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大儒:王阳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尚武少年做了京城游侠

自从到了京城以后,少年阳明依然顽性不改,经常被老师告状到家里。但他有时候也会渐渐思考一些非常严肃、非常重大的问题。

一天,阳明正打皇城旁边的长安街上经过,不巧却被一位相士拦下。那相士纠缠了阳明半天,最后就请他记住一句话:“须拂颈,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

这大概是相士的故弄玄虚之言,但阳明很想弄明白其中的含意,回家后他就查了书。所谓“圣胎”,乃道士修炼内功之一,如孕育之有胎,故名。阳明猜想,那相士似乎是在暗喻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代“圣人”吧,这也算一种讨喜的吉祥话。

但阳明还是被这个问题给迷住了,他不禁思索: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圣人呢?圣人又该做些什么呢?阳明虽然小小年纪,但他从小在一个读书明理、厚积贤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对此有所觉悟。但他还想听听别人的意见,看看大家是什么想法。

一日课间歇息,阳明便询问自己的一位先生道:“请教先生,世上的事有千有万,君子之行,不知哪件是第一等事?”

这先生苦读了大半生,自然晓得“立德”是圣贤所看重的第一等事,但那不过是平时嘴上说说罢了,而今还有几人当得真?于是先生笑着,如实回复自己的学生道:

“你们如今既身为学子,世上第一等事自然就是好好读书,将来科举夺魁,博个好功名!不但你们父母,就是我这做先生的,脸上也有几分光彩!”

“那中试以后呢?”阳明有些不依不饶。

“就是好好做官,上对得起皇上和朝廷,下对得起百姓和自己的良心。”

不料阳明对先生的回答丝毫不满意,他不禁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道:“科举、做官,未必是第一等事吧。世上第一等事,或许是学为圣贤。”

那先生听了也不觉得奇怪,一个无知少年读书读傻了,自然会把圣贤的话当真,然而世间行得通那些大道理吗?若行得通,岂还有那些贪官污吏的藏身之地?

果不其然,小阳明虽然晓得“学为圣贤”的大道理,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爱玩爱闹依然是其天性。很快他又迷上了下象棋,于是一天到晚地找人对弈。

做父亲的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不能容忍儿子如此玩物丧志,结果一气之下就把儿子心爱的象棋抛进了护城河里。小阳明沮丧之余,只好作诗一首来排遣心中的不快: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经过父亲、祖父的一番苦心教导,再加上阳明年龄渐长,没多久他就变得专心、刻苦多了。

转眼之间,阳明已经十三岁了。有一天,王华眼见儿子正在用功,做父亲的倒有些心疼了,他这小小年纪,累坏了身子倒不好了,于是便决定带着儿子去翰林院走一遭,让他见见世面。

原来翰林院前些日子刚举行了一场庶吉士的考试,王华作为考官参与了这次试卷的评阅。所谓“庶吉士”,本是由二、三甲进士之中以“文学优等及善书”的标准特别挑选出来的,他们往往既年轻,又有前途,所以被放到翰林院中继续深造。庶吉士虽品级极低,但前途无量,时人称之为“储相”,意指这些人中不乏宰相(主要是内阁成员)的苗子。

显然,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考试,甚至可谓是当时全国规格最高的考试,因为应试者中不乏大才、奇才,且皆有功名在身。而王华的用意,就是要让儿子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少几分傲气,多几分扎实。

不过,王华也不仅仅是让儿子来学习的,他也想通过这些考试的答卷来考一考儿子的评判能力。还好初出茅庐的阳明并没有畏难情绪,怀着几分好奇,居然也当仁不让起来。他固然佩服这些前辈长者的才识议论,但对于其高下优劣,倒也不乏几分评判的能力。

结果阳明一连评判了十余卷,并写下了一些工整的判语拿给父亲看。那王华不看则已,看着看着居然一下子就被震住了,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居然如此深得其心,一干判语可谓“高下皆当”见黄绾《阳明先生行状》。

此时的王华虽已有了四五个儿子,但资质却没一个及得上阳明的,想来绍承家风、光耀门楣,还真有可能要靠伯安这个嫡长子了。

自从王华对阳明刮目相看以后,对他的管教就少得多了,王华显得越发开明。然而就在这个家庭和睦、事事顺心的时候,一道晴天霹雳落在了王家。

由于不太习惯北方的气候,加之思亲情切,王华的原配夫人、阳明的生母郑氏竟然一病不起,于这年末不幸辞世。郑氏虽出身寒微,为人却恭俭孝慈,阳明同母亲的感情很深。突然遭此厄运的打击,令这个才十三岁的少年悲恸不已,几至心胆俱裂、肝腑俱焚!

