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什么是平台型组织
互联网不仅仅改变了商业的逻辑,更改变了组织的逻辑。有追求的企业,大都隐隐约约看到了金字塔组织的问题,并开始进行各自的组织创新。但对于组织创新要走向何方,人们一直众说纷纭。
面对时代给出的问题,学者、企业家、咨询师、记者一干人等纷纷提出不同的观点,造出不同的概念,包括合弄制、三叶草组织、海星组织、指数型组织、轻足迹管理、网状组织、青色组织等,多到“概念通胀”,让人雾里看花。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对于互联网时代组织模式的描述进入了一种“大伞构念”(umbrella concept),每个人都在用盲人摸象的方式触碰本质的一部分,但很难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人们更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在没有摸清楚“底层模型”时,看到任何一个现象,都以为是“新物种”。
要进一步了解组织创新的趋势,我们可能要选择一个概念来深入。唯有如此,才能脱离那种“众说纷纭”的喧嚣,回归对于概念的深度认知和方法论的构建。我选择概念的标准有三个:第一,这个概念需要具有包容性,能够类比当下的不同现象和未来的多种可能;第二,这个概念必须有深度,能够为现象找到背后的理论解释;第三,这个概念必须能够延展到落地方法论上去。
从这三个标准出发,现有的诸多概念可能都会是昙花一现。而基于对组织模式原型(见附录1)和若干组织创新案例的研究,我相信,平台型组织将是解释互联网时代组织变革的最佳选择!
但不得不提到的是,大多数人对于平台型组织的理解,仍然是肤浅的“想当然”。互联网兴起的前几年,去KPI、上班不打卡、叫花名……都被认为是平台化。而近年来,大量互联网企业开始回归常识,并进入了组织设计的范畴,兴起了“中台热”。但它们所谓的组织创新,大多不过是在补以前管理上的欠账,再为这些动作冠以一些炫目的“大词”而已。
平台不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在我们的概念中,平台型组织一定是:在需求侧,能够灵敏获得用户的动态真实刚需;在供给侧,能够快速纳入各类资源,并且能够激活个体,去充当自己的CEO,连接(组织)各类资源去满足各类需求。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轻、更快、更强,业绩才能呈现指数级增长。做到这一步,企业家就不是一个笨重企业的保姆,而是一个挥舞杠杆的高手。
下面,让我们全面了解什么是平台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