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垦创业者概述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广大读者介绍宁夏农垦创业初期的建设者。
自1950年12月1日起,宁夏先后在贺兰山下黄河岸边的亘古荒漠上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多形式地创办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林牧场。截至2010年,除已划出的,垦区现有国营农场14个,总耕地面积67.2万亩。垦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在60年的奋斗历程中,一大批建设者以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以最大的热忱、最坚韧的毅力、最卓绝的精神奋勇拼搏。他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硬是在亘古荒原上建设起了美好家园。因此,开发建设这片土地的创业者将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宁夏农垦创业早期的建设者主要是创建西北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灵武农场的创业者;创建西北第一个军垦农场——前进农场的农一师创业者;1959年~1960年浙江支宁青年;1965年~1969年京津银知识青年;1950年~1969年军队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等。
一、25名灵武机械化农场创建者
1950年4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根据毛泽东主席“军队要成为战斗队、宣传队、生产队”的指示精神,将所属的部分部队转为生产队,创建国营农场。西北农林部(以下称西农部)派人到宁夏、陕西、甘肃、青海4省调查,认为宁夏的土地资源和灌溉条件较好,决定首先在宁夏建立国营农场。
西北军政委员会根据中央农业部和西农部的意见,决定由宁夏军区负责筹建,地方政府予以协助。5月7日,宁夏军区成立建场筹备处,抽调后勤部副政委高宜之负责。5月8日~15日,西农部会同宁夏军区和省政府,派出两个勘探组,分别到平罗的西大滩和灵武的山水沟调查。经过分析比较,认为灵武山水沟滩虽然面积小,但土地平坦,容易解决灌溉和排水问题,且靠近县城,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确定在此建场。
1950年10月,部队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建场任务交给地方政府,以“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多打粮食、示范农民”为建场方针,由西农部委托宁夏省建设厅具体负责筹办。11月,以高宜之为首的灵武农场筹建处由银川铁匠巷(今利民街)迁往灵武县城内一座旧军营的28孔窑洞办公。此后,首批从西农部、宁夏建设厅和宁夏军区调来筹建农场的干部和工人陆续到达筹建处。
1950年12月1日,高宜之在农场筹建处召开了第一次全体职工大会,他宣布:“西北地区第一个国营农场——灵武机械化示范农场正式成立了!”当时灵武农场只有25名干部职工,他们是:高宜之、高镇安、折启发、刘思明、关振汉、黄嘉珺、赵立喜、屈德林、李景三、刘钟宽、刘勇、冯继祖、刘博森、刘同祥、冯明汉、王裕德、张炳焕、周旭安、侯振义、张秀山、刘西文、巴荣裕、郭醒毅、杨胜山、孟庆华。
截至2010年5月31日,灵武农场仍然健在的有6位,他们是:屈德林、刘同祥、周旭安、巴荣裕、郭醒毅、侯振义。
1951年4月21日,20名拖拉机手驾驶6台拖拉机开始犁耕这片处女地,开创了宁夏农田机械化作业的新纪元。
二、农一师开发建设前进农场的建设者
1949年,国民政府陆军第八十一军在中卫和平起义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二军;1950年11月,独立第二军奉命整编,与陕北独立一师二团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一师,师长为马惇靖,政治委员为张建钢,副师长为王世杰,辖3个团,共6007人。
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一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一师,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
改编后的农一师随即全面转入当地农业生产建设,并于7月上旬农一师一团挺进西大滩,二团、三团也随后到达,从此揭开了国营前进农场建设的序幕。当时到达西大滩的官兵共计5084人。他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住帐篷、睡稻草,用十分落后的生产工具开荒造田、修渠挖沟。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在荒滩盐碱地上建起了农场。这充分体现了革命军人不怕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1955年10月25日,甘肃省贯彻国务院关于农一师彻底转业,取消部队番号,实行工资制的决定,将3个团建成独立核算的前进一、二、三场。当时全师有干部923人,战士4370人,除3个农场留2471人外,其余的2822人中,调甘肃省国营农林牧场和水利部门1388人,调地方市县农业生产合作社814人,复员回乡620人。
随后,在宁夏农垦创建其他国营农林牧场的过程中,从前进农场又陆续调出了大批的原农一师的干部职工,他们成为了建设其他国营农林牧场的骨干和先行者。截至2010年5月31日,在宁夏农垦仍然健在的有311人。
三、浙江支宁青年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为了加快边疆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国家决定从内地省区调一批支边人员。1959年~1960年,宁夏农垦先后接收了浙江支宁青年28600多人,他们分别来自浙江的瑞安、乐清、东阳、平阳、金华、义乌等地。他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千里迢迢来到宁夏农垦,主要被安置在灵武、前进、平吉堡、暖泉、南梁、连湖等各农场。他们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安家落户,有的住在窑洞里,有的住在地窖里,开始从事建场初期的艰苦劳动。
由于当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供应实行低标准,再加上他们不适应西北地区寒冷的气候,连饿带冻,有的永远长眠在了这片土地,还有绝大部分不得已纷纷自发返乡了。到1963年年底,剩下的不足20%,这部分人员后来成为各农场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勤劳智慧,任劳任怨,肩挑能力强。60年代初,在垦区农田基本建设中,他们挑土进行平田整地,发挥了南方人能吃苦的精神。此外,他们把南方先进的耕作方法,如插秧、摸秧等技术带到了这里,提高了这里的农业耕作水平,同时把一些南方的先进理念和生活方式传授给了当地人民。他们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农垦建设的精英,如张曼新、王大本、徐阿奎、余里人等。如今他们都已退休。
截至2010年5月31日,在垦区内仍然健在的有708人。
四、部队复转军人
