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新局推进与暗藏危机
东明县在林缚的精心治理下,犹如一颗逐渐升起的新星,散发着勃勃生机。然而,在这看似一帆风顺的发展进程中,一系列新的挑战正悄然降临,如同隐藏在平静海面下的暗礁,随时可能给东明县这艘前行的巨轮带来巨大冲击。
林缚将建立大型集市的计划提上日程后,首先面临的便是资金与土地的难题。建立大型集市,需要一片广阔且位置优越的土地,同时还需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商铺、仓库、道路等。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林缚一方面向朝廷申请专项扶持资金,详细阐述了建立集市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朝廷赋税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他再次发动东明县的商人们进行集资。他召集了县城内有实力的商贾,在县衙大堂召开会议。
“诸位,如今东明县发展势头正盛,建立大型集市乃是进一步繁荣我县商业的关键之举。集市建成后,必将吸引各地客商云集,咱们东明县的商业将更上一层楼,大家的生意也会愈发兴隆。所以,本县希望各位能慷慨解囊,共同为集市建设出资。”林缚诚恳地说道。
商人们听后,纷纷交头接耳。其中一位绸缎庄的老板率先起身说道:“林大人,您为东明县的发展尽心尽力,我们都看在眼里。只是这集资一事,关乎大家的切身利益,还望大人能详细说说这集资的方式和回报。”
林缚微微一笑,早有准备地说道:“此次集资,将以入股的形式进行。各位出资后,将按照出资比例获得集市相应份额的收益权。集市建成后,会收取摊位费、交易税等费用,这些收益将按股分配给各位。而且,各位在集市中的商铺位置和规模,也将根据出资情况优先安排。”
众商人听了,觉得有利可图,纷纷表示愿意出资。不几日,便筹集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
然而,土地问题却更为棘手。林缚看中了县城西郊的一片荒地,此处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十分适合建设集市。但这片荒地,部分被一些小地主零散占有,部分则属于无主之地,但周边一些大的地主豪绅却对其觊觎已久,想据为己有。
林缚首先派出县衙官员与那些占有荒地的小地主协商,希望他们能将土地出让给县衙用于集市建设,并承诺给予合理的补偿。大多数小地主深知集市建成后对东明县及自身的好处,纷纷表示愿意配合。但仍有少数几个小地主,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下,狮子大开口,索要极高的补偿费用,远远超出了县衙的预算。
“哼,我这地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如今你们说要就给,哪有这么容易?没有一千两银子,免谈!”其中一个小地主态度强硬地说道。
“就是,这集市建成后,地价肯定大涨,你们给这点补偿,打发叫花子呢!”另一个小地主也附和道。
与此同时,那些觊觎荒地的大地主豪绅们,开始在暗中搞破坏。他们指使一些地痞流氓,在县衙与小地主协商时,故意捣乱,扰乱秩序。还散布谣言,说县衙强征土地,欺压百姓,企图煽动更多百姓反对集市建设。
“听说了吗?县衙要强行占咱们的地,根本不给活路啊!”
“是啊,林大人怎么也变成这样了,这集市建起来,还不知道便宜了谁呢!”
这些谣言在县城中迅速传播,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集市建设产生抵触情绪,原本支持林缚的百姓,也不禁开始动摇。
在农业方面,林缚引进了一种高产的水稻品种,希望能在东明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然而,推广过程并不顺利。农民们对新的水稻品种心存疑虑,担心其不适应本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导致减产绝收。
“大人,这新稻种看着是挺好,可万一种下去没收成,我们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一位老农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大人,种地可是我们的命根子,可不敢轻易冒险呐!”其他农民也纷纷表示担忧。
为了打消农民们的顾虑,林缚决定在县衙的试验田亲自试种新稻种。他邀请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和农学家,一起研究种植方法。在种植过程中,详细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分蘖、抽穗等各个阶段,以及对土壤肥力、水分、光照等条件的需求。
然而,就在新稻种生长的关键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虫害席卷了试验田。原本生机勃勃的稻苗,在病虫害的侵袭下,开始发黄、枯萎。农民们看到这种情况,更加坚定了对新稻种的不信任。
“看吧,我说这新稻种不行吧,这要是大面积种下去,那全县的粮食可就毁了!”
