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导读(人文与社会译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编者按

我们编辑的这部著作有点零散,对此,我们表示歉意。1933年1月至1939年5月,亚历山大·科耶夫先生在高等应用学校(第五专业)讲授“黑格尔宗教哲学”,该讲座实际上是对《精神现象学》进行解读,我们所做的笔记构成了著作的核心。亚历山大·科耶夫目前的工作已不可能让他写一部我们所期待的《黑格尔导读》,我们今天所出版的就是这些笔记,并经过亚历山大·科耶夫先生的亲自审阅。

每年的课程都得到在《高等学校年报》上发表的概要的补充。此外,1937—1938年的最初六讲和1938—1939年的全部讲课,根据我们所能得到的速记本,以全文的形式出版。

最后,“代序”是《精神现象学》第四章A节的注解性译文,发表在1939年1月14日的那一期《测量》上,署名亚历山大·科耶夫先生。

在附录中,我们加入了亚历山大·科耶夫先生的其他文章:

I. 1934—1935年关于实在事物的辩证法和现象学方法的四次讲课的全文;

II. 1933—1934年关于黑格尔哲学中的死亡概念的两次讲课的全文;

III. 《精神现象学》的结构(其分段不完全按照Hoffmeister的1937年第四版——我们的所有引文参照的版本——给出的分段;此外,这个结构能与J.希波利特的法译本匹配)。

*

第二版和第一版的唯一区别是增加了亚历山大·科耶夫先生的附注(436—437页)。

雷蒙·克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