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一次,我不要再当生物牛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院士报告

报告在5点钟准时开始,报告厅里挤满了人,热闹嘈杂,院长走上讲台,用手拍了拍话筒,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先是致了开场词,介绍本次报告的主题,然后介绍本次报告人陈院士的生平经历,平淡的夸赞中不带有一丝谄媚,最后引导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老上台。

一位身材不甚高大,有些驼背,脸上长满老年斑却精神状态极佳的老人被工作人员扶上讲台,工作人员要引导他坐在事先准备好的椅子上,他却摆了摆手,示意工作人员撤去椅子。在他的坚持下,工作人员只好撤去椅子,站立在离讲台不远处的阴影里。

“各位同学,老师,下午好,我是陈**”

话音刚落,报告厅就响起自发的掌声,这是来自于后辈对于先辈的尊重和致敬。

“前几天,你们的院长邀请我来做这场报告,说希望我跟刚踏入生物学研究事业的小朋友们说说话,分享分享经验。我一开始是拒绝的,我跟他说,我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因为机缘巧合在早年间取得一些成就,获得一些荣誉,但随着时代发展,我当年的那些成绩以现在的眼光看实际不值一提,而抛开这些来看,我其实和在座各位的爷爷没什么区别,就是一个唠叨的,跟不上时代的老头子,在我自己家里,我孙子也不怎么喜欢听我讲话。但奈何你们的院长坚持,说你们在生物学的道路上可以说是刚刚起步,需要我这样一个已经走了很多年的前辈来引导你们。”

“平易近人”,“谦逊”,这是陈老给人的第一感受。

即使再听一次,柏森仍然折服于大师气度。

他曾经了解过陈老以及他们那一辈人的故事,知道他们取得的成绩绝不像他口中的“机缘巧合”那么简单,我们国家的生物事业的发展完全是从0开始的,他们很多人原本可能是工人,是农民,是军人,可能完全不知道“生物”这个词代表什么,但因为国家需要,就义无反顾的接受了任务,走上了这条路。

但是国内当时的条件很差,不足以培养出生物人才,甚至说不足以搭建起生物研究的平台,于是就通过公派留学,去优秀的大学实验室学习,但大多数人都存在语言沟通交流的问题,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学习语言,学习知识,在那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他们仍然以最快的速度学成归国,然后搭建起我们自己的生物学研究的平台和基石。

可以说,他们就是我国生物学事业发展的奠基人。

陈老跟大家分享了他为什么会走上生物这条道路,以及在期间所遇到的困难,什么三个水浴锅做PCR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当时实验室最贵的仪器就是一台大屁股的电脑,很多仪器都是自己慢慢组装起来的。

真正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讲完我自己的故事,我想听一听大家为什么想学生物?”

台下人纷纷举起手,想得到这个和院士交流的机会。

“因为我觉得生物很有意思,高中做过的生物实验,让我看到原来世界不只是我们肉眼看到的这个样子,我们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一个个的细胞,看到植物叶片的叶绿体……”

“虽然现在医学发展很快,但仍然有很多不治之症,而光靠医生则很难找到攻克这些疾病的办法,所以我们需要从根本上,从原理上了解这些疾病,要先在实验室攻克他们,然后再在临床上战胜他们。”

“我们家是学中医的,但现在网上很多人都在质疑中医,说不科学,我不明白,明明我们靠中医救治了那么多人,疗效都是摆在那里的,可是在他们嘴里,就是迷信,就是伪科学,我想为中医尽自己的一份力,但我不想去学临床,因为用西医的理论去解释中医,那我和网上那些黑中医的人就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我想学生物,从最基础的角度,用实验数据来为中医正名。”

……

“时间原因,我们就不请更多的同学来分享自己的想法了,我刚才听到大家的分享,觉得很欣慰,大家都是对生物事业抱有热情和理想的年轻人,证明我们这么多年的对生物的科普事业没有白做。”

“关于刚才那个同学提到的有关中医的问题,我觉得很好,现在大家关于这个的讨论很多,之前也有人问过我这方面的问题,说,“陈老师,您能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一下中医理论,解释一下阴阳五行吗?”,我说,我不行。然后他又问,“是您也赞同中医是伪科学吗?”我接着说,不是,因为在科学面前我们人类还只是刚刚踏入了门槛,还有很多东西我们无法理解,一味中药里面能够提取到的成分有几百种,但我们现在做实验,给药到几种小分子已经算是很复杂的搭配,我们就已经很难理解相互作用的机制,更别提几种十几种中药配伍,上千种成分共同发挥作用的复杂机制了。”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不科学的地方,往往是因为我们不理解,而理解科学这件事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艰苦决绝的努力,并且药接受长时间拿不到成果的现实,但这绝对是有意义的”

陈老讲完,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从柏森的角度可以看到刚才发言的那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子已经要忍不住哭了出来。

“好,这只是一些题外话,让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学生物?其实我在做这场报告之前,也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说自己其实很迷茫,不知道生物是干什么的,不知道以后毕业能干嘛。在场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吗?”

刚才热烈的气氛瞬间冷了下去,没有一个人举手,还有人站起身来环顾周围,想看看有没有人举手。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