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适应性创新的三大要素

01 去中心化打造能够快速适应的机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纷纷涉足全新的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传统的统一目标能确保企业的各部门协调一致,避免精力的重复投入。不过,在面临多种多样、风云变幻的市场时,集中性机构就起不到那么大作用了。此时,去中心化,即迅速适应具体情况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这太复杂了。你要是觉得自己有办法,那你就错了,而且你还会遇到危险。

H·R·麦克马斯特

没有了领导或秩序,想想他们会是什么样子吧……

大卫·彼得雷乌斯

哈迪塞镇屠杀与汽车炸弹

2005年11月19日星期六,感恩节前的一个周末,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闯进了距离巴格达240千米的一座民房,朝一群孩子开了枪。据他说,他“看到屋里的孩子们跪下来。记不起具体数目了,只记得很多人”。他判断这些孩子都是敌人,“我接受过训练,要对着敌人的胸膛和头各开两枪,我照着训练时的要求做了”。

这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有位朋友,来自埃尔帕索市(El Paso)的米格尔·特拉泽斯(Miguel Terrazas)下士,他刚刚被炸死,死时年仅20岁。一枚隐蔽的炸弹把他的上身炸得粉碎,另外两位海军陆战队士兵也受了伤。爆炸过后,一辆白色的欧宝汽车驶近了现场,车上坐着5个伊拉克年轻人——他们似乎也是种威胁。年轻的士兵们惊惶不安,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海军陆战队调查员和对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叙述心存疑虑的记者们拼凑出了炸弹爆炸后发生的事情:美国士兵枪杀了5个伊拉克青年——一名中士承认在一个死者的头上撒了尿,他声称这几个人是在准备投降时被打死的。

接着,美国士兵扫荡了路边的房子。5岁的扎纳布·萨伦(Zainab Salem)被他们打死,他年仅3岁的妹妹艾莎(Aisha)也未能幸免于难,一起被枪杀的还有其他5个家人。唯一幸存的是一个13岁的女孩,她装死才躲过了这一劫。另一户家里被杀的是一个婴儿和一个坐轮椅的男人,他死时身中9枪。9岁的埃曼·瓦立德(Eman Waleed)和8岁的弟弟躲在家里大人的尸体下面活了下来。“我亲眼看着他们打死了爷爷,一枪打在胸膛上,又一枪打在头上,”她告诉记者,“然后他们又打死了奶奶。”一共有24名伊拉克人死在这伙士兵枪下。

哈迪塞镇(Haditha)的这场屠杀实在是骇人听闻,但24个平民的无辜暴死却被看作寻常之事,这更让人震惊不已。营队司令认为这件事“很不幸、让人很难过”,但他觉得这件事不值得调查,因为“这实在是家常便饭”。而师部的司令员也表示赞同。

哈迪塞镇惨案并没有立即让驻伊美军颜面扫地。那时的冲突死亡事件稀松平常到不仅海军官员不放在心上,就连多数伊拉克人也不会过多关注。美国及其盟国急需普通伊拉克人的支持,但他们却没能如愿以偿。哈迪塞镇事件是美国占领部队压力重重、挫折连连、疲惫不堪、孤军奋战的象征。哈迪塞镇的美军士兵确实目睹了同伴被杀,但他们的反应过激。他们的战术没有得到有效的策略指导,于是产生了暴行。

2005年是可怕的一年,但2006年的情况却更糟糕。2月22日,伊拉克北部城市萨迈拉(Samarra)的金穹顶清真寺(Golden Dome Mosque)被一颗炸弹炸毁——这一行径就像天主教摧毁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样令人发指。该事件标志着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他们控制着伊拉克政府,受攻击的清真寺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与占少数的逊尼派穆斯林(他们曾在萨达姆·侯赛因执政时期处于主导地位,但萨达姆下台后被排挤出了伊拉克政府)打响了街头巷尾的内战。

有人认为萨迈拉爆炸事件直接引爆了危机,其他人则认为它只是标志着什叶派与逊尼派冲突的进一步升级。汽车炸弹变成了家常便饭,暴力的程度更令人发指:2006年夏季的某一天,仅在巴格达一地就找到了50多具尸体,这些人都是铐着手铐、蒙着眼睛被枪杀的。什叶派武装组织会从混合居住区抓一名逊尼派教徒,把他带到逊尼教派居住区附近,朝他脑后开一枪,然后丢掉尸体扬长而去。作为反击,逊尼派叛军也到混合居住区逐一清查什叶派教徒——先是屠夫,接着是房地产经纪人,然后是冰激凌店店主。他们当着顾客的面朝那位屠夫的脸开了一枪,屠夫的大儿子一跑进来就被打死了,二儿子从旁边的商店冲过来也难逃一死。不计其数的人逃离伊拉克,还有一些人从混合居住区搬到了种族隔离区,在那里他们才能远离随时可能发生的暴力事件,稍稍觉得安全点。

除此之外还有伊拉克基地组织(AQI),这是由约旦人阿布·穆萨布·扎卡维(Abu Musab al-Zarqawi)领导的一伙邪恶的叛乱分子,誓死效忠奥萨马·本·拉登。基地组织逐渐控制了伊拉克的城镇,对阿訇倍加羞辱——有时他们会公开对阿訇拳脚相加,必要时还会直接把他们暗杀掉以恐吓当地民众。

面对逐步蔓延的灾难,美国及盟军表现得手忙脚乱。官方政策依然是依赖地方警力和武装,但这种官方政策根本不起作用。伊拉克武装组织拒绝离开各自的管辖区,巴格达警察则受什叶派控制,根本无意阻止暴行。他们打着“平定”的旗号进入逊尼派区域并在没收武器后离开,实际上是向什叶派武装暗示逊尼派已经被解除了武装。

伊拉克四分五裂,盟军伤亡人数上升之快让人震惊。人们清楚地看到这个国家离和平安定的梦想越来越远,看上去失败似乎难以避免。射杀幼童和残疾人的哈迪塞镇惨案不仅是令人发指的犯罪,还象征着驻伊部队与他们声称要维护其利益的人们完全隔绝开来。对付诸如基地组织叛军的策略确实存在,但在2005年和2006年,美军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策略的存在。美国五角大楼和白宫做梦也没有想到,占领伊拉克行动将会一败涂地。

但截至2008年,伊拉克的情况却发生了彻底的逆转。基地组织全面撤退,袭击次数、美军死亡人数和伊拉克人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入侵伊拉克行动由于计划不周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个国家的未来依然是一片渺茫,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人们还是“窃取”了一点微弱的胜利成果。美国部队所作所为的教训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它打碎了我们对大型机构应对问题方式的一切美好遐想。

理想的机构

展开世界上任何一种组织机构的结构图,你会看到这张图中的理想化机构决策特别适合用幻灯片进行展示。最顶端的是领导人:总裁、四星上将或总统。领导人至关重要:如果他作出英明的决策,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他的决定太糟糕,整个机构就会跟着遭殃,甚至全盘皆输。

那么,领导人怎样才能做出英明决定呢?很简单,首先,既然他高高在上总揽大局,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一点。他为此次任务贡献的方法越多,一切就会进展得越顺利,他能够对现场进行协调——不管是在结账处、工厂车间还是战斗前线。领导人身边还应该跟一支后援团队,他们对机构前进方向的看法与领导人保持一致。为了保证有效地执行策略,报告应该清晰,信息应该能传递到最上层并进行分析,相应的指导意见也应该能顺利下达——否则局势将混乱不堪。

尽管我们本能地认为领导力应该如此发挥作用、机构应该如此运作,但是这种看法却会让人误入歧途。问题在于没有哪个领导人每次都能做出正确无误的决定。拿破仑堪称历史上最卓越的将领,可他带领着50万大军入侵俄国,士兵们或战死或重伤被弃,部队损失高达90%的兵力。约翰·肯尼迪迫使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做出让步,但是也别忘记猪湾事件(The Bag of Pig Invation)——他自欺欺人地认为美国训练的1400名流亡兵能打败20万人的巴西军队、一举推翻卡斯特罗的统治,而且没有人会怀疑美国是该事件的幕后主谋。温斯顿·丘吉尔严厉地警告世人提防希特勒势力崛起,并且在战争期间鼓舞和领导英国人民战斗到底;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控制英国海军的要员,丘吉尔强行打响了加里波利之战(Battle of Gallipoli),结果伤亡惨重,几万盟军士兵丢掉了性命却依然没能取胜。

在战争中、政坛上和商业领域里,我们面对的是复杂的问题和训练有素的对手,不可能长胜不败。正如一位俄国将军所言:“一遇上敌人,什么战斗计划都没用了。”领导人适应现状的速度有多快,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连最优秀的领导人都难免犯错,那么好机构就需要找到纠正这些错误的方式。前面讲到,人们认为理想的等级结构能够像机器一样产生正确的决策,因此极富吸引力。我们再回顾一下理想等级结构的特点吧:要有精准的信息使领导人可以统揽全局,要有朝同一个方向前进的团队力量,还要明晰职责以确保信息在指挥链中顺畅地流动。如果机构可以从错误中学习,不难发现事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有缺陷:统揽全局成了自欺欺人的宣传,团结一心退化成了集体决策,指挥链变成了僵化的等级组织——如此,整个机构完全退化,反而为最高层接受反馈信息设置了层层障碍。组织机构在整体上更加盲目、混乱且叛逆。

拉姆斯菲尔德先生的“顿悟”

读到伊拉克战争历史时,人们难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场战争计划不周。多年来军方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得极端无能,这一点尤其反常。这种惨败局势何以持续如此之久呢?

