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性病防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艾滋病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传播途径、高危险人群

(一)传染源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二)传播途径

虽然已从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宫颈黏液、唾液、眼泪、脑脊液、肺泡液、乳汁、羊水和尿液中分离出HIV,但流行病学只证明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个途径能传播艾滋病。

1.性接触传播 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患有性病特别是伴有生殖器溃疡的性病病人,如梅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等,比正常人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2~10倍。男性传染给女性的概率要大于女性传染给男性的概率,肛交被动方受染概率大于主动方,性伴数越多受染概率越高,无保护性性接触受染概率高于有保护性性接触。此外,处于血清阳转期及艾滋病期的病人传染性较强。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在我国新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中,经性接触传播比例超过90%。

2.经血液传播 ①与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与注射器;②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血液成分)、血液制品;③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者的器官、组织或精液;④医源性感染:如医疗器具消毒不严,诊疗或实验过程中HIV污染的针头刺伤皮肤等。

3.母婴传播 感染了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胎儿经过产道感染,也可通过母乳喂养传染给婴儿。母婴传播的概率为15%~30%,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可将传播概率降至3%以下。

以下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咳嗽、打喷嚏、握手、餐具、拥抱、眼泪、电话、游泳池或蚊虫叮咬等。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可以参加工作和学习。

(三)高危险感染人群

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性病患者、同性性行为者、多性伴者、HIV感染者配偶、性伴及密切接触者。

二、艾滋病潜伏期和窗口期

(一)潜伏期

从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到成为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一般为2~15年,平均为7~10年,短的可为数月。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及活性有关。经输血感染者的病毒量大、潜伏期短,经性接触感染者病毒的量少,潜伏期也相对长些。一般地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际上就是潜伏期的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外表和本身感觉上都与健康人一样,如果不经血液检测,就连感染者本人也不知道自己染上了艾滋病病毒。潜伏期的感染者也有传染性。

(二)窗口期

从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液中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处于窗口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中虽然检测不到抗体,但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自1981年发现艾滋病以来,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艾滋病窗口期的定义经历了多次变化。最初在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对艾滋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玛蒂尔德·克里姆博士(MathildeKrim, PhD)所领导的全美艾滋病研究基金会(AMFAR)在早期的艾滋病研究中提出了艾滋病窗口期为3个月的概念,这是针对当时较为落后的检测手段而言。该说法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采纳,同时被编写入世界各国的医学教科书。当酶联免疫测定法和双原夹心法等艾滋病抗体检测手段出现后,艾滋病窗口期已经缩短到最为保守的艾滋病抗体峰值出现的6周。目前,随着艾滋病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就目前广泛采用的第三、第四代双原夹心法和酶联免疫测定法以及化学发光法等检测手段而言艾滋病的窗口期可以缩短到14~21天。对此,WHO明确表示艾滋病窗口期为14~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