到期就得付,都成固定支出了,谁会愿意啊:这简直就是剥夺了一个人的自主权。”

“千真万确,而且到最后你也不落好。她们会觉得这就是理所应当,你做的是分内的事,所以根本没人感激你。我要是你,就肯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办,绝对不会用这种每年都得付的东西拴住自己。说不准过几年,我们可能连拿出一百英镑,甚至五十英镑,都成了负担呢。”

“亲爱的,我觉得你说得一点儿都没错,这么看养老金还是算了。我就偶尔给她们一些帮助,比每年给养老金强,毕竟要是习惯了每年都有一大笔收入,生活也难免挥霍,到年底也不一定能剩多少。这应该就是最好的办法了。五十英镑,隔三岔五给一些,她们也不至于会很穷,而且,我觉得也算是兑现了对父亲的承诺。”

“当然。其实,说实话,我心里一直觉得,你父亲的意思并不是让你给她们钱。我敢说,他所谓的让你照顾她们,也就是让你量力而为。比如说,帮她们找个舒适的小房子,帮她们搬家,捕鱼季打猎季的时候,要是有收获就送些给她们,等等。我敢说他就是这个意思,不然完全没道理。我亲爱的达什伍德先生,你好好想想,你的继母还有她的女儿们,每年靠着七千英镑带来的利息,生活得多舒服啊,而且每个女儿都有一千英镑,每年的利息就是五十英镑。当然了,她们得拿出来一部分给母亲当食宿费,可加起来一年能有五百英镑呢,对四个女人来说应该够了吧?况且她们能有多少花销!本身家务支出就没多少,她们又用不上马车,不需要马匹,没什么仆人,也没有朋友来访,几乎没什么要用钱的地方!你想想,她们得生活得多安逸呀!一年五百英镑!我看她们一年可着劲儿也花不了一半。可你竟然还要再给她们一些,想想都觉得荒唐,她们应该给你一些才对。”

“确实也是,”达什伍德先生说,“你说得完全没错。我父亲对我的托付肯定就是你说的那个意思。我现在完全明白了,我肯定会照你说的那样,严格履行自己的承诺,帮助她们,善待她们。一旦母亲要搬家,那我就会尽力帮她安顿好,到时候可以送些小家具。”

“当然,”约翰·达什伍德夫人说,“不过,有一件事得考虑下。你父亲和母亲搬到诺兰庄园的时候,虽然卖掉了之前在斯坦希尔庄园的家具,但那些瓷器、碗碟、亚麻制品之类的都留下了,现在都留给了你继母。这样一来,如果她搬家,家里的陈设可是相当气派。”

“这确实是非常实际的考虑。那可都是珍贵的遗产啊!要是我们家里也分到些漂亮碗碟就好了。”

“就是,她们的早餐瓷器可比我们家现在这套好看多了。对她们能负担得起的房子来说,这些器皿都太精致了!不过也只能这样,毕竟你父亲只挂念她们。要我说,你不用特别感激你父亲,也不用特别在意他的嘱托,毕竟我们都知道,要是他可以办到,他会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留给她们。”

这一点确实无法反驳。要说之前达什伍德先生对这些安排还有些犹豫不决,那现在可完全是想通了。就按照他妻子说的,像对待邻居一样对待父亲的遗孀和她女儿们就好,超过礼节范围的安排都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