2005年感恩节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国防机构两位最资深的人物有个细节颇值玩味。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Joint Chiefs of Staff)主席彼得·佩斯上将(Peter Pace)肩并肩站在一起。十天前刚刚发生了哈迪塞镇惨案,但是此次发布会的主题却是战争的总体布局。

几位观察员注意到了新闻发布会的怪异之处。拉姆斯菲尔德自始至终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到“叛军”这个字眼,而彼时3股“叛军”——逊尼派、什叶派和基地组织的势力都在与日俱增。这一异象太过明显,以至于在场的一位新闻记者直接问国防部长为什么对这个词避而不谈。拉姆斯菲尔德解释说,感恩节周末时他恍然“顿悟”,意识到“这些人不配被用‘叛军’这个词来称呼”。

佩斯上将一时跟不上顶头上司的这句离奇的台词。他在描述当地情况时略带迟疑,然后局促不安地承认:“我不得不用‘叛军’这个词,因为我此刻想不出一个更恰当的词。”“‘合法伊拉克政府的敌人’,这个词怎么样?”拉姆斯菲尔德插了句话。但佩斯上将后来还是不小心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叛军”这个词,他随即假意向拉姆斯菲尔德和忍不住轻笑的人们道歉。佩斯上将还告诉一名记者:“世界上没有哪支武装部队像我国的武装部队一样不遗余力地保护平民。”说这话时,哈迪塞镇惨案的真相才刚开始蜗牛般沿着指挥链缓慢地向上爬呢。

拉姆斯菲尔德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这种“奥维尔式”(Orwellian)指现代保守政体借宣传、误报、否认事实、操纵过去,来执行社会控制,包括冷处理、蒸发、公开记录与大多数人记忆不相符的情况。——编者注举动如果只是对媒体自吹自擂的一种单独表现,也许不会那么引人注目,但它不是。它极大地影响着对战争的具体指导行动。需要找到某种应对叛军的策略这一点愈加明显,但是不用“叛军”这个词很难探讨到底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对“叛”这个字眼的恐惧已经慢慢地渗入了整个部队。一位上校对记者乔治·帕克(George Packer)抱怨说,一位上将来分队巡视时宣布:“这不叫叛军。”而他默默地在心里回应道:“好吧,你最好能说出这叫什么。”

拉姆斯菲尔德极力否认现实,这种行为导致他拒绝接受了解实情的人的建议。最早接受反馈信息的机会出现在伊拉克战争打响前。埃里克·新关将军(General Eric Shinseki)提醒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要应对伊拉克战争的后果需要派遣几十万人的部队——这个数目是拉姆斯菲尔德派遣部队人数的2~3倍。新关将军不仅是陆军总司令,还曾是驻波斯尼亚的维和部队前司令。拉姆斯菲尔德的副手对他的提议置之不理,理由是“完全不相关”,不过后来事实证明他的说法确实很正确。五角大楼观察员报告称,新关将军从此之后倍受排挤,几个月后他就按计划辞官退休了。

第二个接收到反馈信息的机会是在开战6天后,陆军中将阿比扎伊德(Lt General John Abizaid)向拉姆斯菲尔德和第三号领导人道格拉斯·菲斯(Douglas Feith)提出了忠告。阿比扎伊德是伊拉克二号站地司令(很快他就将担任美国中东地区部队的总指挥),他的话很值得一听。在所有陆军高级将领中,他是中东问题的最权威人士。早在1978年,他就和怀有身孕的妻子、牙牙学语的女儿搬到了伊拉克的邻国约旦,他们住在约旦首都阿曼,当时的居住条件很差,不过这家人积极地接受当地文化,阿比扎伊德还学习了《古兰经》。他目睹了约旦人对伊朗革命的反应,并在约旦四处旅行,牧民们根据他的英文名给他起了个典型的阿拉伯名字:阿布·扎伊德(Abu Zaid)。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后,阿比扎伊德即兴指挥了一场出色的战役,迫使萨达姆·侯赛因的部队从伊拉克库尔德人(Iraqi Kurds)处撤军,一弹未发就成功地阻止了一场大屠杀。他手下的指挥官说,这场战役体现了“我见过的最卓越的军事战略”。

转眼12年过去了,代号“震慑行动”(Shock and Awe)的伊拉克战争在开始阶段似乎进展顺利。阿比扎伊德依然有很多东西要与两人探讨,但是拉姆斯菲尔德没把握住学习的机会:电话会议刚进行了15分钟他就高高兴兴地挥手告别。接下来,听取阿比扎伊德对事态高见的任务就落到了菲斯身上。阿比扎伊德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之前在伊拉克的经历让他认识到种族、宗教派别积怨已久,他担心萨达姆倒台后,五角大楼无力保持伊拉克的稳定。阿比扎伊德用事实说明,萨达姆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Arab Socialist Renaissance Party)政权虽难逃此劫,但为其工作的中下层雇员有几万人,其中包括管理人员、警察和教师,盟军需要他们的支持。不过菲斯没有兴趣听他讲下去,他打断阿比扎伊德的话说:“美国政府的政策就是去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化(de-Baathification)。”去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化就是解雇萨达姆的所有党员——不管他们多么重要。这个政策将解雇伊拉克国内几乎所有了解国家运行方式的人。阿比扎伊德试图说服菲斯这种方法很不可靠,会步入战后德国“去纳粹化”的歧途。

菲斯采用5岁孩童才会使用的久经考验的辩论技巧进行回应——简单粗暴地再次重复自己说过的话:“美国政府的政策就是去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化。”后来,阿比扎伊德将军的担心几乎全部应验。

现在再回顾这些时,我们才发现新关将军和阿比扎伊德将军说得没错。但直到美国在战争中的一切努力都付诸流水,拉姆斯菲尔德团队还是紧紧捂住耳朵,拒绝接受任何建议。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安德鲁·克里潘尼维奇(Andy Krepinevich)事件。安德鲁·克里潘尼维奇是一位国防分析专家,2005年9月,他在美国《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上发表了一篇措辞尖锐的文章,描述并探讨了恰当的反叛军策略。拉姆斯菲尔德指示自己的顾问与克里潘尼维奇谈话,而当克里潘尼维奇应召参加早餐会晤时,却没有人听他的意见,相反,与会者说他根本不了解当地情况。据克里潘尼维奇称,拉姆斯菲尔德的一位助手甚至开玩笑说,他们应该把克里潘尼维奇丢到通往巴格达机场的死路上。而事后这位助手却否认自己说过这样威胁的话,不过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他们向局外人请教的意愿。

人们往往会把伊拉克战争的失败归咎于上层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导致这一事件的不只是错误决策——毕竟战争中的决策错误不足为奇,还有未能因地制宜。更糟糕的是,他们根本就拒绝适应当地形势。

当意见相左变成一种威胁

把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相提并论可能会混淆视听,但是从某个角度看,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诡异地遥相呼应:两大事件中,反对的声音(尤其是来自战场的)几乎都不可能穿透五角大楼和白宫厚厚的墙壁,让战斗指挥室里的人听到。在伊拉克战场上,反对的声音有了呼吸的空间,情况才得以改善;而越南战场从不容许反对的声音存在。

1997年,在一篇依据最新解密档案写成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人们开始了对把美国拖进越南战争的决策的研究。博士论文的作者H·R·麦克马斯特(H.R.MacMaster)被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军们的一错再错激怒,直接选用《渎职》(Dereliction of Duty)作为自己的书名。

法则

麦克马斯特的这本书清楚地表明了理想的等级结构是如何起到事与愿违的作用的。我们再看一下理想化的决断等级结构的三个要素:通过对所有可能的信息进行细致分析实现的统揽全局、向同一方向努力的团结团队、严格的指挥链。虽然约翰逊和麦克纳马拉“集齐”了这三个要素,但是却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事实证明,能被集中归纳和分析的全局信息都不是重要信息;忠心耿耿、团结一致的团队不允许其他的看法存在;严格的指挥链将来自下方的坏消息齐刷刷地压制下去,高高在上的约翰逊根本就听不到。后来,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也重蹈他的覆辙,直到美国部队抛弃指挥链、不再热衷于整齐划一、放弃了制定全局性策略的野心,伊拉克战争的形势才发生了转变。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最为广为人知的,就是他对数据分析的痴迷,福特汽车公司因为他完善了数据分析而任命他为首位福特家族之外的福特公司总裁。而几个星期之后,他又被约翰·肯尼迪总统挖走当上了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认为:只要有足够多的电脑和足够多的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即使距离前线万里之遥,他依然能计算出最佳战争策略。这种方案没能让远在越南的美国军队欢欣雀跃,不过其精神却依然鼓舞着后来的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

H·R·麦克马斯特认为,林登·约翰逊和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简直是天生一对。林登因约翰·肯尼迪总统被刺身亡而坐上了美国总统宝座,其实他很缺乏安全感,希望获得安慰、讨厌争执。麦克纳马拉将军是典型的好好先生,他无情地推行总统“只听一家之言”的要求,时时刻刻让约翰逊感到慰藉。约翰逊上任后不久,1964年总统大选就被提上了日程,约翰逊每周二都会邀请包括麦克纳马拉在内的三位顾问参加午餐会。在场的人士没有一位是军事专家,连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也不在被邀请之列。麦克纳马拉和约翰逊都不信任军方——事实上,上任后不久约翰逊就解雇了三位军事助手,因为“他们碍事”。

约翰逊和他的这些顾问把越南战争当成一场政治足球赛,它既可能阻止约翰逊连任,也可能助其一臂之力。这三位顾问“堪称一家人”,他们时刻谨言慎行,在与约翰逊会面前,总会把建议润色成约翰逊喜欢的形式。麦克纳马拉寻找的是“通力合作者”,他宣称如果各部门领导者与总统的决定“意见相左”,政府就无法高效运作。这其实是最烂的理想化机构:仅仅忠心耿耿是不够的,连“意见相左”都是种威胁。

