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神 话

3.1 复习笔记

一、神话的界定与分类

(一)含义

神话是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二)神话在历史上的存在方式

1.作为综合文化现象的神话

神话作为各民族早期历史上的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在创作和讲述过程中往往结合着宗教祭祀、巫术操作、文学叙事、音乐和舞蹈表演等多种活动,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

2.作为单纯文学体裁的神话

(1)“活态神话”:学术界把现代依然在口头流传的神话称为“活态神话”。

(2)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与价值观。

(3)神话和原始宗教关系密切。

(4)从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

(三)神话的分类

1.神话内容庞杂,如果将世界各民族神话资料汇集起来,数量十分巨大。

2.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民族、题材、母题三个角度来考察神话的基本形态进而作出科学分类。

3.三种分类方式各有长短:

(1)按民族划分神话的方式简便但笼统,不能深入内容;

(2)按题材划分神话可以归纳各族神话的共同主题,但不能进入细节;

(3)按母题划分能深入神话内容的细节,但比较繁琐。

二、中国神话的基本内容

中国神话按照其表现的内容,可以分为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和其他灾难神话、族群起源神话、文化发明神话、战争神话六大类。

(一)宇宙起源神话

宇宙起源神话是原始人解释宇宙来源和宇宙基本面貌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

(二)人类起源神话

1.所有民族的神话都会讲述人类如何起源及其最初发展的过程,这就是人类起源神话。

2.关于人类如何起源大体分为三类:(1)自然变化;(2)神灵生育;(3)神灵创造。

(三)洪水再生神话和其他灾难神话

1.这类神话讲述的是人类在遭遇洪水几乎灭绝之后重新繁衍的故事。它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情节:洪水的起因、结果,以及人类如何重新繁衍。

2.中国的洪水再生神话可以简单分成两类:

(1)自然的洪水再生神话:在这类神话中,洪水是自然发生的,或者出于非人类的原因,人类无辜被害,神灵设法拯救人类,并使之重新繁衍。

(2)惩恶扬善式的洪水再生神话:多数的洪水再生神话属于惩恶扬善式的,这些神话把洪水归咎于人类初民冒犯天神,其宗教教训意义十分显著。

3.还有一些灾难神话,描写的是人类遭遇洪水、干旱等大灾难的时候,神或英雄如何战胜灾难,拯救人类的故事。其中鲧、禹父子治水的神话最典型。

(四)族群起源神话

族群起源神话是指各个人类族群讲述自己的部落、民族或国家的始祖诞生的神话。人类是以族群的集体生活而得以延续的,族群的存在对于个人而言具有很神圣的意义。族群起源神话正是对于族群神圣存在的一种论证,在维护族群向心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五)文化发明神话

文化发明神话是原始人关于自己生活中使用的重要物品、技术,以及各种文化制度的发明过程的神话。其主人公可以是神灵,也可以是半人半神的文化英雄、远古圣贤。

(六)战争神话

原始社会中后期,为争夺财富、权力和领土,经常发生战争。一方面,那些战争英雄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战争的记忆经过长期的口述演绎,最终把历史事件神化了。另一方面,由于人间的战争,人们很自然地想象神灵之间也存在战争。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形成了战争神话。

三、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

神话在生活中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与宗教仪式、民俗活动等结合在一起,在其中完成特定的文化功能;另一种是作为单纯的故事来讲述。对于神话学研究者来说,神话具有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两方面的价值。

(一)文化史价值

神话是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它产生于没有出现文字的时代,对于认识和研究史前人类的社会形式、生产、生活、艺术、信仰以及其他情况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文化史价值,主要体现在:

1.许多神话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结果,是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解释。

2.神话作为人类最早最有影响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最早的关于生命、自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等命题的主动叩问和思索,具有元典的哲学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接近人类的类本质、感悟生命和认识自然的独特方式。

