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中的古村镇:湖北省应城市巡检村调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村党支部

一 发展历程

1954年7月,巡检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巡检农业生产合作社党支部。首任书记是雷朝松,任期至1972年9月。当时,支部只有4名党员:雷朝松、熊永耀、丁凤秀(女)、熊树志。其中,熊永耀、丁凤秀是支部委员。雷朝松任书记期间发展了2名党员:李炎生、刘金旺。1958年,党支部更名为“巡检大队党支部”。

党支部第二任书记是李炎生,任期从1972年10月至1981年3月。由于雷朝松年龄较大,不适宜继续担任书记职务,于是身为民兵连长的李炎生在1972年10月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后直接被任命为书记,雷朝松改任大队副书记,委员仍然是熊永耀、丁凤秀。当时,支部共有6名正式党员:李炎生、雷朝松、丁凤秀、熊永耀、熊树志、熊德玉。后来,支部调整,民兵连长刘金旺增补为支部副书记。1979年6月,刘金旺改任生产大队队长,陈火苟增补为支部副书记。李炎生任书记期间,转入支部的有11名党员:廖艮生、余惠君、刘晚苹、王四伢、张三伢、张腊元、熊树植、曾建国、杨长明、关清山、陈火苟,支部发展了4名党员:民兵连长刘金旺、治保主任陈火苟、妇联主任熊爱珍、主管会计关祥益。1979年底,支部党员增至21人。

巡检党支部第三任和第五任书记是陈火苟。其中,第三任任期是1981年4月至1984年2月。1981年3月支部书记李炎生调到杨河镇任副镇长后,作为支部副书记的陈火苟代理书记,主持全面工作。第五任任期是1987年10月至1991年10月。1987年10月,巡检党支部一度分为三个支部,即巡检村党支部(11名党员)、巡检街道党支部(8名党员,张望中任书记)和巡检企业党支部(6名党员,挂靠在杨河镇)。巡检村党支部书记是陈火苟,村主任是肖建祥。1986年5月,村主任肖建祥被发展为党员,后又兼任支部副书记。1991年底,支部党员增至13人。

巡检党支部第四任书记是张望忠。任期从1984年3月至1987年10月。1987年10月支部一分为三后任巡检街道党支部书记。

巡检党支部第六任书记是肖建祥。任期从1991年10月至2009年4月。1992年下半年原巡检村与巡检街道合并成巡检村。支部副书记是陈火苟,1994~1997年副书记由村主任鄢中亮接任。期间发展的党员有:村副主任陈金清、出纳丁朝阳、民兵连长熊立生、邮递员刘运国、丰江米业法人代表吴红斌、三强养殖协会会长丁贵祥、巡检小学教师彭应波、退伍军人肖应波。2009年底,支部党员增至28人。

巡检党支部第六任书记是陈金清,任期从2009年4月开始,此时原支部书记调离,支部工作由副书记陈金清牵头,实际上就是代理书记。2010年底,支部党员仍是28人。

村务公开栏

1954~2010年,巡检党支部已有56年历史,先后产生了6位支部书记,他们的简要情况,见表3-1。

表3-1 支部书记简况

表3-1的资料说明:(1)担任党支部书记时的年龄,雷朝松为26岁,李炎生为32岁,陈火苟为39岁,张望忠为37岁,肖建祥为32岁,陈金清为47岁,平均年龄为35.5岁;其总趋势是低——高——低——高。(2)担任党支部书记时的入党时间,雷朝松为2个月,李炎生为2年3个月,陈火苟为9年2个月,张望忠为8个月,肖建祥为5年6个月,陈金清为11年5个月,合计350个月,平均为58.3个月,折合4.86年;其总趋势是由短到长。(3)担任党支部书记时受学校教育的年数,雷朝松为6年,李炎生为12年,陈火苟为9年,张望忠为9年,肖建祥为12年,陈金清为12年,平均为10年,其趋势是由少到多。(4)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年数,雷朝松为18年2个月,李炎生为8年5个月,陈火苟为6年10个月,张望忠为3年7个月,肖建祥为17年5个月,陈金清为1年8个月,合计709个月,平均118.2个月,折合为9.85年,其总趋势是长——短——长——短。(5)离任后的去向,2位到镇政府或镇下属单位工作,3位到非农业单位工作,总趋势是离开农业和农村。

