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谷文集(卷九 纪实文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济仁之人

题记

与他头一回见面,是在西安碑林门口。他叫严育斌,头衔是西安济仁医院院长,还有许多杰出模范的光环。尽管事先知道他是个资产上亿的残疾人,但在他钻出黑色小轿车伸出手时的一瞬间,心头还是一震。他随手拿过拐杖,支撑着身体的平衡,直直地站在脚下的石板路上,爽朗地一起攀谈起来。

他就是那个自小患有残疾辍学,而开始苦读医书的严育斌吗?是那个从乡村赤脚医生起步,研制中药赚了几百万的严育斌吗?是那个在投资几千万兴建医院的泥坑里爬起来,并创造了奇迹的严育斌吗?是那个北京残奥会火炬手的严育斌吗?

一个四肢健全、耳聪目明的健康人,尚且难以实现的抱负,却在一个肢体残缺的人手中梦想成真,他所为之付出的代价必定是超乎常人的,其背后的故事肯定是不可想象的。

济世,仁爱,似乎理应由生理健康的人更多地去奉行,其中包括对残疾人的关爱。而这里要说的故事,却是由严育斌这样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谱写的。他没有变成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和累赘,为自立自强,吭吭哧哧,百折不挠地站成一个大写的人字,为济世和仁爱奉献出生命的力量。

是为济仁之人。

感动户县

人称金周至、银户县,是古都西安市辖区内的郊县,北临渭水,南依秦岭,在农耕时代是一片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的风水宝地。近年来,城市化的步伐开始向这里迈进,户县在地缘优势上成为大都市的后花园,可见严育斌把西安济仁医院开设在户县县城,是他新世纪之交的明智之举。

乘车从西安城南出发,经终南山下的环山大道,半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目的地。下了高速路,朝西行不远,在路北一眼就看见了西安济仁医院的大楼。医院初建时,这里还是一片郊野,谁能料到近十年工夫,这里大楼林立,城市化建设已显规模,商住楼成为一道时尚的风景线。

济仁医院大楼前,挂满了多个定点医疗的牌子,医患人员出出进进,可谓门庭若市。作为综合医院,济仁的科室齐全,医术高超,服务周到,设备精良,且收费低,属于非营利医疗机构,吸引了周边的广大患者,为他们解除病痛,履行白衣天使的社会职责。

严育斌兴办医院的初衷,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济世为民,造福社会,实现他人生的自我价值。虽然他是一个残疾人,他不仅要自强自立,还要回报社会,服务民众。

医院刚开办不久,一位产妇慕名住进这里,在生产过程中因出血过多,必须进行子宫切除手术。产妇的生命危在旦夕,可家属掏空了口袋,只有三百元钱,急得团团转。严育斌知道后,毫不犹豫地对医护人员说:“这不是钱的事,救人要紧。”他随手从自己口袋里掏出1500元,递到产妇家属手里,让赶快去办手续。家属伸出手接过钱,面有难色,又感激万分,怎么能拿院长的钱呢?病人转危为安,严院长乐善好施的名声也传开了。

一位脑血栓患者前来复查CT,身上只带了250元,按收费标准还差10块钱。病人来一次不容易,回去取钱还是找人借钱,正在作难时,严院长知道了,说:“只收240元,少收10块钱,病人还要搭车回家哩。”这也不只是十块钱的事,严院长体谅患者,病人在这里感受到了亲情般的温暖。

近年来,他出资为残疾人朋友购买了一批轮椅,为一百五十多名白内障患者减免了手术费,为病人减免各种费用18万元,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三十多万元。他吸纳许多残疾人和社会低保人员到医院工作,安置再就业人员二百六十多名。

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目前年门诊量已经达到八万人次,拥有床位二百张,住院七千人次,手术近两千台,医院的总资产达到近亿元。

2009年,严育斌被誉为“感动户县人物”。

感动,是因为他的特殊经历和非凡的人生命运,因为他近乎悲壮的创造精神。他的济仁医院开办近十年来,成千上万的患者在这里得到了恩惠,许许多多的人们在这里经历过感动的场景。何止在拥有五六十万人口的户县,济仁医院的患者辐射范围早已延伸到了周边的周至、长安等区县,以至西安市内外。

感动,是没有地域界限的。人的情感,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在情感的交融中,人与人变得和善,社会生活变得和谐。而作为严育斌,为了赢得活人的尊严,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曾经多少次首先感动了自己的灵魂?