3.神话的文化史价值也体现为它对人类文化史上的各种文化现象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4.神话的文化史价值还体现在它的现实意义方面,体现为对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与维护。

(二)文学审美价值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神话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作为文学的源头之一,神话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

1.“叙事”的含义

“叙事”包括的三方面含义:

(1)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及其深层蕴意等。

(2)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

(3)叙述动作,即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本身。

2.文学审美价值

(1)神话和史诗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就发展到顶峰,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成为后世作家的灵感源泉与写作范本。

(2)作为语言艺术的神话,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的启示力和规范力。

(3)神话的艺术想象奇幻而瑰丽。神话中的众多意象、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艺术技巧等都为后世文学确立了某种不可逾越、不可移换的神话原型。

(4)神话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神话也具有很强的悲剧性与崇高感。人类的伟大希望和其自身力量的渺小之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对我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冲击。

(三)神话研究概况

神话久远的生活史及其内在的独特思维机制,决定了神话研究的难度与不可避免的主观性。

1.西方神话研究概况

(1)西方的神话学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研究方法的更替史

西方最早研究神话的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主要倡导者色诺芬尼认为,神话不过是古人的寓言,是古代智者暗示各种自然法则、寄托道德教训而留下的“哑谜”。

另一位哲学家攸赫麦拉斯提出神话的“历史化”理论,认为神话只是历史的传奇描述,所有的神都是历史人物。

18世纪,维柯创立了神话哲学,运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神话,对于全面研究作为文化样式的神话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

19世纪是西方神话研究的发展时期,可以说是各种学术流派运用自己的理论方法研究神话的多元时代。

20世纪西方神话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一方面,研究群体从欧洲少数国家扩展到整个西方世界,另一方面,研究领域也有较大突破,人类学、哲学等传统研究方法继续发展,心理学、文艺学方法也进入神话领域,神话比较研究走向深化。

加拿大文艺理论家弗莱吸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神话理论,集大成地创建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其代表作为《神话原型批评》,把神话视为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而且这一原型程式被后世作家潜意识地继承、复制,在特定的文学传统中发挥着民族性的甚至是全人类性的本质确认的文化功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倡导,在西方文艺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国际性的文学批评理论,引发了神话与文学关系研究的热潮,在更大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推进了神话的本体研究,并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的世界文坛,形成了现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倾向,即艺术的神话化。

(2)西方神话研究主要有两个显著特点

多学科从不同角度对神话本质给予的深入发掘,使得神话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方法论的研究,而不是本体论的研究;

人类学视野中的神话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特点决定了当代国际神话学的基本面貌。

2.中国神话研究概况

中国神话学的创建与发展始于20世纪。1903年,清末留日学生蒋观云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成为中国第一篇神话学论文。鲁迅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把神话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人。

(1)中国现代神话学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

萌芽阶段(1903~1923年)。这一时期西方神话学的许多理论传入中国,尤其是人类学派理论,为中国神话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条件。

奠基阶段(1923~1937年)。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神话学早期的研究专家,他们发表、出版了大量的对于中国神话学具有奠基意义的论文和著作,这一时期还发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神话古文献资料和口承神话资料。

拓展阶段(1937~1949年)。这一时期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大批学者随大学和研究机构远迁西南大后方,并在西南地区将田野作业与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结合起来,拓宽了中国神话学的视野,提高了神话研究的整体水平。

低谷阶段(1950~1978年)。这一时期中国神话学在资料搜集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理论研究方面总体上没有大的进展。

繁荣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这一时期中国神话学在国家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2)我国当代神话学研究的显著成就

主要表现在神话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重要理论问题的陆续突破上。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神话研究理论探讨的方向

神话基本理论的探讨(如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

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如袁珂《中国古代神话》);

少数民族神话探索(如台湾学者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各民族的创世神话及信仰》);

神话比较研究(如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太阳英雄神话的比较研究》);

神话史研究(如袁珂《中国神话史》);

方法论研究(如陈建宪《神话解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