二 产生方式

巡检党支部书记的产生有3种方式。一是,上级党组织指定。第一任支部书记雷朝松,就是由中共应城县杨河区委员会直接指定产生的。二是,上级党组织提出候选人,支部等额选举。第二任书记李炎生,就是先由中共应城县杨河区巡检公社党委提名为候选人,然后由党支部等额选举产生的。三是,党员提名候选人,先差额选举支部委员,然后再由党支部委员会选举支部书记。

据曾担任过村支部副书记、村会计,并多次参与或主持过村“两委”(即村党支委和村委会)选举的老党员鄢忠亮回忆,2008年巡检村党支部书记选举过程如下。

第一步,民主评议党支部。2008年11月2日,在村党员活动中心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当时支部有27名党员,其中5名党员在外无法赶回村参加大会。在党员大会上,由肖建祥代表村党支部述职,支部委员陈金清、丁朝阳也分别做了各自的述职报告。然后,由参与支部大会的22名党员进行评议。

第二步,民主推荐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11月3~4日,召开党员大会,22名党员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民主推荐4名党支部委员会候选人初步人选,并提出了书记、副书记建议名单。11月5日,交中共杨河镇党委审定。

第三步,确定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名单。11月6日,召开党员大会,将经中共杨河镇党委审定的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名单提交大会酝酿讨论,并根据多数党员意见确定了4名候选人:肖建祥、陈金清、丁朝阳、邹玉芳。

第四步,选举支部委员。11月7日,召开党员大会选举3名支部委员。这次选举会议,由原村党支部书记肖建祥主持,候选人4人:肖建祥、陈金清、丁朝阳、邹玉芳,22名党员参加投票,占全村党员总数的81.5%,唱票人张腊元,计票人曾建国,监票人陈忠望,总监票人鄢忠亮。选举前,发出选票22张,回收选票22张,有效选票22张。选举结果是:肖建祥、陈金清、丁朝阳当选为支部委员。4名候选人的简要情况,见表3-2。

第五步,选举村党支部书记。11月8日,召开新一届村党支部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支部书记,肖建祥当选。

事实表明,巡检村党支部书记的产生方式和过程,尽管可能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总的发展趋势是:由指定向选举转变,由等额选举向差额选举转变。应该说,它是不断进步的,其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表3-2 支部委员候选人简况

三 党员现状

2009年底,巡检村党支部有28名党员,他们的简要情况见表3-3。

表3-3 党员简况

表3-3的数据说明:(1)从人数看,2009年底全村户籍人口1447人,党员人数占户籍人口数1.94%。(2)从性别看,男性22人,占78.6%;女性6人,占21.4%。(3)从年龄看,55岁以上11人,占39.3%;45~54岁8人,占28.6%;35~44岁6人,占21.4%;35岁以下3人,占10.7%。据此计算,平均年龄为48.3岁。(4)从文化程度看,高中或中专5人,占17.9%;初中17人,占60.4%;小学5人,占17.9%;文盲1人,占3.6%。据此计算,平均受教育年数为8.7年。

此外,据口头访问估计,巡检党支部28名党员中,家庭收入高于全村平均水平的约占60%,相当于全村平均水平的约占30%,低于全村平均水平的约占10%。从总体上看,党员家庭收入水平高于一般村民家庭,在发展经济方面,多数党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据有关资料,2010年底,全国农牧渔民中的党员有2442.7万名,[2]占当年农村人口67113万人[3]的3.64%。2009年底,全国有中共党员7799.5万名,占全国人口133474万人[4]的5.84%。其中,女党员1694万名,占21.7%;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787.3万名,占35.7%。党员年龄,35岁以下的有1847.3万名,占23.7%;36~45岁的有1687.6万名,占21.6%;46~59岁的2283.5万名,占29.3%;60岁以上的有1981.1万名,占25.4%。[5]据此计算,全国党员平均年龄约为47.3岁。

上述调查数据和有关资料表明,巡检村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党员数量偏少。全国农牧渔民党员占农村人口3.64%,巡检只占1.94%,比全国低1.7个百分点。二是,女党员比重偏低。全国女党员占21.7%,巡检只占21.4%,比全国低0.3个百分点。三是,党员年龄偏高。全国党员平均年龄47.3岁,巡检党员平均年龄48.3岁,比全国高1岁。四是,平均受教育年数低一大截。显然,如何增加党员数量,提高党员素质,是巡检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