适应性实验

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做过一系列著名的试验,这些试验表明了为什么追求统一意见的麦克纳马拉—约翰逊主义十分危险。阿希的一个经典试验是这样的:让一群年轻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给他们看两张卡片,一张卡片上画着一条线,另一张卡片上画着分别标着A、B、C的三条线,很明显它们的长度不一。试验人员要求试验对象说出这三根线中哪一根与另一张纸片上的那条线一样长。这个试验看似简单至极,但是内藏玄机:在这些围坐在桌旁的人中,除一个真正的实验对象之外,其他人都是阿希聘来的演员。这些人围坐在桌边,一个个大声说出同样的错误答案。轮到真正的试验对象回答问题时,这个可怜人会困惑不已,进而频频随波逐流。后来与试验对象的谈话揭示了原因:他由衷地相信是自己的眼睛欺骗了自己——只需三个演员就足以制造出这种效果。

随后进行的另一个试验知名度不是很高,但一样重要。试验中,其中一个演员会给出一个与众人不同的答案。从众的压力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十比一影响下给出了错误答案的试验对象,在九比二的影响下会愉快地提出异议,给出正确的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持相左意见的那个演员给出的答案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只要他的答案与众不同,就足以把可怜的试验对象从社会强加的认知束缚中解放出来。

心理学家弗农·艾伦(Vernon Allen)和约翰·莱文(John Levine)进行过一个更离奇的变形试验,在这个类似的视觉试验中,他们煞费苦心地安排了一场情景剧,其中一位参加试验的人带着夸张的、厚厚的近视镜——这副近视镜由当地一位配镜师专门打造,看上去就像玻璃瓶底那么厚。这位貌似滑稽人物“脱线先生”(Mr.Magoo)的试验对象也是位演员,他会向主持试验的人表达自己的烦恼。“这个试验需要多好的视力啊?我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主持试验的人精心安排了一系列事件,旨在哄骗真正的试验对象相信这位“脱线先生”几乎连放在面前的手都看不清,然后试验开始。当然,“脱线先生”会不断犯错,结果发现,试验对象还是很难给出与众口一辞的错误答案相左的答案,也还是一个不赞同的声音就足以让试验对象得到解脱。令人震惊的是,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是喊出绝对错误答案的“脱线先生”,试验对象也会如释重负。

提出对与众不同观点的研究结果的是复杂理论家卢宏(Lu Hong,音译)和斯科特·佩奇(Scott Page)。他们试验中的决策者是电脑中对社会压力无动于衷的简单机器人。但是卢宏和佩奇在运行模拟程序,让这些电子试验对象按照程序寻找解决答案时,却发现一组最聪明试验对象还不如一组相对笨拙但更具多元化的试验对象。尽管“不同”经常意味着“错误”,但尝试不同的东西却有着自身的价值——这正是彼得·帕金斯基在欧洲工业中心城市游历时积累的经验。阿希发现的从众效应,加上听取多种意见大有裨益的试验结果,我们由此可以判断在意见多元化的团体里,人们会做出更好的决定。

这样一来,避免分歧的建议就很有误导性。林登·约翰逊最不需要面对的就是众口一辞的看法,他迫切需要听到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他才能自由使用自己的判断力;只有这样,他才不至于落入陷阱、被狭隘的选择方案所困。即使是一个拥有不同看法的、能力欠缺的顾问,也可能改进约翰逊的决策——他可以在政治上做一个像艾伦、莱文试验中的“脱线先生”那样的人。但是约翰逊想要的是保持一致,麦克纳马拉确实让他如愿以偿。

更麻烦的是,约翰逊还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想化指挥链,坚持认为没有人可以逾越界限。他不是直接与参谋长联席会议对话——会议中将领们经常的意见不一致让约翰逊很不舒服,而是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麦克纳马拉来过滤消息。约翰逊很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多少东西会被隐瞒。H·R·麦克马斯特的那本书中有一个显著的例子。1964年,参谋长联席会议委托设计了一个名为《特种兵部队I》(SIGMA I)的战争游戏,这个游戏的结局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情:战斗最终升级成了全面战争,人们倍感绝望却又无力阻止。麦克纳马拉对这个游戏下了禁令,因为这个游戏的结局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约翰逊从来没有看到《特种兵部队I》的结局,这一事件折射出了约翰逊与军事顾问之间糟糕透顶的交流方式。

参谋长联席会议曾试图用其他非官方途径与约翰逊交流,但约翰逊总统明确表示他想让军方“通过麦克纳马拉的渠道”与自己沟通,要不是这件事“证据确凿”,人们很容易把错误归结到麦克纳马拉一人头上。约翰逊只与自己的政治顾问交谈,他所做的决定为他带来短暂的政治胜利,却最终导致了军事上的灾难。这种理想化的等级结构带来了惨痛的负面效应,向着同一个错误方向努力的团队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指挥链变成了阻止重要信息向上方流动的障碍。正如H·R·麦克马斯特总结的那样,从1963年11月到1964年7月,约翰逊“做出的关键性决定在不知不觉中把美国拖进了战争的泥沼”。

40年后,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同样拒绝倾听不同的建议,注定了联军部队在伊拉克失败的命运。是的,拉姆斯菲尔德的决策很糟糕,不过真正不可原谅的是他一直在阻止事态好转。H·R·麦克马斯特的著作中记载了一系列失败的例子,美国军方高层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但是情况似乎一如从前。

塔尔阿法城试验

事实上,早在哈迪塞镇惨案及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怪诞言论的几个月前,美国在伊拉克的形势就已经发生逆转,只不过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不知情罢了。

2005年春天,一个叫塔尔阿法的地方展露出了些许成功的迹象。塔尔阿法是一座古老的伊拉克城市,距离叙利亚边境不远,城中有25万居民。美国部队不断地将叛军赶出塔尔阿法城,但在每次美军撤退后,叛军们就会卷土重来。截至2004年年底,塔尔阿法已经成了逊尼派极端分子的据点、控制基地组织的约旦恐怖分子穆萨布·扎卡维心中的瑰宝。塔尔阿法城一向是走私犯的聚集之地,也是来自叙利亚的国外叛军的首选驻地,他们在这里武装起来、接受训练,然后再去与什叶派、美军部队以及通敌者战斗。

当时,派往伊拉克的多数美国陆军都驻扎在前线作战基地(Forward Operating Bases,简称FOB)中。一些作战基地规模非常庞大,一条边界就绵延4千米,基地里还有班车接送士兵。前线作战基地为士兵们提供一些能在本国享受的服务,包括芭斯罗缤冰激凌(Baskin Robbins)、游泳池,甚至一些能购买到电子产品的商店。看到前线作战基地如此整齐划一、布局对称,现代建筑师可能会倍感欣喜。而从战术的角度而言,这种构造也颇为合理,这些前线作战基地身处沙漠腹地,在面对由乌合之众组成的恐怖分子的攻击时,这些基地可谓坚不可摧。士兵们可以更轻松地获得补给——军需部工作人员还由此得了个“基地佬”(Fobbits)的绰号。当然,这个绰号也不是那么善意,有人甚至无意中听到一个上尉带着黑色幽默意味评论说,他们的使命就是“护送冰激凌卡车北上,让其他人也有机会护送它们”。换句话说,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已经全面瓦解,“别让士兵牺牲”成为了目标。坦白讲,如果不让士兵牺牲是唯一的策略目标,把部队撤到科罗拉多州或田纳西州不就能更好地实现目标了吗?

“日间的巡逻就像在地狱里旅行”,一位反叛军专家如此描述士兵们走出前线作战基地、乘坐装甲车短途巡逻的感受。在这种隔绝状态下开展军事活动,美国部队能做的也只是在匆匆驶过塔尔阿法这样的城市时,期盼着能打死点坏人。不是所有的巡视都会导致哈迪塞镇屠杀那样的惨剧,不过确实很少能带来有价值的结果。麻烦在于叛军们只需丢掉武器混入人群就能销声匿迹,塔尔阿法人可能辨认得出他们与当地人的区别(而塔尔阿法人也不打算告发他们),但是美国士兵可什么也看不出来。

约翰·纳格尔(John Nagl)是美国反叛乱的权威,2003—2004年间他曾在伊拉克服役,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几乎不能指望得到当地人的配合。抵达伊拉克的第一天,纳格尔少校就派遣一位上尉到城里的警察局协助当地警方。看到美国人靠近,警察们马上从后窗户跳出去,慌慌张张地向四面八方逃跑,就好像有人在地下室发现炸弹一样。纳格尔觉得肯定是这位年轻上尉办事不妥,于是第二天亲自到警察局走了一趟,结果看到了相同的场景。纳格尔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地与地方警察进行了一次联合巡逻:一个当地警察走在前面,距离他几米远,而纳格尔的步枪就指在他背后。尽管纳格尔在反叛军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他获得了牛津大学该专业的博士学位),但直到后来他才发现当地警方不愿合作的原因。

那么,当地人为什么不愿意配合美国部队呢?传统的看法是因为美国人不如叛军受欢迎。连阿比扎伊德这样经验丰富的美国将领(当时阿比扎伊德将军已经开始指挥美国在中东的所有部队)都认为美国部队就像移植器官一样受到母体的排斥是根本原因。他们觉得只有美国部队撤军,才会迎来和平,当然也有可能撤军后这里依然战火纷飞。

