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28 16:22:24
封面
版权信息
序
前言:《民法典》对金融业务的影响及应对
缩略语表
第一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
第一节 近年金融消费者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实践
一、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亟待强化
二、格式条款:基本规则体系亟待完善
第二节 《民法典》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影响与应对
一、《民法典》对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的影响与应对
二、《民法典》对格式条款规则的影响与应对
第二章 增信措施
第一节 增信措施的内涵界定及类型
一、增信措施的内涵界定
二、增信措施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增信措施的性质认定
一、《民法典》施行前,司法案例对于增信文件的性质认定
二、《民法典》施行前,《九民纪要》对于增信文件性质认定的原则
第三节 《民法典》对非典型增信措施的具体影响及应对建议
一、《民法典》对增信文件性质认定的影响与应对
二、《民法典》对增信文件被认定为保证后法律后果的影响与应对
三、《民法典》对增信文件被认定为债务加入后法律后果的影响与应对
四、《民法典》对增信文件被认定为独立合同后法律后果的影响与应对
第三章 名股实债
第一节 何为名股实债
一、概念
二、典型的名股实债业务模式及交易结构
三、名股实债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第二节 《民法典》对认定名股实债具体因素的影响
一、投资方的收益是否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有关
二、投资方是否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三、是否约定退出方式
四、是否提供担保
五、是否存在主债权债务安排
六、交易对价是否合理
七、是否及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第三节 《民法典》的担保理念对名股实债的影响
一、股权让与担保效力如何
二、如何识别股权让与担保与股权转让
三、股权让与担保是否具有优先于一般债权的物权效力?
四、股权让与担保中投资方如何实现债权
五、股权让与担保的其他注意事项
第四节 《民法典》对名股实债中股东权利义务认定的影响
一、谁是股东
二、名义股东能否行使股东权利
三、名义股东是否负有出资责任
四、名义股东处分股权的法律后果
第五节 《民法典》对执行中名股实债问题的影响
一、案外人执行的权利对抗
二、关于转让人和受让人对标的股权享有的权利性质的争议
三、受让人的权利是否有权排除转让人的债权人对股权的强制执行
四、转让人的权利是否有权排除受让人的债权人对股权的强制执行
第六节 《民法典》在金融监管层面对名股实债的影响
一、金融监管政策对名股实债相关合同的影响
二、利息管制对名股实债的影响
第四章 贷款及担保业务
第一节 《民法典》与贷款业务
一、贷款业务发展概况
二、金融机构一般贷款业务的主要类型
三、《民法典》涉及贷款业务的重大修改
第二节 《民法典》对贷款本身的影响及应对
一、《民法典》及相关司法文件之下贷款合同的效力
二、《民法典》及相关司法文件之下贷款合同的利息
第三节 《民法典》对不动产抵押的影响
一、《民法典》及《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关于不动产抵押的重大变化
二、《民法典》之下抵押不动产的核查
三、《民法典》之下不动产抵押的登记
四、后《民法典》时代涉不动产抵押的主要争议问题
第四节 《民法典》对动产抵押与质押的影响
一、《民法典》及《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关于动产担保的重大变化
二、《民法典》之下动产担保物的核查
三、《民法典》之下动产抵押的设定与管控
四、《民法典》之下动产质押的设定与管控
第五节 《民法典》对保证制度的影响
一、《民法典》及《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关于保证制度的重大变化
二、《民法典》之下保证合同的签订与保证责任的催收
三、后《民法典》时代涉保证的主要争议问题
第六节 《民法典》对公司对外担保的影响
一、《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关于公司对外担保规则的变化
二、后《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时代涉公司对外担保的主要争议
三、后《民法典》时代对外担保的设定
第五章 融资租赁业务
第一节 《民法典》与融资租赁业务
一、融资租赁业务的主要交易模式及交易流程
二、《民法典》生效后融资租赁相关规则的重大变化
第二节 融资租赁业务的承揽
一、租赁物的选择
二、租赁物的核查
三、租赁物价值与合同金额的确定
第三节 融资租赁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一、收益的约定与支付
二、出租人所有权的“功能化”与融资租赁的登记
三、承租人有权不受干扰地使用租赁物
四、承租人对租赁物的留购权
五、租赁物被查封、扣押、司法处置时的救济措施
第四节 承租人违约时出租人的救济方式
一、请求支付全部租金并以租赁物价值优先受偿
二、解除合同行使取回权
三、承租人破产时出租人权利的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