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国外发达湾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的发达湾区有三个: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在近百年的演进过程中,国外发达湾区已从初期的港口经济迈向创新经济,尽管它们的定位和发展模式各有侧重,竞争优势也有所差异,但在其成功因素上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湾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国外发达湾区的基本特征

1.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

旧金山湾区通常指环绕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海湾一带的地域,包括纳帕、索诺玛、索兰诺和阿拉梅达等9个县(County),湾区内主要的大城市(City)有旧金山、圣何塞和奥克兰等,总面积为1.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749万。旧金山湾区是最早以“湾区”名义成立相关管理组织并开展活动的湾区,是全美居民收入水平最高、最繁荣的区域之一。

(1)创新型科技产业提升湾区发展的创新力

创新型科技产业是旧金山湾区最主要的产业形态,也是湾区最重要的增长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旧金山湾区抓住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全球机遇,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成了以科技服务业、尖端制造业和信息业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形态,培育出苹果、谷歌、Facebook等众多创新型企业。旧金山湾区多次引领了世界技术变革的浪潮,在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社交媒体、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各个领域都占据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湾区的信息技术就业人数比重位居全美第一,专利申请数量占全美的15%,其中圣何塞和旧金山的专利产品数量占据全美的前两位。湾区内创新公司和研发中心主要集聚在圣何塞和奥克兰,创新金融服务机构则主要集中在旧金山,各城市在职能上分工协作,打造出一条包括科技服务业、科技金融业在内的完整的创新产业链条,使湾区成为美国科技资源最为集中、创新体系最为发达、科技服务最为完善的区域。

(2)宜居宜业的优美环境增强湾区发展的凝聚力

旧金山湾区优美的自然生态和极具包容性的文化氛围,成为吸引全球顶级人才的重要因素。虽然全球高科技企业多数集聚于此,但湾区依旧保留原生态的海湾森林和原野,保证了湾区内清洁的空气、优质的水源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旧金山市三面环水、气候宜人,曾被评为“最受美国人喜欢的城市”和“全美最佳绿色城市”。旧金山湾区也是美国移民文化最浓厚的区域之一,湾区内超过50%的企业创始人是移民,非白种人占总人口的40%以上。硅谷所在的圣克拉拉县和圣马特奥县中,出生在美国境外的居民就超过100万人,占当地人口的38%左右。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半数以上由美国的境外移民创办。优良的文化设施和多元的文化氛围凝聚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巩固了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

2.纽约湾区(New York Bay Area)

纽约湾区地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西岸,由纽约州和康涅狄格州的31个县市组成,主要城市包括纽约、费城、波士顿、华盛顿和巴尔的摩等,面积约为2.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在2000万人以上。纽约湾区是全球发展水平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区域之一,以占美国1%左右的面积集聚了全美7%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的生产总值。湾区的金融业和制造业非常发达,教育和科研实力雄厚,是世界金融中心和国际商业中心。

(1)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强化湾区发展的驱动力

纽约湾区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和演进中,湾区逐渐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工格局。纽约以其科技、资本和产业优势,成为湾区的首位中心城市,通过产业的集聚与扩散,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在湾区战略性产业转型中,纽约的制造业转移至费城和巴尔的摩,高技术产业则部分转移至波士顿。湾区内各城市职能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形成不同产业集群的空间组织布局。具体来说,纽约承担全美金融和商贸中心职能,是全球金融和商业中心;波士顿以纺织、造船等传统工业为主导,是美国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和高等教育集聚区;费城是主要的港口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东海岸重要的炼油和钢铁中心;巴尔的摩是美国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还是钢铁、有色冶金等国防工业重镇;华盛顿则以政府职能为主,聚集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洲发展银行等国际组织,总部经济优势突出,是美国乃至全球的政治文化中心。

表1 纽约湾区各大城市的职能分工

(2)发达完善的海陆空交通体系提高湾区发展的辐射力

纽约湾区以发达完善的交通系统著称。湾区内建有肯尼迪机场、纽瓦克机场、拉瓜迪亚机场等三个国际机场以及若干个中小型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最高达到1.37亿人次,人均出行量遥居全球前列。湾区的陆地交通主要以高速公路为主,城际轨道系统主要为大都会北方铁路及新泽西捷运,形成以纽约为中心的放射形轨道网络。湾区内还有运输效率极高的港口群。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运一起形成了立体复合交通网络,促进湾区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推动形成有序的区域分工与协作的格局,提高湾区对外辐射的能力和带动作用。

3.东京湾(Tokyo Bay Area)

东京湾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太平洋海岸,是日本最重要的港口集群区。狭义的东京湾是指由三浦半岛的观音崎及房总半岛的富津岬所连直线以北范围,面积约为920平方公里,广义的东京湾还包括浦贺水道,面积约为1320平方公里。

