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唐俭:能不能赊账,朝廷穷啊!
太极宫内,万年县县令被长孙无忌直接带到此处。
此刻,万年县县令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他满心疑惑,实在不明白长孙无忌为何要带他来这太极殿,要知道,这里可是大唐权力的巅峰所在啊!
像他这样一个小小的县令,原本根本没有踏入太极殿的资格啊。
可如今置身于此,他却丝毫开心不起来,毕竟以他这等小人物的身份,若非特殊缘由,根本没必要来此,除非……
实际上,大唐极少动用死刑,尤其是李世民执政之后,整整三年,都未曾对任何人判处死刑。
即便是那些罪大恶极之人,李世民也愿意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更何况大唐的官吏那就更不用说了。
想到这儿,万年县县令稍稍松了口气,觉得自己大概也就是被罢官而已,至少性命无忧。
然而,尽管他不断自我安慰,心底的恐惧却怎么也压抑不住,整个人还是忍不住浑身颤抖。
很快,万年县县令便被长孙无忌带到了甘露殿。
“噗通!”他刚一踏入殿内,便直接跪了下来。
“微臣……万年县县令……拜见陛……陛下!”
李世民也不跟他客气,语气平淡地说道:“来,我们的县令大人,抬头瞧瞧,朕究竟是谁?”
万年县县令只觉这声音极为耳熟,身子颤抖着缓缓抬起头。
待看清李世民的模样后,他整个人差点瞬间窒息。
坐在龙椅上的,不正是前段时间和李凡一同前往万年县县衙的那个人吗?
“陛……陛下……”
万年县县令直接愣住了。
李世民面带玩味之色:“哦,县令大人如此健忘?这么快就忘了朕是谁?现在是不是后悔当初没把朕给除掉啊!”
“啊!陛下……饶命……微臣不敢……微臣真的不敢啊!”万年县县令赶忙求饶。
“你不敢?”
李世民面色一沉,厉声道,“你有什么不敢的?竟敢无视大唐律法,将天下百姓的生死置之不顾,你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来人,把这个败类给朕拖到午门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另外,将这个败类的所作所为昭告天下,以此警示其他官员,若再有像他这般蛮横无力,尸位素餐,不作为的官员,杀无赦!”
“拉下去!”
“饶命……饶命……陛下饶命啊!微臣知错了……知错了啊!”然而李世民可不会给他机会。
很快万年县县令的声音便在甘露殿中消失了。
这时,大唐第一谏臣魏征却是开口说道:“陛下,此人固然触怒天颜,可我大唐向来极少动用死刑,如今贸然行刑,是否有所不妥?”
长孙无忌见状,将从李凡处拿来的棉衣丢给魏征。
“魏大夫,您不妨先试试这件棉衣在考虑要不要为这个败类求情。”
长孙无忌此刻的心情不是很好,因为万年县县令这个败类他可是被李世民批评了,而且棉花如此生物险些就因为这个败类和大唐失之交臂,他怎能不怒。
魏征虽不明白长孙无忌此举何意,但还是接过棉衣穿上。
刹那间,他脸上便露出惊骇之色。
长孙无忌说道:“这便是陛下所说的用棉花制作的棉衣。其保暖效果如何,想必魏大夫心中已然明了,这对大唐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无需我多言。”
长孙无忌继续道“而且棉花产量并不低,称之为造福百姓的神器也不为过。然而,如此神器上报给那个昏庸县令,他却弃之如敝履。若不是陛下英明,我大唐恐怕就要错失此物,届时不知又会有多少百姓因此受苦。”
听闻此言,魏征顿时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面色阴沉道:“如此败类,确实该杀!不止该死,更是该千刀万剐。”
随后,李世民下令让在场的每位官员都感受一下棉衣。
众人在体验到棉衣的奇妙之处后,无不啧啧称奇。
接着,李世民又下令整顿吏治,毕竟此事让他在李凡面前丢了颜面,而且李世民也明白了大唐的吏治并不像他想的一样政通人和。
而整顿吏治首当其冲需要整顿的便是唐俭负责的户部。
唐俭身为大唐的户部尚书,回到户部后,立刻叫来户部度支郎杨明笙。
“快去给本官预留一笔款项,本官要用于购置棉衣。”
杨明笙听闻,面露难色。
唐俭见状,有些疑惑地问道:“怎么了?”