好在少年阳明生性达观,总算挺过了这一关,尽管他还会时不时在深夜里思念慈母,想到从前父亲要责罚自己时母亲总是护着自己,阳明怎能不暗自垂泪?闲暇的时候,为了排遣内心的悲伤,阳明便开始以读史自娱,沉浸于故国之思中……

历史上那些建功立业的先贤,此时又迷住了阳明,“少年心事当拿云”,“若个书生万户侯”?阳明的身体也在此时进入了生长发育的快速期,青春而富于活力,所以蠢蠢欲动的他,又开始将过剩的精力放到了学习骑射上,以备将来沙场扬名。

具有开明思想的王伦、王华父子,还是比较支持孩子的,此时大明帝国危机四伏、内忧外患,潜藏着一种不可知的气运,纵然来日无法精忠报国,哪怕只是学武强身也是好的。于是他们便不惜本钱,专门聘请了一位武术师傅来教阳明刀枪、骑射的功夫。

由于阳明学习的劲头十足,以致他很快就超越同侪,变得身手不凡起来。不久,出于对古代侠客的神往,阳明又开始对类似诗仙李白《侠客行》中描述的所谓“侠客”羡慕不已: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受一些侠客传奇的影响,武艺渐精的阳明开始出没于京城的四周,行侠仗义,结交同类,也开始过起了一种半游侠的生活。

除暴安良是侠士的天然职分,既然喜欢打抱不平,那自然就少不得闯祸。在这宦官当道、贤良受窘的年月,阳明等一伙人也常被一帮嚣张的爪牙或公差追得四处躲藏。王华为此颇受了些麻烦,但又不能不对儿子的侠义精神表示赞赏。只是儒者的理想绝不是做侠客,那是墨家的理想之一,因此王华不能不对儿子加以引导。

《孟子》有云:“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阳明有感于此,也不能不有所收敛。然而,活泼好动、聪明机警的他,突然又有所顿悟:一个侠客不过只能拯救几个小民,自己应该学习西楚霸王(项羽)曾经所向往的那种“万人敌”的技艺——这便是兵法!

对兵法的初步学习,为少年阳明打开了一片新奇的天地,他突然发现,在大明帝国之内,事实上并没有几个真正懂兵法、谙韬略的帅才,这既是文武分途的必然结果,也是崇文抑武的世风所致。因此,即便有这种人,也多受压制,很难崭露头角。

豪情万丈之余,阳明于是更加用心,此起彼伏的内患尚且不说,当时大明的北部边防也并不稳固,不知何时中原可能又要生出一场大的变故,家国因此再遭浩劫。因此,阳明十分希望自己能像前朝的兵部尚书于谦那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建立一番不朽的功业,也算真正尽了自己为人子、为人臣的本分!

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自然令他心驰神往,所以阳明便怀着崇敬和观摩的心情,围着北京城四周实地查看了一下当年的战场。想当初,在明英宗被俘、大明上下群龙无首,而蒙古瓦剌部大军进犯的危急形势下,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力排迁都南京的众议,力主在北京城下与敌决一死战,最终奇迹般地支起了大明的新一片天空,其英风壮采、奇勋伟绩怎不令阳明膜拜!

在拜祭过于尚书的祠堂后,阳明更题下了这样一联: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但阳明明白,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自己还需要实地去探访山川形势、地理险易,将天下蓝图都装入胸中。

就在阳明十五岁这年,他在征得父亲和祖父的同意后,带着一位仆人风风火火地出了北京城。他们先是一路去了山海关,接着又出游居庸、倒马、紫荆三关,阳明还没忘探访当地的一些有识之士,听他们讲述当年明军出关作战的辉煌事迹。此外,阳明又不断地询问关于诸夷种族及部落的详细情况,还留心听取大家对于防边、备边的各种策略。此时的他,已有经略四方之志。

之后,他又不顾家仆的再三劝阻,执意纵马出塞。

居庸关不远处已经是蒙古人经常出没的地方,当阳明大胆向此地深入时,半路上他突然发现一个蒙古少年正骑着马溜达,他顿时来了精神,准备会一会少年。结果当人家看到他飞马过来时,竟吓得仓皇而逃……

不过阳明对此还是很得意,因为这一带的汉人几乎都是谈“虏”色变。话说就在几天前,阳明还曾听到这样一件让他气愤难平的事:前一阵子,有两个蒙古骑士,驱赶着掳掠来的几百名汉族老幼和上千头牛羊,从容地渡过结冰的黄河。附近戍守的数千大明将士站在城头上观看,居然无一人敢于主动出击,生怕中了埋伏。

一个月后,当阳明回到家后,他就对着父亲和祖父感慨道:“不是蒙古人的胆子太大,而是我们汉族人的胆子太小。假如这种事情让我遇到,我一定不会便宜了他们。”

另外还有一件让阳明兴奋不已的事,就是在返京途中,他竟然梦到自己前去拜谒东汉名将马援的祭庙。

马援一生渴望建功立业,曾以“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自勉。他一生南征北战,为东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封为“伏波将军”。他老当益壮,晚年还在为东汉的边境安宁出生入死,最终他真的死在了南征的途中,实现了自己“马革裹尸”的壮志。

马援诚为一代名将,为此阳明后来便为自己的做梦一事赋诗道: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想当年,自己的六世祖王纲身死增城,五世祖王彦达便缀羊革裹父尸以归。尽管祖先死得那般悲壮义烈,但少年阳明还是甘愿继承这种忠烈的家风。

为国为民,只要死得其所,纵是粉身碎骨,也当在所不惜;纵是如马援身后受谤,但公道自在人心,何惧千百代之下无人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