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路及重点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唯一具备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条件并已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的湾区。十九大报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合作”后,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与重心,将其打造为世界级国际化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态势(SWOT)分析
1.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条件及优势
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具备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条件。
表3 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著名湾区基本情况对比
首先,就经济规模和人口总量来说,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一流湾区相差无几,而且粤港澳大湾区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力更大。2015年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的生产总值分别为1.6万亿美元和1.5万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生产总值为1.36万亿美元。2015年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的人口分别为2012万人和3614万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超过6000万。2015年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GDP占美国比重分别为8.88%和4.04%,而粤港澳大湾区GDP占全国比重高达12.39%。庞大的经济和人口总量构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支撑力。
其次,就湾区内的增长极作用来说,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6%的面积集聚了全国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2%的生产总值,集聚效应明显。湾区内中心城市香港、深圳和广州均是国际化都市,尤其是香港,作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是世界重要的金融、贸易、航运和创新科技中心。深圳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性金融中心,广州则是华南地区的政治中心、“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三座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显著,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凝聚力和驱动力。
最后,就产业体系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体系完备,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分工协作网络。香港的金融业和服务业高度发达,深圳的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两者都属于外向型经济,而珠三角城市群为产业的扩散和转移提供广阔的腹地空间。湾区已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体系,既有能对接发达国家的高端产业,也有为高端产业配套的基础性产业。湾区产业体系的多元性和层次性为湾区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和支撑力。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区域协同障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粤港澳三地不同的行政制度和管理模式造成的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二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无序竞争导致的城市职能协同的障碍,三是由于要素流动受限导致的产业分工协作的障碍。
首先,粤港澳内部同时存在两种政治制度和三个关税区域,这就使得香港、澳门和广东诸市在经济管理、法律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行政上的天然壁垒首先阻碍了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理念进一步制约了三地人才的交流互动,而缺乏统一权威的管理或协调机构又使得这些障碍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或消除。
其次,粵港澳大湾区内的三个中心城市,即香港、广州和深圳,由谁来担当首位城市的作用至今尚未明确。各城市在机场、港口物流、资本市场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城市间交通规划一体化、新兴产业错位发展、公共服务同城化等方面的协调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各城市的国际化存在较大的不均衡,城市间没有形成强大的聚合力,融合难度较大。
最后,产业协作和科技创新都需要充分的要素流动,湾区的要素流动壁垒导致产业创新驱动不足,未能完全实现由低端化向高端化的转变,经济形态仍停留在服务经济的层面。由于湾区内各城市职能协同性较差,一方面珠三角大部分城市,包括深圳和广州在内,他们在人力资源、科研创新等领域的不足得不到香港这个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持和弥补,另一方面香港和澳门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无法释放到拥有广阔腹地的珠三角城市群。
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机遇
湾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所属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政策环境。新时代以来我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湾区历来就是发达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更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桥头堡。如何与国家战略相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粤港澳大湾区对“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样板展示的意义。这种展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窗口的样板展示,二是全球要素配置的样板展示,三是多元包容发展的样板展示。深圳、珠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同香港国际自由贸易港及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一起,联合推动粤港澳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充分展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香港和澳门发达、自由和开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托珠三角城市群先进高效的产业体系,强化了粤港澳大湾区前哨出海的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大通道的作用,提升了全球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效率和效益。粤港澳大湾区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充分彰显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特色、实力和制度优越性,形成求同存异、包容和谐的中国发展模式。
