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文道尺出世
庐山,镇尺涧。
“见过齐副山长!!”
十几名学子,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
这十几人,正是白鹿书院近日以来失踪的那些学子。
副山长齐正良乃是筑基修士,看上去儒雅潇洒,一身浩然之气,双手负在身后,那温和的目光徐徐扫过在场众人。
“三日之后,便是文道尺出世之时,届时,除了各路宵小之徒皆会冒出外,还有一尊妖邪之物也定然会现身。
“尔等已掌握文道阵诀,务必要借此良机,助我将妖邪彻底镇杀,护一方百姓安宁。”
十几名学子皆是一副跃跃欲试之色,整齐拱手作礼。
“学生等定当全力以赴,护一方面姓安宁!”
齐正良点了点头,抬眼望向书院方向。
“若是书院早年便有一件克制妖邪的宝物,当年山长早都已经解决了那邪祟,万万不用等到如今。
“此般谋划了这么多年,希望能顺利将其镇杀。”
为了彻底镇杀邪祟。
齐正良刻意伪造出一个又一个学子失踪的假象。
好让邪祟以为白鹿洞书院文气受损。
而山长当年曾重创过那邪祟,随后更是暗中放出假消息,已以秘法缠绕邪祟一丝命魂于所炼制的戒尺法宝中,只等文道尺出世,便能通过命魂隔空镇杀邪祟。
如今,文道尺即将出世,那邪祟必然会现身破坏。
届时。
便是镇杀邪祟的好机会。
至于揪出一些宵小之徒,不过是顺带为之。
……
转眼,三日时间过去。
白鹿洞书院暂停了贼人盗取经论事件的调查,并邀请了包括云风起在内的数名修士,前往庐山镇尺涧观礼。
走在路上,云风起面露喜悦之色。
今早,他在触碰灵石时,竟是触发了百分之一的几率,获得一次惊人的倍数暴击。
整整一千倍!!
一下子多出一千块下品灵石,让他的攻防增幅从30%提升到了40%!
相当于又增加了一成的攻防实力。
很快。
云风起便赶到了白鹿洞书院。
随后与其他观礼人一起前往镇尺涧。
与他同行的,包括了他曾注意过的那个神情冷漠,一身黑色金纹劲装,气息颇为凝敛,疑似一只脚已经踏入筑基境的青年。
云风起已得知。
这青年名叫向高,自称散修。
“云兄,左边那些人就是大宣书院的,带头之人乃是大宣书院的副山长,名叫李卓瀚,据说是一位筑基三品强者。”
陶渊明低声介绍着。
为了弄清楚这些消息,他可没少费力。
“右边是紫麓书院的人,带头之人乃是紫麓书院副山长,名叫宋墨,修为也是筑基三品。”
云风起微微颌首。
两大书院的人,身上确实有着灵力波动。
尤其是带头之人。
灵力波动与天河剑宗那些外门执事,也或是内门弟子差不多。
显然已经是筑基境修为。
而今日。
白鹿洞书院的几位讲经先生,也全都没有掩盖自身气息。
有两人是筑基境一品。
虽只是筑基十二品中最弱的一境,但也远不是炼气境修士可比的。
剩下的几个则是炼气境十一层到十二层。
这样的实力。
放在十大正道宗门,根本不算什么。
但放在一个书院,却足以震慑一方。
“陶兄,怎么好多先生都没来?”
云风起有些疑惑。
陶渊明解释道:“我听说,是为了防止一些宵小之徒上山捣乱,莫倪先生和刘安仁先生等几位,被安排去了其他地方扼守要道。”
云风起微微点头。
此时,一位白鹿洞书院的先生,带领着挑选出来的数十名优秀学子,祭拜天地和儒家圣人,进行了一番隆重的取尺仪式。
大宣书院和紫麓书院的人,也纷纷随之附和,颂扬圣人功德。
这是儒家一种很正式的仪式。
云风起与其他观礼之人,只是安静地看着。
随着仪式的进行。
突然间,镇尺涧传来阵阵气机。
除了浓郁的灵气之外,其中还蕴含着一股儒家独有的浩然之气。
虚空之中,很快便凝聚出一尊高达十丈的白色法相。
白鹿洞书院众人无不是顶礼膜拜。
这法相,正是书院山长黎煜。
“恭请山长!!”
随着带头进行仪式的先生一声洪亮如钟的声音响起,白鹿洞书院其他人无不是跟着齐声行礼。
“恭请山长!!”
这声浪回荡在镇尺涧中,形成数道回音,久久不息。
那十丈之高的白色法相,缓缓举起双手,在虚空中结下几道法印。
地面上,出现了一个直径数丈的法阵。
阵中光芒交织,灵气交缠。
“轰!!”
一道冲天光柱骤然拔地而起。
灵气以山涧中的光柱为中心,形成的一道接一道的气浪,骤然震荡扩散开去,掀起飞沙走石。
片息后,似有巨物欲从地底涌出。
转眼间。
一根散发着五彩光芒,长达两尺的戒尺从地底飘飞而出。
其上缠绕着浓郁的文道之气。
还有一缕妖异红光。
“那就是文道尺?!如此浩荡磅礴的文道气息,当真是天下少见!有这等法宝镇院,必然能令白鹿洞书院文气大增!”
“咦?文道尺上怎会有妖邪之气?!”
“那红光是邪祟之气?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被污浊之物侵蚀了?”
不少不明就里的人,皆是一脸惊愕失色。
儒家文道尺,竟沾染了邪祟气息?
这不是废了吗?
“大家不必紧张。”
白鹿洞书院一位先生的声音洪亮响起。
“昔年,我院山长镇下这文道尺,除了想要孕育出一件儒家至宝之外,还同时镇压了一缕邪祟命魂,只等文道尺出世,便可借这缕邪祟命魂隔空镇杀邪祟,为民除害。”
众人大松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
“不愧是白鹿洞书院山长,此等为民为国之心,值得我等效仿。”
“黎山长为诛邪祟而如此费心,乃大功德一件。”
不少人交口称赞。
突然!
一个戴着面具的人踩踏着飞叶法宝窜出,朝着那悬浮在半空中的文道尺疾冲而去。
“不好!有贼人!”
“快拦下他!”
白鹿洞书院的几位讲经先生皆是大怒。
书院一位讲经先生当即冲了上去,手中更是多出一支法宝判官笔。
眨眼之间。
两人已是拼斗在一起。
这讲经先生以笔在虚空中写字,灵力顺着笔尖凝成优美的草书,再以字体凌空击出,颇为几分儒家大气之意。
但仅仅只是下一瞬,又一道带着面具的身影疾掠而来,同样朝着文道尺飞去。
“哼!一群宵小之辈,也敢妄图染指我儒家至宝?”
白鹿洞书院第二位筑基境的讲经先生当即出手阻拦。
四人在空中打得你来我往,斗法不停。
“宵小鼠辈,也敢抢夺儒家至宝,我大宣书院第一个不答应。白鹿洞书院的两位道友,我来助你们。”
李卓瀚沉喝一声,祭出自己的长剑法宝,冲了上去。
儒家修士。
除了以笔、硕、书等为法宝之外。
也不乏梅、兰、竹、菊、剑等物。
紫麓书院的宋墨也是沉声开口:“我紫麓书院也是儒家门生,绝不能坐视不理,我也来助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