环东京湾共有东京港、横滨港、千叶港、川崎港、横须贺港和木更津港等6个港口,共同构成京叶和京滨两大工业带,分布有川崎、船桥和君津等工业重镇。东京湾区的总产值约占日本全国产值的三分之一,是日本最大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地带,同时也是日本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商贸中心和消费中心。

(1)发达的港口经济提供湾区发展的支撑力

由于日本是岛屿国家且自然资源匮乏,东京湾拥有众多港口成为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港口及码头服务、造船工业、渔业及国防工业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东京湾港口经济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港口的分工协作,六大海港虽然距离较近,但并没有形成恶性竞争,反而分工明确、职能互补,形成一个协同发展的港口集群。

东京湾的六大港口中,东京港依托东京的消费市场和广阔腹地,以外贸货物的输入为主,年输入货物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横滨港位于京滨工业带的核心,主要为国内大型制造业企业提供原材料和能源物资进出口服务;千叶港以出口汽车、钢铁和化工产品等;川崎港与东京和横滨协同发展,出口以汽车为主,进口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木更津港主要服务于君津钢铁厂,横须贺港则是军港,同时服务船舶制造业等。

表2 东京湾内港口的职能分工

(2)完善的政府规划加强湾区发展的持久力

与纽约湾和旧金山湾不同的是,日本政府针对东京湾发展的参与度和掌控力很强。政府制定并不断完善详细的区域发展规划方案,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东京湾区的有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国会先后制定了《东京湾港湾计划的基本构想》《首都圈整备法》《首都圈近郊绿地保护法》《多级分散土地形成促进法》等相关规划和法律法规。正是由于东京湾区和东京都市圈的建设有法可依,东京湾经济带的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以东京为中心、周边次核心城市协同发展的合理布局。

(二)国外发达湾区的经验启示

国际三大湾区在发展定位和产业特征上各有特点,旧金山湾区属于创新型湾区,东京湾区属于产业型湾区,而纽约湾则是服务型湾区。它们对我国湾区发展的经验启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基础设施、产业分工和要素流动。

1.基础设施一体化

湾区经济的成功之处在于产业的大规模协同、资源的高密度集中和要素的快速度流动,这一切都依赖于湾区内的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能否高效率运作,又取决于其一体化的程度高低。发达湾区首先通过大规模投资建立发达完善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进而构建出协同发展的港口群体系。高水平的一体化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湾区集聚扩散机制的发挥,引领湾区经济的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体现在设施的多样性、复合性和衔接性。发达湾区通常具备集城际轨道、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城市道路和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立体复合交通网络体系,各种交通方式和工具能够实现无缝对接。除交通设施外,湾区在通信、水电等方面也实现了高度一体化。基础设施全方位、系统化地融合到湾区的经济发展中,有效地提升了湾区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实力。

2.产业分工协调化

从发达湾区的实践来,三大湾区无一例外都形成了良好的区域产业和城市职能分工。湾区内部产业的分工与协同,既可以避免各城市之间不必要的竞争,又可以集中要素资源形成对外辐射的合力。产业的协同机制已经内化为湾区经济的动力因素,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影响产业分工与协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有梯度的产业分布格局。发达湾区通常拥有强大的中心城市,如纽约和东京,它们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起着在全湾区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协调各城市职能分工的作用。中心城市具有集聚外溢的效应,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如纽约将制造业转移到费城和巴尔的摩,东京衍生出京滨和京叶工业带等。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对产业协调化也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中心城市的转移产业没有相应的城市或地区承接,如果没有形成合理的有梯度的产业分工体系,那么中心城市的外溢效应就不会充分发挥,湾区的集聚优势也就不复存在。通常情况下,产业分工的协调化既需要市场机制对资源要素的自由配置,也需要政府合理的统筹规划以及制度法律层面的保障。

3.要素流动自由化

无论何种类型的湾区,发展的核心要素都是创新型人才。人才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湾区经济保持活力的根本所在。一方面,湾区要想保持领先优势,必须要吸引外部创新人才进入,不断地更新人才结构和创新水平。另一方面,湾区发挥人才优势必须保证人才要素在内部能够自由流动,使要素处于最佳的利用位置和状态。现实中的湾区通常是跨行政的区域,因此降低甚至消除地区间的行政壁垒,促进要素通过自由流动达到最佳配置,是湾区经济相对于其他一体化区域的优势所在。如旧金山湾区先后成立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和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等协调机构,统筹解决区域性矛盾,通过制定湾区规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要素的自由化流动。日本政府则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首都圈整备法》等,促进东京湾区内各县市的政府协作,降低行政阻碍和区域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