闷闷不乐

严育斌不幸的童年,让人心碎。

闷闷,是严育斌的乳名,也是小名。闷儿,是关中一带对孩子的一种亲昵的称呼。把心关在门里边,不敞亮,不透风,只能是闷闷不乐。起的官名叫育斌,父母是要把他培育成文武双全的俊才。可是人的命运往往难以预测,是龙,是虫,人们总抱以美好的期许。

八百里终南山,七十二道脚不干,说的是秦岭北麓峪口众多,涝峪便是其中之一。户县涝店镇鲁家寨,是闷闷出生的地方。在严家的六个孩子中,育斌排行老五。闷闷一生下来,是个聪明健康的孩子,也就在厄运降临的那个晚上还是活蹦乱跳,闹个不停,谁知第二天醒来,左下肢突然就没有了知觉。当时,闷闷只有两岁。

他患的是小儿麻痹症,导致左下肢瘫痪,这种病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并不少见,是一种流行性疾病。也与人们记忆犹新的“三年困难”时期有关,辛劳的母亲养活几个娃,怀上他时就营养不良,他一生下来也没吃没喝,糠菜充饥,损害了孩子的健康发育。父母背着他四处求医,始终没有什么好转,这便成了严家生活中最大的灾难,也更是育斌一生中最大的痛苦。可是,天真无邪且处于懵懂之中的孩子,并不知晓他的生理缺陷在今后漫长的人生中意味着什么。

他似乎快乐地在家里的天地间爬来爬去,从炕上到地上,从屋里到院子里,与小伙伴们玩耍,不知疲惫也不知愁滋味。一起爬的小伙伴站起来蹒跚学步,能直立着走路了,闷闷却不能。他一次次地试图和别人一样站起来,又一次次沮丧地倒在了地上。他渐渐感觉到了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如人,不能站起来行走的原因,一棵忧伤的种子便在幼小心灵的土壤里悄悄发芽,一天天长大,和他的残疾一起忍受着与日俱增的羞辱和痛苦。

“妈,我也要上学!”直到有一天,爬行了八个春夏秋冬的闷闷,终于向正在做饭的母亲提出了强烈要求。他看见同龄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了,他们朗读着课文,唱着好听的歌,自己却还闷在家里爬来爬去,与其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羡慕,还不如说是出自本能的自我救赎。父母何尝不想让闷闷上学,他们看着可怜的孩子渴望读书的神情,心里刀绞一样。于是,父母痛下决心,轮流背孩子上学读书。

天长日久,风吹日晒或雨雪交加,背孩子上学能坚持下来实在不易,父母和孩子都得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虽说只有几里地,遇上连阴雨天,这里的黄泥又粘又滑,有时脚板陷入泥坑里,怎么也拔不出来。摔了多少跟头,哭了多少回,又笑了多少回,都是为了孩子将来生活的路少一些泥泞和坎坷。

在读三年级的时候,育斌终于顽强地学会了拄拐杖,辛苦却快活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他身患残疾,但学习刻苦,功课从不拉在同学后边,赢得了做人的尊严。小学读完后,育斌顺利升入了初中。学校离家远了,母亲深知孩子艰难,就用家里养蚕养鸡攒下来的70元钱买了一辆架子车轱辘,找木匠打了车把和厢板,供孩子上学用。每天,堂兄弟伙伴便用架子车拉育斌上学。但遇到下雨天,路面泥泞,架子车无法行驶,育斌只好留在家里读书。当时,社会上正搞“批林批孔”政治运动,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受到冲击,实行开门办学,三天两头学工学农,参加义务体力劳动。到田地里逮棉花虫,拉粪,这对行动不便的育斌来说,无疑是很困难的事情。再说,在读书方面也看不到前途,觉得能识字算数不当睁眼瞎就行了。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退学回家。

