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思路
历史学的研究,有阶级史观、英雄史观、宗教史观、经济史观、帝王史观、文化史观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论。拙著《森林帝国》一书,以森林文化为视角、做文脉、方法论,把我的思考、我的探索、我的新见、我的论证,按时序,分地域,列章节,摆资料,陈叙述,做论析,期贤者,共讨论。
在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史上,中华文明帝国曾表现为农耕帝国、草原帝国和森林帝国三种主要形态。其共同特征是:以某一文化形态为纽带,实现文化的多元一统。本书对“赫图阿拉之问”,即“历史之问”的解答思路是:满洲实现了东北森林文化的统合,继以森林文化为枢纽,先后分别统合了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大统合,建立了后金—大清这个森林帝国。这是清朝兴起、统一、鼎盛和延祚的重要文化根因。
这个探索与研究思路的要点是:
(1)中华古代文明主要是由五种文化形态构成的,即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各种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统合,彼此交汇、融合,但是每一地域均有其主导文化,地域与文化的对应关系是: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部高原文化、沿海暨岛屿海洋文化。上述各文化形态是中华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它们的碰撞、交流、统合、演进,构成了中华文明史的主要内容、基本脉络。
(2)东北森林文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而又同其他文化类型相联系的文化形态,它尤其区别于毗邻的西北草原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这种区别根源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地理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表现在生产领域、生活领域,进而扩展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范围和内涵。当然,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固化的、绝对的,而是多元的、联系的、演变的、相对的。譬如:农耕文化区域也有森林、草地;草原文化区域,也有农耕(如河套地带)、森林(如大兴安岭西缘);森林文化区域也有草地、农耕;海洋文化地域也有农耕、草地、森林等。特别是在不同文化接壤和交错的地带,这种文化多元性格外明显。在这里,关键之点是其主导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换言之,统观其整体而不是局部,主干而不是枝丫,本质而不是现象,机理而不是结节。
(3)森林文化、森林帝国、中华文明五种文化形态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分析、研究和阐述清朝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文化根因,而且有助于澄清两个认识误区:第一,认为中华文明只有一种文化形态;第二,认为文化统合就是文化征服或文化同化。中华文明之博大,在于其文化多元;中华文明之绵延,在于其文化统合。中华文明发展宝贵经验在于两个字—“合”与“一”,实现中华文化多元统合,形成中华民族多元统一。自然,“合”与“一”,也不是绝对的、凝固的,而是宽容的、灵活的。“合”,既要重视整体利益,也要兼顾局部利益;“一”,既要重视荷花牡丹,也要兼顾百花盛开。
(4)女真—满洲属于森林文化,它能够突破地理局限,走出东北、走向中原、统一中国、巩固政权,其关键原因在于能够依托森林文化,统合其他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其统合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预备阶段。从商周到隋唐,森林文化逐步兴起,与农耕文化碰撞融合,其主要标志是渤海政权等。
二是尝试阶段。在辽(具有草原、森林、农耕文化三元性)、金(具有森林、草原、农耕文化三元性),森林文化继续壮大、拓展,开始进入中原,探索既保留森林文化内核、又统合农耕文化元素的方案,其主要标志是辽、金两朝等。
三是发展阶段。明朝建州女真南迁,建立后金—清政权,加强与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统合,其主要标志是建州女真的“文化三元性”,即以森林文化为主兼有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的三元性,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调整政策、建立大清等。
四是鼎盛阶段。清朝前期,满洲入关,针对中原、蒙古、回疆、藏区、海岛等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采取不同的文化统合制度、策略与措施,使清朝达到鼎盛。
这本《森林帝国》提出的新理念,如森林文化、森林帝国、中华文明的五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统合等,在这里,对它们做个简要诠释:
森林文化是指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域的族群,人与森林暨人与人在互动中所产生的文化形态,称作森林文化。在地球北半球冻土带以南存在的一条森林文化带,其各族群的部民,过着定居生活,为渔猎经济,兼以畜养、采集、农耕,祭祀神树等。
森林帝国是指以森林文化为枢纽,统合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所建立的统一多元的后金—清朝。它是帝国,因为它是帝制的,又是文化多元的;它是森林帝国,因为它以森林文化作枢纽,并统合多元文化。
文化统合是森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五种文化形态中,农耕文化是一门一户的个体农桑经济,草原文化是一帐一户的个体游牧经济,高原文化是一家一户的个体自然经济,海洋文化是一船一户的个体捕捞经济或运输经济。但是,森林文化部民虽是一家一户定居生活,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狩猎中的“围猎”,也叫“合围”。这是森林文化形态所具有的特征。例如,《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不合围。”在非森林文化地区,个别狩猎、合围也有,例如,“春蒐、秋狝、冬狩”多属于帝王或大汗的游幸,但不成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围猎的特点是“合”。八旗组织源于“围猎”。因此,“合”是森林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森林文化的部民重“合”,就是注重统合。“统合”是清朝“三祖三宗”—清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太宗天聪汗—崇德帝皇太极、世祖顺治帝福临、圣祖康熙帝玄烨、世宗雍正帝胤禛、高宗乾隆帝弘历,执政的一个核心理念、基本国策。当然,文化统合中也有文化碰撞,有时激烈,甚至残酷,但大的趋势,还是在统合。
统,《说文解字》曰:“统,纪也。”纪,《说文解字》曰:“纪,丝别也。”“正义”解释:“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众糸皆得其首,是为统。”又“笺”曰:“南国之大川,纪理众水。”段玉裁引《淮南子·泰族训》曰:“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女工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所以,统,就是理出丝的头绪。
合,《说文解字》曰:“合,口也。从亼从口。”段玉裁注:“三口相同是为合。”
由上可见,统合的原意是从茧中抽出一根头绪,并理出丝来。人们从这个朴素的现象中,找到一个治国、治军、治学的要领、理念、方法和策略,就是“统合”。统而合之,合则大,合则强,合则兴,合则安。这应是后金—清朝从赫图阿拉走向辽河,走进山海关,走入中原,最后走向统合全中华的历史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