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王夫人谋划了多年,今日就是收获的时候。
果然不出她所料,清早大张旗鼓地送贾宝玉去清虚观还愿,不过半刻钟,神京几乎人人皆知——荣国府的玳二爷衔玉而诞。
玉石在城西清虚观三清座前供奉了八年,如今取回做成了个金项圈挂在脖子上。”
一时间人人称奇,说什么的都有,闹得沸沸扬扬。
这日,兴平皇帝下了早朝,照例来到养心殿,处理堆积在御案上的奏折,不知不觉已是午时,就有一旁的小太监提醒他道:
“皇爷,已经午时,该用午膳了。”
兴平皇帝抬起脖子,左右扭了扭,发出“咔咔······咔咔”的轻响,那名唤作“夏守忠”的大太监见了,
赶忙走了上来,帮着兴平皇帝在脖颈和靠近肩膀的地方,力度适当地揉捏着,兴平皇帝一脸舒服,缓缓闭上眼眸,轻哼道:
“大伴,最近神京城有什么奇闻异事没有?”
夏守忠眉眼下垂,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想了想才细声细语说道:
“皇爷,倒是有一件,还是荣国府上的趣事。”
兴平皇帝听了眉头一挑,忽地好似想到了什么,好笑道:“怎么,他们家又闹笑话了?”
一说到荣国府,简直是神京城里的笑话。
他们家的破事,上到皇亲贵族,下到贩夫走卒没有人不能说上一两件的。
从四五年前贾代善薨逝后,荣国夫人撒泼,不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分家,
不顾礼法令最喜爱的二儿子贾政,占了正房荣禧堂,反而把袭爵的大儿子贾赦赶去了东院住。
此等违反礼法之事,大魏立国上百年从未有过。
再就是最近的,本为冲喜,结果,被冲喜之人贾珠当天就一病死了。
这下好了,红喜事、白丧事一起办,自家闹笑话不说,还把宁国府拉下了水。
再加上,他们家的奴才胆大妄为,爱编排主子生事,总之各种奇葩事都会在他们家发生。
夏守忠一边给兴平皇帝做着理疗按摩,一边轻声细语,像是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是呢!”
“嗯,只是一件,奴才觉得有些不对劲,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兴平皇帝听了,横了夏守忠一眼,
“你个老货,跟在朕身边多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自己心里不清楚?”
“奴才该死!”
夏守忠轻打了自己两耳巴子,然后道:“他们家又在传,说什么二房的二公子——贾玳衔玉而诞,将来必定非凡,贵不可言!”
兴平皇帝听了猛地睁开眼眸,右手重重地拍在御案上,怒气不小。
什么贵不可言,那不就是皇帝?妈蛋,贾家想干什么?
太大胆了吧!
喝道:
“混账东西!”
“他们荣国府想干嘛什么,想造反不成?”
“夏守忠,你说,这到底是怎么会事?”
夏守忠腰身垂的更低了,斟酌了一下言辞道:
“一听到传闻,奴婢不敢怠慢,已让东厂和锦衣卫查清了,说是荣国府二房王夫人想固宠,勾结清虚观的张道士蓄意编出来的。”
兴平皇帝听了轻轻点了点头,疲惫的脸上怒气消失了不少,缓缓走下御阶,背手在大殿里踱了几步,自言自语地道:
“不就是么?天底下哪来这多奇事,还不是有心人装神弄鬼!”
夏守忠笑着恭维了句,“皇爷英明,真乃灼见也!”
这时殿外快步走进了个蓝衣小太监,离兴平皇帝六七步的样子,他就停住身形,跪地磕头,“启禀皇爷,山东聊城来的飞鸽传书!”
见有人进来,兴平皇帝收起了谈兴,瞥了眼夏守忠,他立马会意从小太监手中取过信纸,然后挥退了小太监,这才转身递给了兴平皇帝。
兴平皇帝展开纸张,拧眉看了半晌,“大伴,你可知山东都司指挥使同知石亨?”
夏守忠低头想了会儿,“回皇爷的话,这石亨乃是故荣国公贾代善的女婿。”
“先前他跟着他父亲石横、京营游击将军,在时任京营节度使贾代化麾下任职!”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故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贾代善举荐石横,前往山东斗司任指挥使佥事,石亨也就跟着一同前往了。”
兴平皇帝听了,年轻的面庞上看不出悲喜,微微点了点头,负手在大殿里缓缓踱着步子,轻叹道:
“难怪了!”
“看来朕的好父皇,人虽乘龙舟南下江宁祭拜高陵,已经三个多月了,沿着运河才走了三四百里,这一路上走走停停,接见的大小官员皆是四王八公一系的旧臣,”
“他老人家心底打的什么主意,不问自知啊!”
“他这是对京营的三十六万兵马不放手,对朕不放心啦!”
说着,兴平皇帝眼眸里寒光闪动,心头无名之火大冒,太上皇已经退位四年了,初时还尽心竭力培养自己,
教自己帝王之术,御下之道,掌控朝堂。
怎么过了三年,太上皇身子日渐康复,一切皆变了,死抓着军权不放呢?
他反而政治野心更大了,把手都伸向朝堂了?
在风景如画、景色秀丽的大明宫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不好吗?
兴平皇帝停住了脚步,回眸瞥了眼角落低眉垂眼的夏守忠。
这个老狐狸,一听到太上皇那边的密信,自己就躲到一边!
兴平皇帝心底不大痛快,更是对于太上皇势大毫无办法。
他越想越气不过,一甩袖子,冷哼了一声:
“你倒是会躲懒!”
“说说吧,荣国夫人膝下有几女?她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宁国府又如何?”
大魏承明制,同样设立东厂和锦衣卫,用以监视天下百官和勋贵,防止他们勾结党羽,或是阴谋造反。
而开国勋贵一脉,世代联络有亲,势力交错,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进退,同气连枝,
军中和朝野遍布党羽,势力庞大,他们一党自是锦衣卫和东厂重点关注的对象,
府宅内早就潜伏了锦衣卫和东厂的暗探,每天将他们府中发生的大小事,一律汇报到了宫中存档。
自从兴平皇帝登基后,虽然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戴权是太上皇的人,但为了分权,他立刻任命夏守忠提督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