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木郁达之”
“木郁达之”,出自《黄帝内经》,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曰:木郁达之……然调其气……”。此为中医学临床应用较广泛治则之一,是临床治疗肝病法则之高度概括。本文着重探讨“木郁达之”之理论渊源及其实践意义,与同道共勉。
1.木郁之含义 木郁在《黄帝内经》中,具有“运气”病理变化含义。《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说明风气通于肝,风气骤变,内淫肝脏、肝经受病,传之于胃,而使肝胃不和,以致既有肝脏本经受病,而出现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亦有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咽膈不利,饮食难下等肝胃不和之见证。
元代朱丹溪引申《黄帝内经》意旨,创“六郁之论”。言“六郁”以气郁为主,进而可产生湿、热、痰、血、食诸郁。明代孙一奎著《赤水玄珠》,倡五脏“木气自郁”论。首次提出“肝郁”之名及其临床表现。他说:“肝郁者,两胁微膨,嗳气连连有声”。并主张治宜青皮、川芎、吴茱萸等疏肝理气解郁药物。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所辑“郁证”医案,凡38例,认为“七情之郁居多”,并大都是“悒郁动肝”“气郁不舒”“木不条达”所致。
此后,木郁、气郁、肝郁就几乎融为一体,肝以气为用,郁则滞而不通,故临床常称“肝气郁滞”。推其病因,往往与精神、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临证可见到抑郁寡欢,闷闷不乐,意志消沉,嘿嘿少语,纳呆食少,善太息,脉弦等抑郁不伸之表现。
气机郁滞日久,不得发泄,可进一步衍变为血瘀,火升,痰生,湿阻食停。故气郁为“六郁”之始。前贤有云:“气郁则生湿,湿郁则生热,热郁则生痰,痰郁则血不行,血郁则食不化”。由此可见,“木郁”其含义大致可概括为:第一,病因以情志因素为主。第二,病机以气滞及进一步横逆莫制,影响升降,气机逆乱为主。第三,病位以肝脏为主。第四,临床表现以精神情志方面症状为主。
2.“木郁达之”的临床应用 “木郁达之”如何运用,历代诸家其说不一。王泳认为通过“吐”的手段,而使肝气达到条达,王安道解释“达”为畅通之意,包括升发舒通及轻扬举散之类治法。张景岳说:“达畅达也,凡木郁之病,风之属也,其脏应肝胆,其经在胁肋……,然木喜调畅。故在表者当疏其经,在里者当疏其脏,但使气得行,皆谓之达”。高士宗说:“五行之气贵得其平,故木郁则达之,达,通达也”。古贤所述,皆以疏通畅达而治疗木郁,具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
“木郁达之”,是针对木郁提出来的,包括情志与肝气之调理两个重要环节,其临证具体应用如下。
(1)心理疏导:医者语言疏导对于肝郁患者极为重要,简略数语,能使患者情志开畅,亦能令人以绝望境地。《黄帝内经》对此亦有阐述,如《灵枢经·师传篇》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语言开导倘能运用恰当,其疗效庶可得心应手。华佗曾以激骂,使患者大怒而吐血之方法,治愈一忧思郁结,久重病之患者。朱丹溪亦治一女子,因许婚后,丈夫外出经离三年不归,思虑气结,困卧如痴,激之使其大怒而哭,辅以药一帖,病即告愈,均为应用(《黄帝内经》)语言开导之典范。
(2)疏气令调:肝以气为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郁气必滞,精神不振,胸闷胁痛,不思饮食等见证。皆由情志所伤,气分郁结所致,所出现之变证,亦与气机不畅,恣肆横逆有关,运用宣通气机之方法,往往获效。因此,疏达肝脏气机,使气机和调,五脏得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运用方药方面,遵循《黄帝内经》“肝欲散急用辛以散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原则,选用方药时,除注意肝气郁滞之病机特点外,还要重视“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不仅选用疏肝理气药,还要佐以养血,滋阴柔肝,化瘀等药,方能使“体柔而用疏”,遂其条达之性。以辛疏之剂促进肝疏,条达气机,解郁散结,故富有“结者散之”之意。常用药物如柴胡、青皮、陈皮、香附、郁金之类,疏肝药具有理气的作用,但过量则耗气伤阴,故有“柴胡劫肝阴”之说,用量不宜过猛。肝气郁结有因部位之不同,用药尚有一定的选择性:疏理上焦之气,可用陈皮、木蝴蝶、苏梗、白蒺藜;疏理中焦之气,可用香附、佛手、婆罗子、青皮、绿萼梅、香橼;疏理下焦之气,可用乌药、茴香。肝气逆于上者则疏中兼降,可用沉香、苏子、刀豆壳;肝气滞于下者则疏而兼升,可投柴胡、防风;肝气郁结而兼有硬块者,可用八月札、夏枯草、铁树叶、浙贝母、橘核等,佐以软坚散结;肝气郁结而致血瘀气滞者,可用玫瑰花、月季花、泽兰等,兼以解郁化瘀;肝郁夹寒加吴茱萸;夹热用川楝子、牡丹皮;夹痰加陈皮、半夏、茯苓。凡用疏肝药,如虑其伤气耗阴,可加乌药收缓冲之,此所谓放中有收、开中有合也。选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一贯煎、膈下逐瘀汤等方剂。选药精当,组方缜密,临床必然效如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