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的艺术哲学及影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自然哲学

谢林把关于物质、自然的哲学叫作“自然哲学”,它考察的是“绝对同一性”经过盲目的和无意识的创造活动,经过各个阶段和级次,上升到自我意识或理性。自然哲学以自然界为对象,所以谢林认为,要分析自我意识,就必须先分析自然界。谢林把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从低到高划分为质料、物质和有机体三个阶段。物质这一大阶段又可分为磁、电和化学作用三个阶段。在化学作用之后出现了有机物,就进入了有机体的阶段。有机体又经过了植物、动物和人三个小阶段。这个过程就是从不自觉的、无意识的状态发展到自觉的有意识的状态。这个过程本来是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过程,然而在谢林的“自然哲学”的图景里,这一切不过是精神的矛盾发展的产物的表现。“通过理性自然才破天荒第一次完全回复到自身,从而表明自然同我们之内认作是理智与意识的东西本来就是同一的。”[6] 这样,谢林不仅否认了自然的物质性,而且认为自然是有理性、有目的、有意识、有灵魂、有生命的。“自然哲学”的目标,就是要从自然追溯到精神,把自然之物还原为精神。正是谢林的这种视自然为可见的精神,精神为不可见的自然的观点,使他成为当时德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浪漫主义的一大特征就是赋予客观事物以精神和生命。

在自然哲学方面,谢林明显高于费希特。黑格尔甚至断言:“谢林在近代成了自然科学的创始人。”[7] 人与自然的和解,赋予人在自然必然性中以自由,是很多西方哲学家一生力图解决的问题。费希特强调自然对于人的先在性,但更强调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所以,“自我”成为费希特阐述一切事物的绝对的、无条件的出发点,整个现实世界都依赖于“自我”的意识的逻辑展开。可惜费希特仅仅指出必须从绝对“自我”引出自然界,但却到此中止。谢林却关注、依据并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前沿成果和各种成就,并把自然科学作为新方法论和新自然观的源泉,创立了他的“自然哲学”。谢林“以自然哲学来补充费希特的哲学,这种自然哲学不仅得到浪漫派和诗人歌德的欣赏,而且也为德国的自然科学家所喜爱”[8]。谢林的自然哲学思想中含有重要的辩证法因素。

谢林把自然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自然界最初是无差别的同一,但无差别已经是同差别对立的,而在无所不包的同一性范围之外不可能有任何东西,因此,与同一对立的差别应当是包括在同一本身中的。那么,同一中应当有对立。由同一到对立,又从对立到新的同一,这就构成了自然界永恒的生成运动。“对立在每一时刻都重新产生,又在每一时刻被消除。对立在每一时刻这样一再产生又一再被消除,必定是一切运动的最终根据。”[9]于是,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对立力量而联系的发展的,每一物也都是运动和变化的,都是有生命的。这种承认对立同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承认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转化和进化的观点,正是谢林“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是他对自然哲学和辩证法的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也启迪了黑格尔在自然哲学和辩证法方面做出更大的突破。而且“正是这种自然哲学使他的辩证法和康德及费希特的辩证法分道扬镳了”[10]。同时也不能说他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形成没有启示。然而,也正是谢林把自然界日益精神化并把矛盾对立终结于“绝对同一”,而阻碍了他的辩证法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不管怎样,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旧的自然哲学有许多谬见和空想,可是并不比当时经验主义的自然科学家的非哲学理论包含得多,至于它还包含许多有见识的合理的东西,那么这点自从进化论传布以来,已开始为人们所了解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