一段时间后,谜底终于揭晓了:尽管很多伊拉克人确实憎恨美国人,但多数人并不是因为憎恨而拒绝配合。他们之所以拒不配合是因为恐惧,因为谁要是在美军巡视时帮助美国士兵,等美国士兵撤退后,他就会被谋杀。这正是纳格尔少校用枪指着当地警察,才获得他“帮助”的原因。这也是美国士兵建议伊拉克小学生和美国小学生通过互通信件建立友谊时,伊拉克老师婉拒的原因——无论伊拉克儿童多么渴望用信件传递友谊,他们也不敢拿生命去冒险。这也是美国士兵们根据部队规定在伊拉克的城市里进行短暂巡视时,与当地人互不搭理的原因。

因此,塔尔阿法城依然是叛军的据点,逊尼派叛军在街道上横行霸道,而什叶派警察在夜晚组成暗杀小分队悄然行动,这里就是伊拉克愈演愈烈的内战的缩影。

在一片混乱中,第三装甲兵团(3rd Armored Cavalry Regiment)出现了,这支部队有3500名士兵,领导他们的军官被称为H上校。H上校和蔼可亲:他个头不高、体格强壮,硬邦邦的秃头让他看上去非常凶悍,不过这种印象接着就会被他的风趣俏皮和说话时不时露出的顽皮微笑淡化。

H上校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是一名战斗英雄,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进行的一场著名战役中指挥美国坦克。H上校的履历还表明他是一位大胆无畏的思想家。他准备扭转塔尔阿法城的局势,并认为美国的伊拉克策略很不合情理。

H上校的士兵们需要迅速适应,才能在塔尔阿法城取得胜利。在离开美国前,H上校就一直训练他们,他购买了大量的伊拉克历史口袋书,指导部下对伊拉克人表现得更尊重些,他还安排士兵在科罗拉多州卡森堡(Fort Carson)的模拟关卡中演练,以应对困难重重的社会互动。士兵们会模拟与醉汉、孕妇、自杀式炸弹嫌疑犯打交道,然后回放录像,讨论从所犯的错误中学到了什么。“你只要对一个伊拉克人表现得不尊敬,就是在为敌人工作。”H上校告诫部下。

到达塔尔阿法城后,H上校率领的装甲兵团慢慢地开进城市,对每个街区进行安全检查。他手下军官则与当地政治掮客进行了多次对话。他们试图让温和的逊尼派爱国者与什叶派和解,改革什叶派教徒警力让其代表全城市民。他们还扶持了新市长,一个连当地话都不会讲的巴格达人(至少这样他不会打什么私人算盘)。他们在全市建立了29个小型前哨基地,不仅没有了冰激凌或游泳池,连热水和准时的一日三餐也没有了。但是,无论遭受多么残酷的袭击,H上校的士兵们都拒绝放弃这些小基地。

在塔尔阿法交战的小派别更加极端,他们根本不反思自己的行径是否过于残忍。H上校回忆道:“有一次,恐怖分子谋杀了一位躺在病床上的小男孩,并在尸体上设了饵雷。他的家人来取尸体时,恐怖分子引爆了爆炸物,炸死了孩子的父亲。”

还有人身上捆满了爆炸物走到新招募的警员附近炸死了他们,她不是恐怖分子,而是一个13岁的弱智女孩,跟她一起走过去的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有人教唆她牵着这个幼童的手走向那队新警员。

几个星期里,H上校的部下在艰难的环境中遭受了巨大的伤亡。但与此同时,奇迹出现了:塔尔阿法的居民开始配合美国人,并与他们进行交谈,虽然过程很缓慢、当地人表现得也很不情愿。交战派别中更温和的人放下了武器,真正的恐怖分子或是闻风而逃,或是因当地居民的告发而被处决或者被捕。毕竟,很少有人真正希望藏匿那些利用残疾女孩和牙牙学语的孩童伪装人体炸弹的人。H上校说:“变化速度令人震惊。”当美国人用行动让多数居民相信,美国人不会抛弃他们、不会任其遭受基地组织的报复时,他们才产生了这样的变化。

H上校在恢复塔尔阿法城和平的过程中所冒的风险怎么夸张形容都不为过。他的策略简直可以说是公然违抗顶头上司——凯西将军(General Casey)和阿比扎伊德将军。他显然没时间顾及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对严格控制的顿悟,他坦率地告诉记者:“从军事角度看,你必须把它叫作叛军活动,因为我们有你们想看到的对抗叛军的原则和理论。”他还缩短指挥链,与不是自己直接领导的高级将领自由交流。那些直接领导对他的话无动于衷,有人还警告他“停止策略性思考”——也就是让他闭嘴、别去想更高级别长官该做的事。他要求800人的支援,却一点儿回音都没得到,后来他才发现自己的需求根本就没顺着指挥链往上传达。根据后来的一项记载,凯西将军在授予H上校奖章以表彰他在塔尔阿法城的成就时警告他,他已经在自己部队的指挥官中树敌太多,为了自己的前途,H上校需要多多倾听、少与人争执。

再回想一下理想化机构的原则,你就能看到H上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违反了所有的原则:如果他觉得上级下达的政策指导太糟糕,他就置之不理;如果等级结构压制他的观点,他就转而与记者们进行交流;他不依赖全局信息,而是关注塔尔阿法城现实情况的细节,他委托指挥城市前哨的下级军官行使职责。

面对伊拉克叛军活动,H上校随机应变,做出了少见的成功决策,却让自身和部下冒着身体受伤的巨大风险(我第一次和他交谈时,他刚做了髋骨替换手术,正处在恢复期,承蒙一枚伊拉克炸弹的“厚爱”,他身上多处受伤)。最令人惊叹的是,正是因为对环环相扣的指挥链施加的重压一笑置之,他才做到了这一切。这种不畏权势的独立风格也让他付出了代价。尽管H上校很早就崭露头角,拥有历史博士学位,在沙漠风暴行动和塔尔阿法城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2006年和2007年两次晋升准将(Brigadier General,将军级别的最低军衔)都没有他的份儿。上级关注的不是他的表现,而是他们所说的“惹是生非的态度”。H上校即将提前退休时,越来越多的“反叛军”迷开始抱怨美国陆军不该这样对待它最杰出的上校。

很少有人会像他一样拥有难能可贵的性格特质,还愿意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冒险,他就是H·R·麦克马斯特,《渎职》一书的作者——这本书详细记述了总统、国防部长和高级陆军将领们的错误领导如何导致了越南战场的灾难,也就是说实际上讲述了从上到下整个组织机构的彻底失败。如果在这件事上有发言权的话,他是不会让美国陆军第二次自掘坟墓的。

因地制宜才能解决问题

那一年,麦克马斯特在塔尔阿法城的成就是美国人在伊拉克惨淡经营的一个亮点,不过这不是唯一的亮点,其他几位指挥官要么效仿麦克马斯特的试验,要么用独特的方法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肖恩·麦克法兰上校(Sean MacFarland)。其部下最初驻扎在塔尔阿法城,目睹了麦克马斯特的成就。后来,他们被调到了距离巴格达96千米的安巴尔省(al Anbar)的拉马迪市(Ramadi)。

麦克法兰立刻意识到官方策略:远离伤害、训练伊拉克军队、然后回国,会带来严重问题。麦克法兰上任之前,1000多名伊拉克士兵在毕业典礼上听到自己要被部署到拉马迪市以外时,纷纷扯下制服、丢到地上,以示抗议。麦克法兰自己的伊拉克兵团也发生了哗变。拉马迪市不像塔尔阿法市一样深受宗派冲突的困扰,因为多数拉马迪市民都是逊尼派。不过,和塔尔阿法市一样,基地组织就差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了。因此,当地人特别害怕被看到他们和美国人走得很近。

麦克法兰学习了麦克马斯特的做法,尽管上级领导也对此提出质疑,他还是努力做到因地制宜。2006年夏天,麦克法兰将部队推进到拉马迪,逐步建立了18个小型基地。基地组织被迫采取防守策略: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监视着前线作战基地的前门,弄清下一次美国兵何时去巡逻,现在他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是他们和敌人住在同一座城市。基地组织的反应非常激烈,倾尽全力来袭击哨兵、美国车队,尤其是被麦克法兰逐渐争取为同盟的伊斯兰教领袖们。当时基地组织的反应之凶残让人们惊慌不已,事后看来,种种行径都表明基地组织已陷入绝望。美军还是牢牢地扎根在城内,有他们撑腰,当地的伊斯兰教领袖们转而反对基地组织,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安巴尔省的基地组织就土崩瓦解了。

无论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多么顽固地拒不吸取美国策略失败的教训,但是在伊拉克,美国士兵们学会了因地制宜。好建议像男孩子们传阅美女杂志一样传播出去。大卫·吉尔库伦(David Kilcullen)写出了《28条:连队级叛乱的根本法则》(28 Articles:Fundamentals of Company Level Insurgency),提出了一系列尖刻的建议,据吉尔库伦自己说,他喝完一整瓶威士忌才写下了这些东西,这篇文章通过邮件广为流传。吉尔库伦是五角大楼聘用的一名澳大利亚士兵兼人类学家,他显然很享受这种游离于美国部队之外的半独立身份,他比麦克马斯特更特立独行。他有句“恶名远扬”的话:“如果我是穆斯林,我很可能会成为一名圣战战士。”他还说过:“你愚蠢地侵略了一个国家,并不代表着你就得愚蠢地离开。”

比起那些高级军官,前线的士兵们能更快地找到有用的建议,也更渴望适应当地情况。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心甘情愿地根据最基层总结的经验行动,因为改变、适应底层战略能保住性命,”一名英国将军带着一副听天由命的神态对我说,“而我们很少根据上层总结的经验行动或适应环境。”