1950年~1969年,从北京、南京、兰州等军队复转到宁夏农垦、军垦的官兵共计2100余人。他们中有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有经过八年抗战的老八路,有参加解放战争的老战士,有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还有新中国成立后参军的士兵。这些复转官兵在开发建设宁夏农垦的战斗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累,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们发扬人民军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积极投身到了宁夏军垦农垦的创建之中。
历史事实证明,广大复转官兵是一支具有坚定革命理想、思想高度觉悟、有无私奉献精神和严明纪律的英雄群体。他们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有极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他们率先垂范的带动影响下,垦区形成了一支具有独特精神、独特作风和思想品格的产业大军。他们保持的人民军队的作风影响着下一代,有些农场至今还保留着很浓厚的军队作风。广大复转官兵为宁夏农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截至2010年5月31日,垦区这一时期复转官兵仍然健在的有661人。
五、京津银知识青年
1965年~1969年,先后有6454名京津银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参加宁夏军垦农垦建设。其中,北京知青3806人,天津知青1528人,银川知青1120人。
(一)北京知青
1965年6月7日~11月5日,前后分6批,共3806名北京知青被集中分配到宁夏军垦3个团。其中一团(平吉堡)2206人,二团(暖泉)1513人,三团(前进)83人。据当年一份报告显示,这些北京知青男性占57.9%,女性占42.1%;文化程度初中、高中生占70%,团员占8.8%。这些北京知青和天津知青是知青运动开展以来,国内第一批有组织、大批量上山下乡的知青,也是参加军垦农垦建设时间最长的知青。
(二)天津知青
1965年6月,天津市号召初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去,到西北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65年9月13日~1966年9月30日,天津知青分3批先后被集中分配在三团(前进农场)十多个连队。他们分别来自天津市的红桥、河西、和平三个区,其中红桥区的最多,有829名。他们主要由六部分群体组成:一是干部子女,二是一般“红五类”子女,三是知识分子子女,四是普通市民子女,五是因种种原因失足或有其他问题的社会青年,六是出身不好的知识青年。
(三)银川知青
1966年~1969年,银川市先后有1120名知识青年被分配到宁夏农垦各个团(场),主要分布在一团(平吉堡)、三团(前进)、灵武农场、连湖农场、贺兰山农牧场等。
以上知青后来又先后被抽调到其他团场和各直属单位从事筹建及生产建设。这些知青在宁夏农垦不仅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促进当地文化和生活观念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中有的后来当了教师,成为穷乡僻壤中一颗传播文化的种子;有的当了赤脚医生,为缺医少药的(团)场职工解除病痛;有的成了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的被推选为连队会计、保管,成了“红管家”;有的被选拔到(团)场的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深受职工欢迎、爱戴的带头人;有的则在企业中积极奉献、大显身手,成为农垦企业后来的开拓者、奠基人。可以说,在当时农垦的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
尤其值得人们崇敬和怀念的是那些为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英勇牺牲的知青们。他们将自己的青春、热血都无私地献给了为之奋斗的土地和人民。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和英名!
1978年~1979年,在全国知青返城的大背景下,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离开了为之奋斗了十几年的农场。他们拉家带口、拖儿带女返城后,又经受了人生第二次创业的考验。正是由于经历了如此长期的艰苦磨炼,他们才真正懂得了珍惜今天的生活,并养成了一种关心国家、乐于奉献、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品格,他们中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各类人才。他们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能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联系群众、清正廉洁、身体力行的好作风;后来上学深造的,能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做到学有所成;后来进入商界的,也能够凭借自己扎实的根底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获得巨大的成就。
截至2010年5月31日,京津银知青仍然在宁夏农垦的还有245人,其中北京知青59人、天津知青31人、银川知青155人。
六、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五六十年代大学生的理想。1951年10月24日,武建礼这位重庆西南农学院的高才生历时一个多月,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灵武农场,成为那一时期最早的一批农垦知识分子。
从那时起,一批批从祖国四面八方毕业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纷纷来到了宁夏农垦。他们被分配在了各国营农林牧场的生产一线,成为了宁夏农垦创建时期的科技工作者。他们主要来自于西北农学院、南京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学院、宁夏农学院、宁夏农校、宁夏机耕学校等院校。截至1969年年底,宁夏国营农林牧场知识分子共有579人。这些知识分子是在国家当时人才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为加快国营农场建设而优先分配来的。他们中有从事农业技术的,有从事畜牧养殖的,有从事园林和农业机械的。通过他们几十年的辛勤努力,有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为垦区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作出了巨大贡献。
截至2010年5月31日,在宁夏农垦仍然健在的有194人。
除以上所述人员外,在宁夏农垦创建时期还有大批移民和自愿加入者,以及通过投亲靠友和婚姻方式进入垦区的人员,他们和其他劳动者一道为垦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以崇高的方式,向这些创业者致敬!向因公牺牲和已逝的创业者表示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