育斌的母亲是个要强的女人,尽管不识字,但心灵手巧,能绘画、剪窗花、铰衣服,遇事主意正,有见识,比一般人看得远。在乡下持家过日子,再苦再累都不怕,但身边有闷闷这么一个腿脚不利索的病孩子,好歹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做母亲的有力没处使,精神负担与日俱增,不是闷闷不乐,而简直是愁肠百结。如今,学是上不成了,接下来的日子不知道怎么过下去。庄稼地里的活儿,顶不了一个劳力,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凭什么在这个世上活下去。要么,就得让孩子学点手艺,父母以后不在世了,自己靠手艺挣钱养活自己。学什么好呢?母亲请教了村上的贤能,有的说让孩子学修鞋,挣不多总能糊口,有的说不如学修电器,是个时髦行当。母亲迟迟没拿定主意。

“让孩子学医最好。”母亲去姨父家走亲戚,谈到学手艺,终于为育斌确定了一生的正确方向。姨父在惠安化工厂工作,比乡下人见识多,自己也爱好医道,出主意让孩子从医,从现在起就开始入手。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辍学在家闲着,自己也感觉无聊,学医好,怎么学呢?当时的育斌,可以说什么也还不懂,好像是在由母亲安排他的命运。

村医疗站

常言说,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村医疗站离育斌的家不远,但要谋到这个差事,体现自己的价值,他所经历的心灵之路却很漫长,付出了数倍于别人的艰辛。

母亲从四处借来中医书籍,一本一本交到儿子手里。育斌开始还新鲜,但很快就失去了兴趣。一些繁体字成了拦路虎,他识的字根本不够用,再说书里也没有适应一个十三岁少年天真兴趣的打打杀杀、神神鬼鬼、打趣逗乐,在他看来,尽是些枯燥无味甚至玄之又玄的词语,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

他愁眉苦脸地说,妈,我根本看不懂。母亲说,看不懂也得看,不学不成,看一看就看得懂了。每天,母亲上工时,就把儿子锁在家里,不许出去玩耍,像关禁闭似的,逼他学习读书。年幼的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贪玩,艰涩的医书怎么也提不起他的兴趣,他玩他的,只是在母亲回来时才装样子读书。这样持续了大半年,母亲苦口婆心,甚至是声泪俱下地告诫儿子,你和正常人不一样,你有残疾,你种不了庄稼,又没个手艺,爸妈在世可以养活你,可养活不了你一辈子,有一天爸妈不在世了,你还要活下去,凭什么糊口?你要是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爸妈作孽啊,你要活出个人样儿,爸妈就是死了也不再操你的心了。

道理很简单,就像隔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育斌似乎在一瞬间突然明白了事理,心里亮堂起来,哭着跪下来对母亲发誓,一定要自觉学习,把医术学到手,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活出个人样儿来。记得是冬天,每天早上,母亲用柴火烙好窝窝头,热热地递到命苦的儿子手里,他就趴在炕上裹着被子,边吃窝窝头边背医书。腿冻烂了,热炕一暖又钻心地疼。到了夏天,蚊子多,他包了身子和头,只露两个眼睛,坚持钻研医道。尽管年龄小,连起码的医学常识也不懂,但他凭借毅力,死记硬背,把《黄帝内经》背得滚瓜烂熟,《伤寒论》的398条能够倒背如流。就这样,年复一年,育斌几乎成了医学的读书匠。有了学习的动力,母亲不再催促他读书,而是怕儿子太用功,累坏了身体,经常劝孩子注意休息。

有一次,村上有个婆娘因打架昏厥过去了,正巧遇上育斌,救人要紧,他就大胆地掏出银针施救,果然给扎醒了。周围的人大为吃惊,这娃还真是把本事学成了。其实,为掌握针灸技术,他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这一天,机会来了,村医疗站的一名医生参军入伍,空出一个位置来。母亲得知后,找到对门的驻村干部说,让自己的儿子育斌试一试,给娃个学习锻炼的机会,将来好自立成人,有一碗饭吃。母亲平时是个热心肠,在堡子里有威信,村干部也很关心育斌的特殊情况,就答应了。