还有一个来自底层的意见知名度很高,这是由18张幻灯片组成的报告:如何打赢安巴尔省的战争——特拉上尉(Cpt Trar)。它用8岁孩子都看得懂的简笔画和注释传达的内容,比那些高级官员在占领伊拉克3年里学到的东西还要深入(“右边是叛军,他很坏;左边是伊拉克人,他不是叛军但他害怕叛军……这是乔和穆罕默德!他们不知道这两人是友好的伊拉克人还是伊拉克坏蛋。怎么办呢?”)。特拉上尉是位幽默风趣的反叛军顾问,不过他也和麦克马斯特、吉尔库伦一样有点煽动性倾向。一张幻灯片上是领导当地人“大约14000年”的阿訇,有些规定禁止阿訇进入政府供职,却允许他们管理能力有限的美国平民——或者像特拉上尉说的那样,允许“来自田纳西州的25岁年轻人或保罗·布雷默保罗·布雷默在2003—2004年间担任美国驻伊总统特使。——译者注(Paul Bremer)”在伊拉克执掌政权——这幅幻灯片针对的就是这样的规定。

特拉上尉就是特拉维斯·帕特里奎因(Travis Patriquin),肖恩·麦克法兰的部下。他是一名说阿拉伯语的特种部队军官,和安巴尔省的阿訇们关系很好。和所有好孩子的故事一样,特拉上尉幻灯片中的故事也有个幸福的结尾:“一个阿訇领来更多的阿訇,更多的阿訇带来更多的人们。乔意识到如果3年前他就这样做,他的生活可能会更幸福,而且他还能经常回国探亲……乔留起了胡子,因为他认识到伊拉克人喜欢留胡子的人、很难信任不留胡子的人。”

当然,特拉上尉也蓄起了胡子。不过,他的结局却不那么幸福。2006年,在离圣诞节还有3个星期时,他被一颗路边炸弹炸死了,留下了妻子和3个年幼的孩子。当地的阿訇们出席了他的追思会。

让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

人们常常把美国部队扭转几乎无可挽回的伊拉克形势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想得非常简单:由于主要问题在于策略糟糕、领导人小布什总统和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无能,解决方法就是总统任命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接替拉姆斯菲尔德担任国防部长、任命大卫·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将军接替凯西将军——这一切还要得益于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中选举人对小布什所在共和党的沉重打击。好领导取代了坏领导、好策略替代了坏策略,问题就解决了。

我们不仅自以为伊拉克的情况如此,还认为所有的改变都与之类似:无论是足球队的新教练、不景气公司的新总裁还是新总统,拥有新策略的新领导是所有问题的解决之道。但是,无论是在伊拉克还是在其他更广泛的领域里,真相都更加微妙也更加有趣。

彼得雷乌斯将军不是在12千米长跑时想出了这个成功策略,然后像颁布《十诫》一样下达这些命令。他的举动更罕见,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他深入下级军官中,甚至完全从武装部队以外寻找那些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美军所面临问题的人们。

大卫·彼得雷乌斯并非像空桶一样一味接纳别人的意见。2003年,他指挥着驻扎在伊拉克北部最大城市摩苏尔(Mosul)的美国军队。和麦克马斯特一样,他不怎么理会上级下达的命令——尤其是解雇所有与萨达姆·侯赛因的阿拉伯社会复兴党有关的政府人员这个命令,他对这个命令视而不见,继续让新当选的摩苏尔长官执政,这位长官就是阿拉伯社会复兴党党员。彼得雷乌斯毫不理会美国国务院试图排挤叙利亚人的意图,他钻了法律的空子,获得了开放叙伊边境的权力。有个笑话说,在彼得雷乌斯的领导下,空军101师成为美国部队中唯一拥有独立外交政策的师。他抬高了当地出产的小麦的售价,对巴格达美国民治政府的反对置若罔闻。彼得雷乌斯认为自由市场政策虽然听起来很诱人,可他的最低限价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因为农民们会比萨达姆·侯赛因当政时期更加富裕。

在伊拉克战争打响后的第一年,只有一个师打了一场胜仗,该师的指挥官就是彼得雷乌斯将军。虽然战功斐然,可他总是对上级命令阳奉阴违,所以无缘得到渴望已久的战斗机会,反而被派去培训伊拉克警察,接着又从事一项相当闭塞的工作:到离伊拉克1.1万千米远的美国利文沃斯堡(Fort Leavenworth)培训官兵。就像彼得·帕金斯基被派到西伯利亚担任顾问一样,这种调职意味着他的前景堪忧。在彼得雷乌斯之前,利文沃斯堡的上一任领导被派到此处是为了对他处以惩罚,因为他对记者坦言在进攻伊拉克的过程中美国深感意外。

不过彼得雷乌斯意识到,在利文沃斯堡他有机会对美国政策产生最为深远的影响:因为这个影响来自最底层。他给自己制定了重写陆军的反叛军原则的任务。部队重写原则时往往只是装装样子而已;不过,也有一些极其罕见的情况,重写的原则会让军队焕然一新,前线的士兵会阅读新原则并因此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这一次,彼得雷乌斯下定决心重新书写部队原则,让其具有实质意义。他意识到了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约翰逊总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只有让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作为高级将领的彼得雷乌斯早就致力于传播大卫·吉尔库伦的《28条》。如今,他邀请有志于共商国是的吉尔库伦和他一起参加利文沃斯堡的会议,协助完善陆军反叛军原则。他还邀请了英国军官陆军准将尼格尔·艾尔文·福斯特(Brigadier Nigel Aylwin Foster)——他指责美国陆军漠视文化差别,与制度性种族歧视无异。(《卫报》评论:“他的言辞非常犀利,但是美国军方杂志《军事评论》[Military Review]却刊发出来,这确实让人震惊。”不过,《军事评论》的出版地就在彼得雷乌斯控制的利文沃斯堡。)出席会议的还有约翰·纳格尔——他曾先后在牛津大学和巴格达学习过反叛军技术,以及另一位敢于公开批评美国政策的反叛军专家卡勒夫·赛普(Kalve Sepp)。彼得雷乌斯不仅从军队内部寻找持不同政见的人,还从美国国防部、中情局、记者、学者甚至人权主义者中倾听不同的声音。会议召开后,彼得雷乌斯刻意坐在莎拉·休厄尔(Sarah Sewall)旁边——休厄尔是哈佛大学人权中心的负责人。参加会议的一名记者评论说,他从未在任何机构看到如此公开的思想转变。

就在彼得雷乌斯着手起草新策略时,H·R·麦克马斯特仍然驻扎在塔尔阿法城,不过彼得雷乌斯的团队通过电子邮件咨询了他的意见。“H·R·麦克马斯特正在塔尔阿法城指挥反叛军行动,我们就把塔尔阿法作为实时研究的个案。”约翰·纳格尔说:“我们把塔尔阿法个案研究写下来,用电子邮件传给麦克马斯特,他再把它上传到维基百科。有时候我们还在修改,他就会说:‘汽车炸弹,我得走了’。”拉姆斯菲尔德对前线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在1.1万千米以外的彼得雷乌斯却密切关注着事态的最新动向。

他对新思想的这种开放态度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因为彼得雷乌斯将军出了名的傲慢,他曾经用“既像总统又像教皇”来描述自己在摩苏尔的经历,他的同事对记者托马斯·里克斯(Thomas Ricks)说:“大卫·彼得雷乌斯是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将军,无人能出其右。他心目中的自己更是优秀得多。”

不过,彼得雷乌斯接受过“反馈信息极为重要”的教育。那是在1981年,当时还是位卑言轻的上尉的他有幸为杰克·高尔文少将(Jack Galvin)担当助手。高尔文告诉彼得雷乌斯,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批评上司:“我的职责是管理全师,你的工作是对我进行批评。”彼得雷乌斯表示抗议,不过高尔文坚持这样做,于是每个月这位年轻的上尉都会在上司的收件箱里放一张意见单。对不愿意承认错误的军官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课。高尔文自己历尽艰辛才领会到回馈信息的重要性:他曾经是一名越战老兵,在他的第一项任务中指挥官命令他夸大敌军死亡人数,高尔文拒绝接受命令,结果被免了职。后来,高尔文受邀共同写作美国卷入越南战场的机密历史,他们写的材料极具轰动性,这些材料之后泄露给了《纽约时报》,被称为“五角大楼档案”。高尔文了解无视内部批评的机构会很快铸成大错,因此他的做法确保彼得雷乌斯也能吸取这个教训。

杰克·高尔文还教导彼得雷乌斯,仅仅容忍不同政见是不够的,有时你还需要要求别人提出异议。尽管彼得雷乌斯很不情愿批评上级军官,高尔文还是命令他对自己直言不讳,这绝对是一个正面的典范。很多领导人虽然比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和林登·约翰逊更能包容分歧意见,但他们还是不能容许他人开诚布公地讨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最经典的例子当属猪湾事件,在这件事上肯尼迪总统表现得过于自以为是。欧文·贾尼斯(Ivring Janis)在《集体思维的受害者》(Victims of Group Think)一书中对猪湾事件和其他外交惨败进行了分析,他解释说,“如同一家人”的强大团队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习惯:简单的团队精神以及鼓舞团队士气的要求会强化成员们的偏见。贾尼斯详细分析了约翰·肯尼迪如何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已经搜集到了大量的观点和批评意见。与此同时,那群顾问们不知不觉地给彼此造成无过失的错觉。后来,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肯尼迪变得咄咄逼人,他要求提供多种方案以供选择比较,不遗余力地探讨各种风险,对咨询小组进行调整以确保这些人不会过于安逸。这也是另一位历史学家——大卫·彼得雷乌斯吸取的教训。

