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诊断
1.临床心理评估包括哪些方面,这些方面在评估中各具有什么作用?
答:临床心理评估是指通过观察、会谈和测验等手段对来访者的心理或行为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分析描述的方法和过程。
通过临床评估,可以描述和判断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是否异常,分析评价异常的性质与程度,辅助诊断。
2.评定量表与心理测验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心理测验指在标准的情境下,对个人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定量描述的一类方法。心理测验的编制、施测和结果解释强调标准化。而临床量表强调实用性。
(1)临床评定量表多是以实用为目的,理论背景不一定严格,多是在一些问卷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数量化而发展起来。而心理测验编制程序更严格。
(2)临床评定量表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简便易操作。如对病人的检查常用作筛查工具(而不作诊断用),评价也多采用原始分直接评定。
心理测验的使用更标准化,得分需转化为标准分,其结果更准确,是心理障碍诊断的依据之一。
(3)临床评定量表不像心理测验那样控制严格,有些可公开发表,许多评定量表非专业工作者稍加训练就可掌握。心理测验的控制更严格,试题外泄可能会降低测验的信效度,使心理测验不能继续使用。
3.在实施心理测验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有效的、良好的心理测验应具备的条件
①标准化;
②常模;
③信度;
④效度
(2)在使用心理测验时应注意,测验实施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此外,尽管测验实施人员具有专业培训的背景和相关经验,成型的心理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临床评估仍可能遇到困难。
4.常用的精神障碍诊断体系有哪些,这些诊断体系是依据什么原则制定的?
答:常见的精神障碍诊断体系包括美国精神障碍的分类、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1)美国精神障碍的分类
美国的《精神障碍和统计手册》(DSM-IV)系统将精神障碍分成17大类,并且对每个诊断都定出了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还提出了以临床轴为主的多轴诊断概念,因此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2)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国际疾病及相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ICD),是由WH0组织全球的专家制定的,该系统中包括各科疾病的诊断标准。ICD-10是在各国精神病学家通力合作下完成的,参考了各国的诊断标准,包括DSM体系,在某些方面兼顾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诊断分类的考虑。
(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是我国精神病学工作者多年努力的成果。始于1958年,于l981年第一次公布了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类;于2001年正式出版了CCMD-3。该版本进一步向国际上疾病分类靠拢,多数疾病的命名、分类方法、描述、诊断标准都尽量与ICD-10保持一致。
5.等级诊断原则和多轴诊断原则各有何优势?
答:等级诊断原则和多轴诊断原则各有其优势。等级诊断原则较多和较细致地考虑了异常现象的区分和辨别中应注意的问题,分等级情况确定诊断,思路明晰;而多轴系统将异常现象放在更为全面的框架中进行考虑,其思路不仅限于异常现象的辨别,而是考虑到了人的整体状态和人与其生活的情境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可结合运用两种诊断原则,使其长处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6.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体系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
答: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体系使定义心理异常成为可能,而DSM,ICD,CCMD等诊断体系为定义心理或行为异常提供了有益的框架,使众说纷纭的异常标准有了相对健全的衡量体系,得到了不同领域专业人员的接受和认可。但是由于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
①许多病人的症状仍难以按照这些系统进行确认;
②对障碍的诊断仅仅是给某个人贴上了一个标签,而无法说明一个人本身的情况和个体的病理学状况及相关因素;
③诊断有可能使被贴上某种标签的人受到周围人的歧视;
④某些障碍的诊断的信度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