育斌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村医疗站,每天可以挣到三分半工分了。他尝到了自食其力的滋味,学到的知识可以得到实践和锻炼,他学习钻研的劲头更大了。村医疗站忙时,弟弟把饭给送来,下雨天就住在站里,守着为群众看病。有的病人来不了,病人家属就背上育斌到家里诊治,有时还硬留他吃饭,然后再背他回医疗站。他感觉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了,在群体中发挥着一分子的作用,不再是个多余的讨人嫌的角色了,活得有意义了。

在村医疗站,群众都夸育斌病看得好,人品好,服务好,是个难得的自学成才的好医生。

镇卫生院

两年之后,育斌深感到自己通过自学的一些医术,根本满足不了患者的需要。一些常见病打打针、吃吃药,就可以解决群众的疾苦,可稍微复杂一点的病情,他掌握的本事不够用了,甚至束手无策,只好无奈地让患者转院治疗。

学海无涯,医术无涯,实践让刚刚端起从医这个饭碗的育斌,从涉足不深的眼下望见了前行路上的希望。这已经不是初衷的饭碗问题,而是如何深造自己,掌握更好的医术,为群众诊治疾病,为民众创造幸福,在自食其力的同时体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

于是,严育斌在过去辍学的路上爬起来,通过自学和初试锋芒,心里又升腾起继续求学的渴望。他从村医疗站出发,进入户县卫生进修学校学习。他从来没有这么如饥似渴地学习的劲头,回想起来,当初母亲逼着学的自己是多么地傻,多么地不懂事。现在不仅是自觉学,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成了一个拼命三郎。

一年后,他又进入森林职工医院实习,期满之后被留在涝店地段卫生院工作。这里接触的,不只是头疼脑热的常见病,病种复杂,临床试验的机会多,锻炼提高也快,他的医疗技术上了一个台阶。

他在工作之余,继续钻研古代医案,广为浏览医学杂志书籍,并注重总结记载,分门别类,整理了繁杂而条理分明的学习卡片。每天晚上,他都要学到十二点钟。第二天早晨闻鸡起舞,五点钟又强迫自己爬起来,先是在路灯下读书,转而到野地里学,大声朗读,到八点钟按时回到医院上班。甚至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直到多年后的现在还经常是这样。别人在看电视剧《霍元甲》,在唱万里长城永不倒,他却硬忍住自己娱乐的愿望,按捺住一颗骚动不安的年轻的心,苦行僧一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棉球塞住耳朵,强迫自己不去看电视听音响,一头扎在医学的书籍中,在医海里畅游。他如同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在奋力朝前划,越过风浪,穿透暗夜,前边就是曙色与霞光。

为了不分散精力,他甚至扼杀了自己喜好文学的兴趣,不去读小说。但有一次,他出外给病人打针,有患者来取药不见他,误会埋怨了他,在一时委屈之下,他随手捡起一本《新儿女英雄传》,着迷地看了下去,一天半便读完了。中医书太枯燥了,没有小说热闹好看,但从医是自己一生的理想,一生的追求,再难也要坚韧地走下去。

这时,严育斌遇到了一件事。有两口子感情不和,正闹离婚,原因是婚后一直没生孩子,可能是性功能方面的问题。处于医生的天职,为了这个年轻家庭的幸福,他开始查找多方面的资料,涉入了不孕不育这个他本来陌生的领域。经过他的诊治,两口子生下了孩子,婚姻又复美满。

啊?严育斌大夫能治不孕不育?而且有成功的范例,有说服力。名一传开,门庭若市,之后竟然成了严大夫的专长,尤其是治疗男性不孕不育症,在户县以至西安城郊名声大振。

仙灵妙药

一种冥冥中的机缘,让当初只是想寻一个饭碗的严育斌,无意之中用他残疾的腿脚踏入了一个玄奥的生命之境。生命的延续,天经地义,而因为生理上的某些缺陷,却让一些育龄男女为生育问题饱受精神的折磨。严育斌在寻找这把打开玄奥之门的钥匙。除了在内科、妇科疑难杂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外,严育斌对诊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尤其对男性不育症情有独钟,开始精心记录整理和总结一个个病例,钻研探索其中的奥秘。