杨明笙回答道:“回大人,今年各地的赋税尚未到账,此刻户部银钱着实不多啊!”
“什么?”唐俭瞪大了眼睛,“你这是在跟老夫开玩笑吗?户部掌管着大唐国库,你竟跟我说没钱了!”
杨明笙无奈,只好将户部的账簿递给唐俭:“尚书大人,您还是自己看看吧!”
唐俭接过账簿翻看了一番,不禁面露难色:“还真没钱了。”
这下他可就犯难了,毕竟购买棉衣和棉花乃是李世民亲自下的命令,而且此事关乎无数百姓,耽搁不得。
“行了,本官出去一趟,你们仔细想想,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挪些钱财过来!”
看着唐俭离去的背影,杨明笙眼神复杂,显然事情并非表面这般简单。
........
万年县郊区,李府。
“恭喜李县男晋爵,在下唐俭特来道贺。像李县男这般年轻便获爵位,在我大唐可谓独树一帜啊!”
李凡上下打量着一脸和善的唐俭,心中愈发困惑。
这一天之内,已经连续有两位大唐国公登门拜访,他总觉得此事背后透着一股诡异。
不过很快,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身影——自己那个便宜老爹,想必此事多半与他有关。
想明白这一点,李凡也就猜到了唐俭的来意,于是对唐俭说道:“棉花和棉衣我可以卖给朝廷,但价格方面,咱们可得好好商议商议。”
唐俭闻言,点头称是,眼中满是对李凡的欣赏,小小年纪竟如此心思缜密。
“李县男果然聪慧过人,本官的来意,即便不说,您也已然猜到。”
李凡也不想跟唐俭绕圈子,直截了当地说道:“这棉花的价格,四倍于粮食,一斤四百文,如何?”
李凡的要价并不高,甚至于都有些低了,一来是和朝廷做生意,二来他也打算帮帮那些百姓。
唐俭听后,脸色微微一变,倒不是觉得棉花价格贵,而是他实在囊中羞涩啊!说白了就是东西便宜,可是我没钱啊!
“价格确实不算高,只是不知李县男手中有多少棉花?”
李凡答道:“差不多二十万斤。”
唐俭一听,脸色愈发难看。二十万斤,一斤四百文,那可就是八万贯啊!若是在国库充盈之时,八万贯倒也不算什么,可如今大唐国库空虚,就算放只老鼠进去恐怕都得饿死。这八万贯,他着实拿不出来。
唐俭面露难色,看着李凡说道:“那个,李县男,户部可以给您立字据,这笔钱能否先欠着?”
李凡一听,脸色瞬间变黑。
心想,你跟我在这儿演什么呢!
没钱还跟我废话半天,而且朝廷欠我钱,我一个平头老百姓哪敢要啊!哦,不对,现在自己已经不是平头百姓了,而是万年县县男。
可皇帝欠臣子钱,这能是好事吗?
“难道户部连八万贯钱都拿不出来?”
唐俭也明白李凡心中的顾虑,一国国库连八万贯都拿不出,换做谁都难以相信。
至于强买强卖,唐俭自然不会做,毕竟李世民特意交代过要他对李凡客气些。
唐俭一脸愧疚地说道:“李县男,您可能有所不知,如今户部银钱确实所剩无几。这段时间一直在救灾,国库早已空虚,现在国库里的存款也就五十余贯,这些钱都是预留作军费和赈灾用的,实在拿不出多余的了。”
李凡听闻,也是大为震惊。
他原本以为唐俭是想仗着他年轻,强买强卖,没想到朝廷竟是真穷。
不过,李凡还是有些不信:“难道偌大的大唐国库,真连八万贯都拿不出?”
唐俭知道李凡不信,便将自己带来的账簿递给李凡:“本来国库账簿属于机密,本官不该给您看,但棉花一事关乎天下苍生,李县男若不信,尽可自行查看。”
李凡接过唐俭递来的账簿,随意翻了几页,脸色当即一变。
“唐大人,您这是欺我年少无知,拿本假账簿来糊弄我吗?”
唐俭一脸茫然,疑惑道:“李县男,此话怎讲?”
李凡将账簿随手丢给唐俭,说道:“这账簿是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