一旦彼得雷乌斯确立了坚定、可行的原则(一系列不同的见解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检验),他就发动自己的游击战来吸引美国陆军的关注。深谙媒体之道的彼得雷乌斯出奇制胜,把自己的照片刊登在《新闻周刊》(Newsweek)的封面上,标题是《这个人能拯救伊拉克吗?》。《新闻周刊》认为彼得雷乌斯是“如今美国脱离困境的最快方式”。拉姆斯菲尔德对此大为光火,当他穿过都柏林机场时,一个助手急匆匆地跑在前头重新布置机场的杂志架,这样拉姆斯菲尔德就看不到那些提醒他部下造反的杂志了。

多种观点组成的使用手册成了彼得雷乌斯传播新观念的主要武器。有影响力的记者也被邀请参与进来,新原则让他们赞叹不已——也可能是因为有幸参与而有点受宠若惊,他们乐于对其大幅报道。人权专家莎拉·休厄尔为反叛军手册《FM3-24》撰写了序言。约翰·纳格尔频频在访谈节目中亮相,例如《查里·罗斯访谈录》(Charlie Rose),甚至还有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的《每日秀》(Daily Show)。这本使用手册还得到了《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的赞扬,成为多数高品质报纸的头版新闻,它还被上传到互联网,第一个月就有150多万次的下载量。随着新书在前线的传播,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认为叛军活动存在或不存在的看法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

在此过程中,几位高级军官试图从上到下改变策略,彼得雷乌斯就是其中之一。这几位将军有的依然活跃在政坛,有的已经退休,他们绕过华盛顿的传统指挥链为新战斗策略进行游说。H·R·麦克马斯特当时也在华盛顿——彼得雷乌斯推荐他进入一个由上校组成的讨论组,评估美国在伊拉克的策略。

在越南,林登·约翰逊一意孤行,要求所有的信息必须通过既有的渠道从下向上传递,结果注定了美国的惨败。而在伊拉克,陆军发现如果官方的等级结构朝着灾难性的方向发展,要适应调整,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绕道而行。彼得雷乌斯本人将媒体作为与所有人(从刚刚入伍的新兵到负责的指挥官)交流的方式,其他人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总统身边小声嘀咕。并不是因为等级结构总是一无是处,而是因为它必须在该改变的时候改变。到布什总统和新国防部长罗伯特·盖斯决定任命彼得雷乌斯将军指挥伊拉克部队时,美国陆军内部从上到下的革命已经深深地改变了它的方向。

对一个需要迅速改正自身错误的机构而言,机构图是最不可行的导向图。

历史,不完美的向导

从美国2006年在伊拉克的行动陷入僵局到2008年、2009年,美国的军事策略和普通伊拉克人的生活状态都有了巨大的改进,其间也出现了数量惊人的试错行为。这不是换将军或者换国防部长那么简单,而是在艰难的实地经历中学习,把很多人开创的成功方法(如摩苏尔的大卫·彼得雷乌斯、塔尔阿法城的H·R·麦克马斯特和拉马迪市的肖恩·麦克法兰)和其他地方的严重失败进行了比较,美国陆军才跌跌撞撞地找到了成功策略。

不过,真的有必要经历这样痛苦的摸索过程吗?如果H·R·麦克马斯特能如愿以偿地获得提拔、大卫·彼得雷乌斯没有被驱逐到利文沃斯堡、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愿意倾听别人提出的警告,学习的过程确实可能会更快。但是,美国军方就真的能跳过战争的“犯错”阶段、从一开始就找到更好的策略吗?

当我指出美国军方在通过试错法解决问题时,战斗在巴格达的反叛军历史学家约翰·纳格尔却抱有上面提到的观点,他正是彼得雷乌斯召集起来起草反叛军新原则的小组成员之一。

“我们不是随意地尝试。”纳格尔不能认同,还进一步指出应该像优秀的历史学家一样,从历史中吸取教训。H·R·麦克马斯特和大卫·彼得雷乌斯都有历史博士学位,可尽管没有人认同纯粹随意的试验不失为一种好主意,但历史确实是一位不完美的向导。几分钟后,纳格尔回想起了阿比扎伊德上将的例子,于是只能接受现实。

“1983年,阿比扎伊德从黎巴嫩吸取了错误的经验,”纳格尔解释道,“阿比扎伊德相信西方部队是激发阿拉伯社会进行抵抗的异己部队。他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应该尽快将责任移交给伊拉克。”这个结论导致了“撤退”策略,美国部队撤出了沙漠中固若金汤的前线作战基地,留下了准备不足的伊拉克部队和警方应对叛军。这是个严重的错误。

不过,这个例子只强调了一个事实——提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策略根本就不可能。还记得阿比扎伊德上将吗?在战争打响几个月后他就开始指挥美国在中东和中亚的所有部队,他是这个地区的专家。他曾经在约旦居住过一段时间,而且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后,在维持地区稳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敏锐的他早就警告去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化会导致灾难,这一判断非常准确。除了约翰·阿比扎伊德,很难再找到一个拥有足够经验和成就、能将伊拉克引入正轨的人。但连他都从历史中总结出了错误的经验,由此可见,汲取正确的历史经验并非易事。菲利普·泰特洛克对专家判断力的研究揭示了同样的道理,这也是任何机构解决复杂、多变问题时都会采用试错法的原因。

还有一个例子也能说明历史不具有完全的引导性,那就是1990—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让萨达姆·侯赛因的部队经历了彻底的失败:几天前它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部队之一;如今,它连伊拉克最强大的部队都算不上了。多数美国军事策略家把这次行动看成其主要策略原则英明无比的证明:这是一场以实力雄厚的空军和陆军作后盾的科技驱动型战争。事实上,它还表明改变的时刻即将到来:胜利如此势不可当,以至于此后敌人们无法再用开放的阵地战战术来对抗美国陆军。这种优势真的这么明显吗?

即使美国的策略无懈可击,入侵之后的因地制宜也必不可少。随着叛军策略的改变,问题的本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昨天还行得通的战术,今天就成了不利因素。纳格尔将在牛津大学读博士时学到的东西放到反叛军的历史中进行检验时,再次发现了这个问题。伊拉克到处是出人意料的事情。如果得到有人在布置路边炸弹的密报,美军没办法简单地跑去抓住嫌疑人,因为伊拉克没有街道名、路标或者房子门牌号码;告密者不能让人看到自己和美国士兵在一起;如果纳格尔想开着没有明显标志的汽车作伪装,他就失去了《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赋予的权利。即使国防部长竭尽全力,五角大楼也预料不到这些实际困难。因此,不同程度的因地制宜必不可少。

伊拉克战争得到的教训是美国陆军应该建立适应失败策略的更好机制,还应该更关注成功的地方试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教训。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绝不是唯一一个自认为比现场士兵知道得更多的人,在他之前,很多领导人都犯过同样的错误,无论是军方、政界还是商界。

总规划师的梦想

指挥沙漠风暴行动的诺曼·施瓦茨科普夫(Norman Schwarzkopf)对海湾战争做出的简明扼要的战况简报让年仅17岁的我看得如痴如醉。我还清楚地记得伊拉克建筑模模糊糊的灰色航拍图像,记得随着装载摄像机的隐形战斗机的移动、视角不断变化的画面。十字准线瞄准了桥梁或者掩体,给观察者几秒钟的警告,然后用激光制导导弹将目标彻底摧毁。摄像机想要拍得更清晰,但屏幕上一片刺眼的白色,然后就是漆黑一片。我和同学们站在学校公共休息室的电视前,大家一致认为精准轰炸实在是太酷了。

将近20年后,暮春时节,我坐在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洒满阳光的庭院里,听安德鲁·麦凯(Andrew Mackay)将这些图像所传达的信息娓娓道来。安德鲁·麦凯是曾在伊拉克服役的英国上将,也是英国在阿富汗最成功的指挥官之一。要想获得有关潜在打击目标的一流、实时的信息,盟军就要拥有完全的“信息优势”,也就是要摧毁敌人的电脑、电话线和雷达。不仅如此,这些信息还要输入能集中处理所有数据的超级电脑,把这些数据凝炼成直观形式,让三星或四星上将能够把握整个战场局势,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战术和战略。这种计算机还要能计算出不同策略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次级效应和三级连锁反应。采用基于效果作战策略(effects-based operation,简称EBO),将领就能选择一种精确的战术打击,确保用可预见的方式打乱敌人的逻辑、部署,甚至士气。这正是理想机构的三大原则之一:全局——信息极其丰富又普遍存在的战争图景,能为无所不能的单独决策人提供最佳策略,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对越南战争的数字分析幻想在阿富汗把它变成了现实。

麦凯上将个头很高、体态威严,可他花白的头发和眉毛、和蔼的面容以及深厚的学识让他显得亲切。他放下咖啡,指着我肩膀后面说:“采用基于效果作战策略,计算机可能会计算出摧毁你背后那盆花就能得到期望的战略效果。我们会从80千米外发射导弹,以精确到分米的准确度打碎那盆花。”哇!我突然回想起诺曼关于沙漠风暴行动的简报,不过经过这18年的发展,技术更臻于完善。

麦凯端起咖啡。“唯一的麻烦是,教电脑下棋已经足够困难了,而棋盘上只有64格、32个子。”