他在广泛阅读过程中,萌发了著书立说的愿望,开始动手撰写文章,阐述他的医学见解。因文化程度不高,写作技巧不熟练,写了二三十篇文章,怎么投出去又怎么退回来。周围个别有资历的同行,少不了讥讽他,能看好病就不错了,真是掂着碌碡撵太阳,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还写什么文章?文章是谁都能写的吗?他遇上了一个有良心的好编辑,写信告诉他说,他的文章内容好,文字表述却缺乏功力,并推荐参考书让他读。初、高中语文课本读了,中医杂志的好文章不仅能背下来,而且对照自己的退稿搞懂了文章的格式和表述方法。他从没有灰心,坚持写稿投稿,终于在1983年让自己的手稿变成了铅字,第一篇文章发表在《陕西中医》杂志上。

当时,户县能有人在中医杂志上发文章的就两个人,另一个是写了篇读者来信。这年,县上让上报论文参加评奖,他报迟了,未能评上奖,但县上领导在科技大会上提到了严育斌和他的论文,引来了记者给予报道。之后,工会系统召开职工自学表彰大会,严育斌在西安市和陕西省的评比中都获得了奖励,并在颁奖大会上发言,介绍自己身残志不残的事迹。

他成名了,成了名人。当时他的身份还是一个副业工,省上一位领导知道后,让严育斌在会上就填了一张表,特批他为国家干部。于是,他被调入户县中医医院工作。他能写文章,但作为一个好医生,病看得咋样,医术高不高,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奋斗目标。他暗下决心,三年打出去!

在中医医院,比起他待过的医疗机构,可谓高手云集,你能排到老几?开始,从一天没人挂他的号到只有一个人,再逐步到十个八个,再增加到五六十人,排长队找他看病。他的医术,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的肯定。随着临床经验的丰富,他的文章也由短的到长的陆续发表。十年间,有关伤寒论的读书卡片就记了六百多张,凡见到伤寒一类的书籍他都买下来,一字一句琢磨,逐条查找资料,积少成多,去伪存真。既然这本伤寒论的书难读,何尝不可以将其整理成一本词语解释,方便读者呢?

于是,他在租住的小房子里夜以继日地研读资料,坐在床上,陆续写出了二百多万字的手稿,又几经修改,手指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之后,他把书稿送到省中医学院教授和北京有关权威专家手里,请他们指教。专家学者对他的书稿给予肯定,并推荐到了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他的《伤寒论词语解释》《乙肝验方精选100首》《桂枝汤的临证应用》《男科临证录》等六部中医专著,为他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丰富了他的医学学养,并应用于他的临床试验之中。

1993年,他的《乌梅丸加味治疗男性不育症113例》一文,获邀参加首届亚洲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而在此期间,他所倾心研制出的新药“仙灵胶囊”获得批准文号,治疗男性不育症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由此,他用专利和投资入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淘到了第一桶金。

创建医院

有了第一桶金,严育斌首先想到的不是坐享清福,卖排显阔,或者是买房子置地,当土财主,而是要办一所好医院,造福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他要创建一所不是只图赚钱,而是实行最低医疗消费的济世为民、仁爱至上的患者之家。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以自己切身的感受,履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天职,让患者在他创建的温暖如春的世界里得到复健,感受人间的博爱。

他以超人的发展眼光,把医院规划在了当时并不显眼的县城边上,从立项到履行各种名目繁多的手续,从买地到资金的筹措,从奠基到动工,以一副残疾的身躯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经受了多少磨难,谁也想象不到。也就在工程主体进行到半路时,由于经济形势的波折,创建医院的资金出现问题,他梦寐以求中的事业有可能胎死腹中。

门槛儿高,贷不到款,工程终于停了下来。这恐怕是严育斌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大困境。有人善意地劝他,你当初建一所男性专科医院的话,省力又赚钱,何苦一定要建一所这么大规模的综合性医院。有人背后说,你的“仙灵胶囊”已经打开了广阔的医药市场,腰缠数百万,也就是什么都不做,建幢好房子,开部好车子,周游世界,一辈子也花不完。这下子却好,蹦得高也摔得重,挣的钱花光了,还欠下巨额债务,看来只能准备坐班房了。人的欲望是没底儿的坑,当初见好就收,哪来如此尴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严育斌如果是一个不求进取的人,凭借腿脚不利索,什么也不用做,乞求别人同情讨一口饭吃,瞎好也活一辈子。他既然用残疾的腿脚顽强地走上了一条寻找尊严的路,即使有天大的难处,他也是不会回头的。天底下,没有卖后悔药的。