(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路
1.湾区的发展定位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提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总体目标。发达湾区的经验表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湾区,通常具备卓越的创新能力、高端的产业体系、发达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强大的辐射带动功能。
粤港大湾区以世界一流湾区为目标,尤其是对标旧金山等创新型国际湾区,明晰湾区的发展定位和思路。在我国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节点,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和文化合作的载体,也是开发南海及建设海洋国家的重要平台,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关键。湾区既要具备和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通及信息枢纽的重要作用,又要在新的全球化坐标下统筹谋划,立足粤港澳、面向全世界,为我国湾区经济的创新引领和开放发展提供先行示范的样本。
2.湾区的发展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既要遵循湾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也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湾区应发挥其区位交通便捷、产业体系完备、改革开放前沿的独特优势,加强粤港澳间产业互补和制度对接,探索不同关税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全面加快与国际的接轨,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和自由化经济体系。
在开放引领方面,打造湾区合作交流新优势,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枢纽,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经贸、金融、生态环保及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建设,以开放促改革,营造高层级的湾区开放环境,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在创新驱动方面,打造湾区创新驱动新引擎,强化湾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优化湾区自主创新生态体系,建设面向全球的创新策源地。打造创新创业基地,聚集科技人才资源。湾区应集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激发科技创新转化的潜力,提升高科技产业实力。打造湾区高端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金融贸易核心功能业态、高端技术研发业态和高端价值服务业态。
在区域协同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层面的粤港澳大湾区决策协调机制。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机场、港口的功能协调以及合理分工。打造湾区多港联动新格局,着力强化世界级海港枢纽地位,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充分发挥多港联动效应,拓展湾区发展的战略纵深。
在宜居宜业方面,打造湾区城市环境新品质,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环境、城市环境和国际化氛围。合理开发湾区生态资源,发掘融合城市的人文价值,加强湾区国际人文交流,逐步提升湾区国际软实力和对人才的凝聚力。
(三)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重点
粤港澳大湾区应当在整体发展规划的指引下,推动产业形态向高端化和高效化发展,以培育全球经济枢纽为重心,将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发展的核心方向,强化多中心的网络空间结构功能,提升湾区向内集聚和向外辐射的作用,具体的建设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湾区立体式交通网络
构建以海港和空港为主体的湾区组合港体系,强化香港远洋枢纽港功能,推动广州、深圳等城市港口的分工协调,以口岸建设为发展重点,打造世界级的国际航运服务港湾群。构建联通内陆的高速公路网、快速铁路网和城际轨道系统,对接国家陆路骨干交通网络规划,形成高效快捷的陆路交通体系。依托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建立机场发展协调机制,优化空域管理,整合区域航空资源,提升枢纽机场集疏运能力,建立以机场为核心的航空运输体系。加强以立体式交通网络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湾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综合交通枢纽门户。
2.整合产业空间布局,推进湾区产业转型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应该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推动转型升级。整合产业空间布局的重点是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优化产业功能结构。湾区应以海洋交通和海上贸易为战略重点,加强战略产业和创新经济的合作,合作模式从“前店后厂”逐步升级为统一市场。湾区应当强化香港的金融与研发中心的作用,巩固深圳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推动澳门博彩业转型为观光旅游业。针对不同产业,特别是不同服务业的特点,以提升产业链分工地位和产业竞争力目标,瞄准细分领域,把握关键环节,强化风险防范,制定产业定制化的开放措施,实施产业定制化的精准开放策略。
3.突出创新核心要素,提升湾区自主创新能力
聚焦湾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穗深港三极引领的协同创新模式,聚焦官产学研用一体化,全面建立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体制机制,着力于新兴产业培育,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鼓励民营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民间资本转化创投资本,积极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民间投资创新两大试验区建设,为创投资本扶持新兴产业提供政策环境。加快建设适应于创新产业要求的研究机构与实验基地,建立世界范围内高端人才引进与共享机制。全面推进广深创新走廊建设、推动环珠江东岸与西岸创新联动一体化,打造湾区内相互支撑和补充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4.打造生态文化名片,提升湾区宜居宜业环境
在利用生态资源方面,充分借助湾区的环境与人文优势,合理开发湾区的海洋资源和景观资源,打造湾区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独具风貌的海湾生态观光带以及和谐宜居的舒适生活圈。在保护生态资源方面,制定湾区生态保护规划,实行严格的污染管控制度,加大对污染处理设施的投资使用,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区域环境合作保护和环境执法的协调力度。加强区域环保信息共享,完善湾区在污水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合作机制,优化湾区生态布局,打造粤港澳特色生态宜居休闲湾区。
5.完善协调发展机制,拓展湾区经济腹地空间
探索建立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的大湾区治理协调机制,设立大湾区发展基金、成立湾区管理或协调委员会等,并由湾区内的企业和政府的人员共同监督管理。实现由粤港、粤澳双边合作向粤港澳多边合作的转变,构建城市间科学合理的协调发展机制,提升泛珠三角地区的一体化程度和协同发展水平。促进粤港澳三地要素的全面对接,促进产业、资金、技术等要素形成转移梯度,打造有效分工的产业协作体系。加快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探索建立服务贸易共同市场,进一步消除行政和贸易壁垒,共同拓展广阔经济腹地,促进湾区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