安德鲁·麦凯带着这种恰到好处的顾虑来描述总规划师的梦想:坐在巨大的皮转椅上,面对着满壁的屏幕,掌控天下局势。这种幻想实在是太诱人,难以轻易消失。

当然,在总规划师最早版本的想象中是没有超级电脑的。他最初的想法只有足够详细的计划和满屋子善于计算的部下,这样去中心化的体系就会变得集中而理性。例如,20世纪60年代,苏联当局曾要求苏联唯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Kantorovich)将数学手段运用到苏联钢铁工业的生产调度问题中。他的努力确实让生产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但是搜集计算需要的数据就花了6年时间——当然,等分析结果出来的时候,苏联经济的需求早已大为不同。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也对集中定量分析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深信不疑。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钢铁生产,而是轰炸越南。美国轰炸机在越南投下的炸药重量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消耗炸药重量的3倍。有些地区每平方千米就遭受超过1200枚炸弹的轰炸。根据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要求,每次轰炸都要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加以分析,但麦克纳马拉的集中分析方式并没有带来胜利。

有人禁不住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康托罗维奇和麦克纳马拉拥有更好的计算机,他们可能就会成功。这也正是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和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的看法,这两个人算得上是他们衣钵的继承人。

1970年,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着手搞起了综合控制项目(Project CyberSyn),这是总规划师最离奇的梦想的实例。综合控制项目旨在运用名为Burroughs 3500的超级计算机及一系列电传机,在逐渐国有化的经济中协助制定经济策略。

阿连德雇用了斯塔福德·比尔(Stafford Beer)——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控制论理论家,他对项目满腔热忱,不过他要求每天500美元的酬劳并且保证红酒、雪茄和巧克力的供应。工人们(常常是经理们)每天早上5点要发电报报告产品短缺额和其他信息。操作员会把信息输入Burroughs 3500,下午5点,一份报告会呈递给阿连德,等待他做出执行指令。和后来的基于效果作战的策略一样,综合控制项目允许回馈信息和次级效应。一些综合控制项目的支持者称,设计这一体系是为了将决策权下放到地方,不过阿连德似乎不是这么想的,他说:“我们现在和未来都会支持集中经济,公司必须要服从政府的规划。”

这个项目没有成功。野心勃勃的国有化方案引起了混乱,工业动荡不安,加上美国或明或暗的经济对抗,智利经济崩溃了。皮诺切特将军(Pinochet)发动政变杀死了阿连德。斯塔福德·比尔运气很好,政变那天他正好在伦敦。不过作为幸存者的他却深感内疚,后来他离开家人,搬到了威尔士乡村的一个小村庄去了。

即使根据今天的标准,Burroughs 3500也是台了不起的机器,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我父亲当时就为Burroughs工作,他经常提起和洗衣机一般大小的硬盘驱动器,套在一个轴上的8个硬盘总共能存储几兆的内容,还不如现在一个普通手机的容量。检查计算机是锻炼身体的好办法,因为要费好大劲儿才能把巨大的驱动轴和硬盘拉动。Burroughs 3500最吸引人的一个特色就是能分块存储的内存,每次存1万字节——正好存得下本章中的几页内容,而且价格公道。Burroughs 3500从来没被人当作超级计算机,不过它算得上是高效的公司装备,随着以后不断升级,几十年来它一直待在银行的密室里工作——Burroughs 3500最终成为了支票分拣机的控制机器。

综合控制项目之所以有趣,不是因为它证明了用电脑控制集中型经济是场灾难(因为智利经济承受着国内外的重重压力,崩溃不可避免),而是说明在拥有了最新设备后人们就不再使用自己的判断力了。西方报纸嬉皮笑脸地报道操控智利经济的是一台电脑,而这台电脑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只是一个玩具。不过当时综合控制项目似乎非常尖端,这就足够了。在其标志性的操控室里,椅子的扶手就能控制屏幕和控制面板,就像是为柯克船长(Captain Kirk)和史波克(Mr Spock)两人都是科幻电影《星际迷航》里的角色。——译者注量身打造的一样。对项目的支持者和反对者而言,这间控制室代表着综合控制项目。不过控制室从来没有投入使用过。

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使用的电脑比萨尔瓦多·阿连德的更加高级,但他们的梦想并无区别:详细的实时信息传递到控制中心,电脑辅助形成的决定再从这里传送回前线。拉姆斯菲尔德仔细研究战场传来的数据,把次要军事问题的备忘录发给阿比扎伊德和凯西这样的将军。不过,即便拉姆斯菲尔德不那么具有控制欲,这种技术权力本身也是为集中的政策制定者设计的,不管他是国防部长还是四星上将。在伊拉克战争中,控制中心在卡塔尔金属掩体中一座装有空调的帐篷里,部队和飞机的动向数据在这里时刻进行着更新。

这些体系并非无用。在智利饱受罢工和工业蓄意破坏事件折磨时,阿连德的综合控制项目配合他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初始阶段,电脑协助配合的攻击计划发挥了惊人的作用。但是这些体系传递的信息都达不到预期的水平,因为它们没法记录需要意会的知识,而需要意会的知识才是真正重要的。

设计综合控制项目的意图是让总统及其经济规划师注意到存在的问题,然而这个项目只是成功地报告了地方工厂经理想要报告的问题。经理们能毫不费力地掩盖他们想要掩盖的问题;如果赶上好年景,更是难以指望他们用电报来报告有用的信息。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在194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而且哈耶克意识到的东西似乎阿连德和比尔都没意识到:复杂世界里充斥着知识,这些知识具有地方色彩还容易转瞬即逝。关键在于,地方信息往往是地方机构出于自身的目的愿意使用的一些东西。哈耶克的论文出现在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但即使到了计算机能读懂人思想的那一天,他的观点也依然具有影响力本书第一版出版后,科利·多克托罗(Cory Doctorow)提醒我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可怕的结局:尽管哈耶克1945年恰如其分地分析了如何分散性地利用地方知识,但是1978年他却给伦敦《泰晤士报》写了一封信,对发动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阿连德的皮诺切特将军大加赞扬。哈耶克还在皮诺切特当权期间访问了智利。要是早知道这些,我肯定会在书中提到的。

和综合控制项目一样,拉姆斯菲尔德在军事领域掀起的计算机化革命往往无法穿透战争的迷雾,只能提供一种信息丰富的幻想。2002年1月,阿富汗的联军指挥官花了两个星期计划蟒蛇行动(Operation Anaconda),派卫星和无人侦察机密切关注沙希库特(Shah-i-Kot)山谷的一个区域,然后调遣直升机空降步兵进行突袭。直升机几乎直接将士兵们空投到毫无察觉的塔利班武装头顶上,但是阿帕奇(Apache)武装直升机却被不知名的攻击者击落,精准轰炸机无法定位塔利班目标,全部行动对联军而言是个巨大的灾难。在伊拉克战争初始阶段,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联军部队。他们经常在没有接到信息控制指挥中心警告的情况下撞见敌军部队。

控制战场知识局限性的一个早期例子不是发生在塔尔阿法城狭窄的街道上,也不是发生在科索沃密林覆盖的重山之中,而是发生在计算机辅助作战最可能大展拳脚的战场上——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开阔的沙漠中。当时,由9辆美军坦克组成的队伍——飞鹰坦克队(Eagle Troop)正冒着沙尘暴在沙漠中急行军,这时,他们意外地遭遇一支兵力远超自己的伊拉克装甲部队。

“我们正在沙漠中穿行,这片沙漠相对平坦、看起来平常无奇,所以我也没有意识到我的坦克正顺着一个稍稍倾斜的坡往上爬,”飞鹰坦克队的队长回忆道,“等我们爬到坡顶准备往坡下走时,视野中突然出现了整个敌军阵地。”由于正刮着沙尘暴,美军没有空中支援,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竟和萨达姆·侯赛因的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打了个照面,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它们都有炮台作掩护。

双方都大吃一惊。飞鹰坦克队的队长必须马上做出决定:没有时间和上级讨论军情,也没有时间把情况上传到信息控制电脑中。他立即意识到试图撤退会更加危险,还不如马上展开攻击,把伊拉克人打个措手不及。他大声命令炮兵发射反坦克炮弹:“开火,发射炮弹!”一辆伊拉克坦克顷刻间被摧毁。他命令士兵重新装载炮弹、每3秒钟发射一枚炮弹,几秒钟之内他的坦克就又摧毁了两辆敌军坦克,这时飞鹰坦克队其余坦克也爬到坡顶朝着敌军开了火。9辆美国坦克在没有遭受任何伤亡的情况下摧毁了将近90辆伊拉克坦克,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队长的迅速反应、平时进行的训练以及精良的武器装备。信息控制或基于效果作战的策略没起到什么作用。

这次遭遇战迅速、高效,极为壮观,被称为东73战役(The Battle of 73 Easting),成为如今各大军校研究的范例。飞鹰坦克队的队长也因此被美国军事作家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写进了自己的著作中,他的名字出现在陆军海湾战争官方历史记录首页的第一句话中。《必胜》(Certain Victory)一书的作者对飞鹰坦克队更是不吝笔墨,说它“戏剧性地展示了美国陆军的巨变,走出了幻灭与痛苦交织的越战阴影,开始了自信和必胜的沙漠风暴行动”。

也许这话说得没错,但这场战役还戏剧性地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有最先进的技术作武装,主将操控的指挥中心对战场局势的把握也具有局限性。美国飞机用精准炸弹控制了战场,但是在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中,飞鹰坦克队只能自力更生。

