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77/7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理论基础,助我攻关克难

1983年9月我被调到戚墅堰厂之前,在镇江船舶学院(现江苏科技大学)已经通过了一年的实习期,转为助教,所以我过去后直接转为助理工程师。到2008年退休,算下来,应该在戚墅堰厂工作了25年。我没有做过技术管理领导干部,一直是在基层车间和工艺部门做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工作。2000年以后,各个工厂都开始对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化管理。原来只有技术职称,是以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称呼的,后来开始技术岗位化管理,产品设计就有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和主管设计师。我曾经是工厂最早任命的主任工艺师。

由于工作初期缺乏经验,就不得不从学过的书本知识角度去努力思考探讨工作中遇到的工艺技术问题,从中获得一些解决的方案。所以我在进入工厂工作两三年以后,曾经有一些同事说,我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跟别人不太一样,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条理性更明显一些。我想这就是交大的学习过程给我带来的影响,或者是收获。所以我在担任主任工艺师以后,工厂曾经组织过不同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工人,设立了“岗位技能带头人”这么一个荣誉称号,我也曾经获得过。在总结经验时,我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重视现场获得的工作经验,同样要重视书本理论的支撑作用。因为我觉得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实际上都是工业界长期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和经验的积累和升华,应该成为指导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

我可以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1984年我初到工厂后参与的一个铁道部的技术改造项目,国家有一千多万元的投资,建设一条生产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气门的专业化生产线。这个项目是从日本引进的生产制造技术和新型气门材料,许多关键设备是从日本购置的,配套了其他的国内设备,在一间三千余平方米的厂房内,形成由三十几道工序、近40台冷、热加工制造设备组成的、从耐热不锈钢棒原材料进车间到气门成品交付厂内外用户的全封闭型生产线。其中包括了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堆焊、表面处理和无损探伤等多种机械制造冷热工艺技术。我参加了前期的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又在这个车间建成投产后工作了三年左右。车间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很少,仅二十余位。有两位工艺工程师,一位以材料热工艺为主,我分管冷加工工艺和生产全流程工艺安排,因此也要接触各种热工艺的基本常识。尤其是生产线投产初期,需要让新的工艺流程和新型材料与国内机车柴油机气门设计方案合理衔接匹配,这时遇到了料想不到的情况:就是最初的气门产品在运用中出现了短期疲劳失效故障,虽然只有大约不到千分之一的发生率,但是影响很大。为了分析原因、克服事故,我们做了很多试验、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是最初的效果不佳。提供制造工艺的日方技术人员,因为对产品设计方案、新材料应用、制造工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也未充分理解,一时也拿不出对策。我从事故现场观察分析、各种试验数据结果、各道工序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渐意识到原先的表面热处理工艺安排、新材料与故障机理三者可能存在不匹配,产生微观作用,影响了产品性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我提出对表面热处理工艺和前后冷热工序顺序调整的方案。在这样的措施下,事故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这个攻关过程中,我体会到在交大学到的知识对自己工作实践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