“林大人,您还是别折腾了,咱们老老实实种老稻种吧!”
面对农民们的质疑和不满,林缚心急如焚。他一方面组织人手对病虫害进行紧急防治,查阅各种农业典籍,请教各地的农学家,寻找解决办法;另一方面,耐心地向农民们解释,这只是试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不能因此否定新稻种的潜力。
在吏治整顿方面,林缚的严格考核制度触动了一些官员的利益。这些官员平日里习惯了敷衍了事、中饱私囊,如今面对严格的考核,担心自己会被淘汰。于是,他们联合起来,试图对抗林缚的改革。
“林缚这小子,太过分了!他这考核制度,分明是想把我们都赶走!”一位县衙的小吏愤愤不平地说道。
“是啊,我们得想个办法,不能让他得逞。”其他几个官员也附和道。
他们开始在县衙内部制造混乱,故意拖延公务,对一些重要事务推诿扯皮,导致县衙的工作效率大幅下降。同时,他们还在背后诋毁林缚,说他独断专行,不把其他官员放在眼里,试图破坏林缚在县衙中的威望。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林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深知,此时绝不能退缩。他决定先集中精力解决土地问题,稳定民心,为集市建设铺平道路。
林缚再次召集那些索要高价补偿的小地主,耐心地向他们解释集市建设对东明县和他们自身的长远利益。同时,他也表明了县衙的态度,补偿费用会按照合理的市场价格进行,不会任由他们漫天要价。
“诸位,集市建成后,你们手中的土地价值必然大幅提升。而且,你们还可以凭借土地入股,享受集市的长期收益。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何必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错失这个大好机会呢?”林缚语重心长地说道。
在林缚的耐心劝说下,一些小地主开始动摇。这时,小七利用她的江湖关系,查出了在背后煽动小地主的幕后黑手,正是那些觊觎荒地的大地主豪绅。林缚得知后,立刻派人将这些大地主豪绅传唤到县衙,当面揭露了他们的阴谋。
“你们为了一己私利,故意煽动百姓,破坏集市建设,其心可诛!若再不收手,本县定将你们严惩不贷!”林缚怒喝道。
那些大地主豪绅们,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不得不低头认罪。他们被林缚的威严所震慑,不敢再继续捣乱。那些原本索要高价的小地主,得知真相后,也纷纷同意按照合理价格出让土地。
土地问题暂时得到解决,林缚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稻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经过多方努力,他终于找到了有效的防治方法,成功控制住了病虫害,试验田中的新稻种又重新焕发生机。
看到新稻种恢复健康生长,农民们的态度开始转变。林缚趁热打铁,组织农民们到试验田参观,让他们亲眼看到新稻种的良好生长情况。同时,承诺在推广种植过程中,会安排农学家和有经验的农民进行全程指导,确保他们不会因为种植新稻种而遭受损失。
“乡亲们,大家看这新稻种,经过防治后,已经恢复了生机。而且,据我们观察,它的生长势头比老稻种还要好。只要大家按照科学的方法种植,一定能获得丰收。”林缚信心满满地说道。
在吏治整顿方面,林缚决定采取果断措施。他收集了那些抵制考核制度、故意捣乱的官员的罪证,在县衙全体官员会议上,当众宣布将这些官员革职查办。
“作为朝廷官员,本应尽心尽力为百姓服务。但你们却贪图私利,阻碍改革,严重影响了县衙的工作和东明县的发展。今日将你们革职,就是要给其他官员一个警示,若再有此类行为,绝不姑息!”林缚严肃地说道。
经过这一番努力,东明县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集市建设得以顺利推进,新稻种的推广也逐渐得到农民们的认可,吏治整顿初见成效。然而,林缚心中清楚,这些只是暂时的胜利,在东明县的发展道路上,还会有更多未知的挑战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