这位飞鹰坦克队队长的名字就是H·R·麦克马斯特。

集中,还是去中心化

人们还是忍不住认为,如果一开始就让H·R·麦克马斯特、肖恩·麦克法兰、大卫·彼得雷乌斯担当重任,美国陆军就不可能有这么多问题。如果得出这个结论,说明人们还是没有领会到麦克马斯特试图让美国陆军理解的真谛。早在进驻塔尔阿法城之前,他就认为大名鼎鼎的以技术支撑、基于效果作战的策略不像日常军事原则设想的那么高效。东73战役和蟒蛇行动充分证明了高科技画面无法涵盖所有内容。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有时这些画面与主题根本不相关。当你在塔尔阿法城的关卡和一个人交谈时,卫星或无人侦察机的数据没法告诉你这个人是敌是友。正如英国上将安德鲁·麦凯所言:“叛军没法出现在雷达屏幕上。”

反叛军战役打响后,重要的决定需要由现场的人们来做。他们要确保所做的决定要像塔尔阿法城行动那样理性,而不是像哈迪塞城那样丧心病狂,这是他们要面临的挑战。即使大卫·彼得雷乌斯担任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主席、H·R·麦克马斯特成为中东美国军事首脑,还是得有人去塔尔阿法密切关注当地事态,找到具体的应对策略。无论飞鹰坦克队的队长是谁,他都要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彼得雷乌斯和麦克马斯特可能会为适应活动创造出更宽松的空间,但是他们却没法因地制宜、在各地做出相应的调整。

法则

任何大型机构都会面临是集中还是去中心化的困境。1945年,哈耶克主张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中央做出的决定既会更注重协调性、限制浪费性的重复行为,还会减少开支,因为固定资产(从市场部到航空母舰的一切东西)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但是处在机构的边缘的决策者做出的地方性决定更加及时,因为即使全局形势不很明朗,决策者对地方的了解也可能会比较完善。哈耶克相信多数人夸大了概括总体情况的知识的价值,往往会因此忽视“体现具体时间、空间情况的知识”。对H·R·麦克马斯特而言,体现具体时间、空间情况的知识正是打赢多场战争必不可少的,要开展成功的反叛军活动更离不开这样的知识。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主流经济学对哈耶克的观点视而不见,在197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情况依然没有改变。但最近经济学家开始搜集评估成功机构构建过程所需的详细数据,朱莉·伍尔夫(Julie Wulf)和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格赫拉姆·拉扬(Raghuram Rajan)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型美国公司。他们发现这些公司都对官僚机构做了扁平化的调整,与15年前相比,资历较浅的管理者能面对等级结构中更低等级的人员,而更多的经理能够直接向最高管理者直接报告。拉扬和伍尔夫还搜集了薪水和业绩工资的证据,相关数字的改变真实地反映着决策权的变化。

出现这些改变的一个原因是公司运营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公司纷纷涉足全新的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传统的统一目标能确保公司的各部门协调一致,避免精力的重复投入。这种策略也许依旧适用于乐购或沃尔玛这样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会对供应链和车间进行严密控制,新产品或新市场理念的试验也能托付给计算机。不过在面临多种多样、风云变幻的市场时,集中性机构就起不到那么大的作用了。此时,去中心化的优势(即迅速适应具体情况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在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不断发展。康托洛维奇、阿连德、麦克纳马拉和拉姆斯菲尔德在管理方面的依据不谋而合,他们认为更先进的计算机、更发达的通信设备将有助于集中的进程,只要把所有的东西都集中到一起,总规划师就能做出关键的决定。但事实恰恰相反,种种迹象表明技术更加先进的公司反倒更有去中心化的趋势。最典型的就是,新设备(从软件到大型机械工具)之所以优越并不是因为处理同样的工作它的速度更快,而是因为它更灵活。想最大程度地发挥这种灵活性,需要赋予那些接受过良好培训、适应能力强的工人自主决定的权力。在机器或软件升级之后,成功的公司寻找或培训的正是这样的员工。在未来的机构中,重要的不是由高科技作战情报室做出,而是由一线做出。

这也是美国陆军逐步总结出的教训。2003年,约翰·纳格尔在巴格达服役时,发现那些年轻、无经验的士兵们有权力去杀戮,而他自己——拥有博士学位和10年相关经历的专业人士,却没有权利印刷自己的宣传册子来抗击当地叛军巧妙推行的公关战。2004年,驻巴格达的美国部队指挥官发现自己无法利用数目庞大的美国援助预算(USAID budget)为当地人提供电力、干净的水源、工作和其他援助。这个预算是由华盛顿特区为推行几个大型的长期项目而与美国柏克德公司(Bechtel Corporation)签订。指挥官看到了人们当时的需求,可他却无权采取行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陆军也学会了像把射杀敌人的权力下放给士兵一样把做重要决定的权力下放给地方指挥官。在安巴尔省,肖恩·麦克法兰德的部下一星期里有6个晚上用扬声器给当地居民播放新闻,里面既有来源可靠的当地电台如半岛电台的信息,也有体育新闻、有用的建议——比方说联合国仓库救援食物到达的时间,偶尔也有零星的攻击伊拉克基地组织的宣传。

引入指挥官应急计划(Commander’s Emergency Response Program)后,分散式的援助才得以实施,这部分缓解了柏克德面临的困境。指挥官应急计划为当地军官提供现金,他们有权把这笔钱投入自己认为有需要的地方重建工作中。后来详细的数据分析表明,指挥官应急计划有效地减少了暴力活动的发生。在拥有10万名居民的地区投入20万美元,预计会防止3起暴力活动——那些战地指挥官对暴力事件视而不见,他们认为预防的“暴力活动”是指一些值得花20分钟输入官方记录中的重大事件,所以准入的标准还是很高的。

陆军终于学着将权力下放给军衔较低的军官,这是一个显著的改变,H·R·麦克马斯特的升迁经历对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7年,他的部队生涯即将结束。2006年,在离开塔尔阿法后,他与提拔机会擦身而过;2007年,他再次错失提拔的机会。H·R·麦克马斯特在战场上取得了多次的成功,还对记者们坦露了那么多的心声——他已经是美国陆军中知名度最高的上校了。所以他一坐冷板凳,人们立刻就注意到了。

记者弗瑞德·卡普兰(Fred Kaplan)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写道:“和我谈话的每个军官都知道这件事,他们都在琢磨其中的寓意。”一位军官告诉卡普兰,这种提拔“传递出哪些东西上级看重,哪些东西他们不看重”;另一个军官说:“拒绝麦克马斯特这样的人实际上向所有军队链条底层的人传递了一种强有力的信息”。这种情况下,信息再明白不过了:如果想要被提拔,更重要的是尊重上级,而不是成为把美国陆军从失败中拯救出来的典范。

2008年,人们纷纷传言麦克马斯特会再一次无缘提拔,这很可能会迫使他提前退休。大卫·彼得雷乌斯的举动出人意料,他飞回了五角大楼,在风口浪尖上主持了陆军的提拔委员会。他提拔为一星准将的人中就有肖恩·麦克法兰德和H·R·麦克马斯特。彼得雷乌斯驳回了麦克马斯特在伊拉克的上司们的控诉。事必躬亲的彼得雷乌斯再一次表明,真正重要的是发现能够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的下级军官。

该谁说了算,谁就说了算

H·R·麦克马斯特对越南战争的研究,揭示了军队和政治机构的高层进行决策时的灾难性缺陷。林登·约翰逊和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执行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坚持要保证上下意见一致,并且过于相信采用最新的量化手段就能最好地将信息加以集中和分析。

在伊拉克,由于2006年之前的形势极为严峻,如今美国军队取得的成功出乎多数观察员的意料。说起美军取得的这些成功,人们将之归功于罗伯特·盖茨和大卫·彼得雷乌斯将军这样杰出的领导人以及他们做出的优秀的军事策略。不过,成功的真正原因应该是有更多像H·R·麦克马斯特这样的下级军官因地制宜,在前线打赢了战争。

法则

从错误中学习的关键不是盲目地服从官方的指挥链,而是在必要时大胆颠覆它,不能寻求一片祥和,而要倾听不同政见者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不要依赖一个从上至下的策略,而是将权力下放,相信下级军官也能适应调整、互相学习,并且找到应对迅速改变的地方局势的最佳策略。

2001年,陆军的原则是“无人操控的人工智能将推动人的行动和决策……改进的命令、指挥系统让领导人前所未有地了解其战区行为的本质”。H·R·麦克马斯特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他最重要的战斗经历是曾经在沙尘暴中与敌军的大部队短兵相接,最值得被铭记的成就是在塔尔阿法城指导开展了极具政治性的逐门逐户的反叛军战役。

“我们往往相信电脑屏幕能传递对态势的理解。”麦克马斯特说。他的职业生涯和彼得雷乌斯遥相呼应——彼得雷乌斯将军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成为陆军“试验”的带头人、重新书写了陆军原则。新的陆军原则强调理解对方文化、掌握地区知识和城市情况、了解“战争具有长期的不确定性”。麦克马斯特大肆宣扬“任务指令”的传统陆军理念:高级军官订立目标,下级军官决定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并同时根据掌握的地方知识采取灵活策略。在“任务指令”理念中,应该根据上校或少校们的要求分配空中掩护任务和重型火炮,而不是让坐在按钮旋转椅里的三星上将一锤定音,这些上校或少校们切实了解当地局势,可以放心地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正确的思路是该谁说了算谁就说了算——它针对的不仅仅是陆军。

美国军方从伊拉克战争的错误中吸取到了教训,这个过程极为痛苦,不过它却为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中遭遇决策失败的所有机构提供了经验:试验至关重要。但是,一个单独机构或战场的试验规模(或者用达尔文主义的术语“多大程度的变异”)都是有限度的。

有时需要更多的试验和更多的变异,而无论多么复杂的机构都无法提供这种试验或变异。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更激进的方式来推动新思想的形成。我们下面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创造疯狂变异”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