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集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百济的灭亡及遗民动向

百济的灭亡

隋唐巨型帝国的创建,是欧亚历史上自汉帝国衰亡以来极为重要的历史变化。中国王朝四百多年的内部分裂对抗以及多中心格局,使得边疆及域外世界政治体释放能量,不断突进、碰撞、组合、联动。然而自隋代以来,中原帝国对于周边的控驭愿望和力度都在显著增强,朝鲜半岛的政治版图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莫大影响。

对于唐朝而言,辽东问题是牵动东方全局的核心关切,由此对高句丽外围的新罗、百济、靺鞨、倭国等展开多元联动。新罗成为唐朝的军事、政治紧密合作者,而与高句丽“结盟”的百济、倭国则日益成为敌对方,靺鞨则被分化为两个阵营。百济在隋朝辽东之役期间即首鼠两端,对中原王朝阳奉阴违;在唐代以后则没能及时调整航向,因其直接面临中国一侧的广大海域之地理特点,率先成为高宗时期南北双向夹攻高句丽的桥头堡,因而被唐军攻灭。

唐显庆二年(657)平西突厥沙钵罗后,海东作战提上日程,在连续对高句丽用兵的掩护下,显庆五年(660)征讨西突厥的功臣名将苏定方统兵十三万征伐百济,会同五万新罗军,一举殄灭百济。在军事上,相对弱势的百济未能有效得到高句丽的南下支援,统治阶层内部的分裂极大削弱了抵抗能力,加之唐、新罗通力合作,使其无可避免地陷入灭顶之灾——都城泗沘被唐军攻破,全国应声瓦解。唐廷作出决断,直接在其地设立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纳入大唐版图。[22]百济王室贵族及一般百姓大量被内徙中原。

百济灭亡前夕的历史记载,充满诡异的气氛,各种天灾地变和怪谲灵异事件涌现。特别是对所谓鬼吐人语预谶“百济亡”故事的细致描摹:

有一鬼入宫中,大呼:“百济亡,百济亡!”即入地,王怪之,使人掘地,深三尺许,有一龟。其背有文曰:“百济同月轮,新罗如月新。”王问之巫者,曰:“同月轮者满也,满则亏。如月新者未满也,未满则渐盈。”王怒杀之。或曰:“同月轮者盛也,如月新者微也。意者国家盛,而新罗寖微者乎。”王喜。

从“百济亡,百济亡”的鬼话,到“百济同月轮,新罗如日新”的龟文,显然都是编纂史书的新罗—高丽的史官凸显新罗天命所归意图的虚写。百济的灭亡因素众多,根本要素当是唐朝、新罗的外部军事压力,以及百济政治统治的衰朽和分裂,其他因素则包括高句丽、倭国在短期内援助的断绝,民众力量尚未参与等。从政权发展势头论,新罗如新月暴长,百济如满月将亏倒是相当贴切的表达。

表1-17 百济天灾地变记事统计(以世纪为单位)

表1-17 百济天灾地变记事统计(以世纪为单位)-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