应了那句天无绝人之路的老话,正在他困顿不堪时,机会又一次找上门来。西安金融机构一位领导的家属,打听到严育斌的医术,成了他的患者。几年来到处治不好的一种疑难杂症,到了严大夫的手里,却药到病除,乌云见了晴天。这样一来,陆续治好了几位金融界患者的疾病,他们自然成了好朋友。得知严大夫也有病,是心病,是创建医院遇到了资金难题的心里的大疙瘩。他们不是报恩,也不是开恩,却是碰到了最值得放贷给他的客户。款不贷给这样的人还能贷给谁?身残志不残,济世为民,仁爱至上,造福社会,这样的人不帮还帮谁?银行的呆账,有的是内外狼狈为奸,让骗子走好运,祸害老百姓和社会,何不放贷于眼前这样真心创建公益事业的有志者呢?他有本事,讲诚信,眼下的雪中送炭,是值得的。

医院的大楼盖起来了,硬件设备有了,六十亩地,一万六千平方米的设施,周边还预留有储备用地,而软件呢?医务人员的配备,高级人才的引进,又成了严育斌面对的一道难关。经过分析,他把招揽优秀医务人员的目标,放在了经济不发达而且人才发展空间较小的地区,用优越的物质待遇作为条件之一。他看得上的人才,从一开始托人推荐,拉家常,送礼请客,以情动人,从展望医院的发展前景谈到个人事业,以理服人。都说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严育斌只要觉得这个医生人品好、医术好,别说三次,他甚至跑了十次二十次之多。当时他租了一辆桑塔纳轿车,四处挖人,南征北战,不计行程,仅租车费用就花了十五六万。终于,他的强有力的医务团队很快建立起来了。

为兑现待遇,他适时购置了医院对面的一座旧工厂的地皮,建起了医院职工公寓,履行承诺,使员工安居乐业。继而,瞅准了一片终南山脚下的风景区,建起了以旅游、休闲、餐饮为主的石镜山水园。

医院的经营方式逐步完善,讲求优质服务,讲求最低价格,讲求医疗技术,发展公益性医疗事业。从开业三四年来,仅在医疗器材方面的投入已达三千多万元。对医务人员定期培训,送往西安知名医院学习,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济仁医院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一年一个新台阶,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圣火不灭

严育斌在用拐杖支撑着前行的脚步,很吃力,也很自信,很快乐。

也就是他这么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创业者,出现在鼎沸喧哗的人群之中并不显赫,就像他脚上平常爱穿的那双不值十块钱的布鞋。

他曾经遭遇不幸,从小在地上爬行,世界是那么狭小。继而靠母亲和同学的脊背或拄着拐杖前行,道路是那么泥泞。他潜入医学的天地,开始感觉那么迷蒙,渐渐柳暗花明。他的步履蹒跚,但却步步青云,一直走向他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在2008年8月29日的西安古城墙上,当他作为第十三届北京残奥会火炬手,成为“中华文明线”接力的其中一棒,在细雨中缓缓前行时,一定回想起了自己走过的坎坷之路。“传递激情,奉献关爱”的口号,在他喊起来,更像是不屈生命的呐喊,是从滚烫的血液中飞溅出的火花。

他清楚地记得,他是第29棒,45米的距离。工作人员曾关心地希望他坐上轮椅传递,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步行。这不是方式的选择,而是面对命运的抉择。29棒,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米,就是他的一年,他从内心深处是这么走过来的。他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火炬,神圣的生命之光,在他手中,在他头顶燃烧。他毕生一定不会忘记,是因为他胸中跳动的一颗济世仁爱之心,与圣火同一颜色,红色。

华夏出版社《强者之歌》2009年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