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胡惟庸造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土豆 红薯,玉米

朱元璋和一众皇子,瞪大了眼睛,发出一片惊叹之声!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种恐怖的农作物!

一亩田的弄作物,就相当于大明朝,足足几十亩田的产量了!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那东西,就在海的对岸!”任以虚伸手指着长江的下游。

“而且那个地方现在处于原始社会,大明在那边可以说所向无敌!”

“如果大明出海从美洲拿到了土豆、红薯,玉米,这样亩产数千斤的农作物,生产力是不是一下子就翻了好几倍?”

“在大明只有六千万人口的情况之下,突然翻了将近十倍的粮食产量,能不能实现大平盛世?”

“到那时相应的生产关系是不是会改变?”

按照理想情况来说,那时候每个人能够享受的物质资源,一下子就丰裕了十倍。

大明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高产值、高福利的国家。

资源完全过剩!

每个人的幸福指数都会达到最高!

“不对。”

朱标突然说道:“如果粮食的产量一下子增长十倍,那大明的粮食岂不是吃不完了?”

“每年都会剩下极多的粮食,在仓库里堆积,而下一年同样会剩下很多粮食。”

“这些粮食放久了不就会烂掉?”

朱元璋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当过艰苦百姓,当然知道没饭吃的痛苦,现在突然有这么多粮食被浪费,实在是太让他心痛了!

可单靠大明六千万的人口,根本吃不下啊!

“我还以为是什么问题......”

任以虚无语的说道:“我们可以进行海外贸易!”

“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我们吃不完的粮食,去大肆收购其他海外国家的资源!”

“我们运过去一堆堆的粮食,然后再换取一船船的白银,铁矿,金子!”

这就是海外贸易的好处,可以用自己不要的东西,去换对自己珍贵的资源!

“好主意!”

朱标先是觉得好,但马上又觉得不好,疑惑道:“不对呀!我们如果运这么多的粮食过去,这些国家不就会强盛起来吗?这不是资敌?”

“有了粮食人口就会变多,我大明不就会多出很多敌人了?”

只能说古人的思想较为朴素,没有现代经济学的概态。

任以虚本不想解释太多,但为了让一众皇子放下顾虑,只能说道:“试想一下,如果我大明没有得到土豆,而有一天,某些番邦商人,带着一船一船的土豆、红薯过来。”

“以远低于稻米的价格,出售给我华夏子民,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

朱标愣了一下,没有察觉出什么问题,说道:“这难道不是好事?”

“我大明有了更多的粮食,就会有更多的人口啊!”

“实力不就自然而然的强盛起来了?”

但这真的是好事吗?

显然不是!

这种事情在经济学上叫做:倾销!

任以虚笑着摇了摇头,给众人解释道:“这当然不是什么大好事,相反,这非常的糟糕!”

“因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你看不到。”

“假如你不是站在上面的人物,而只是一个种地的百姓,一年只能收获两百斤的粮食,售出价格假设为二十两,也就是十斤粮食一两银子。”

“但这个时候,外邦商人来了!”

“他们两百斤粮食,只售价一两银子!”

“你觉得,这时候还会有人来买你的粮食吗?”

“我为什么不去买两百斤的粮食呢?”

这个时候,大明的经济系统就彻底崩溃了!

只不过任以虚不想往深了去讲,没有别的原因,给古代人讲经济知识,还是太为难任以虚了!

至少也要有一点基础之后再说比较好。

当然其中的累进征税制,还是和朱标等人说了一下。(这里就不细说了,会有!)

朱标和一众皇子,仔细思考了一下,确实,没有人会去放着两百斤一两的粮食不去买,而去买二十斤一两的粮食。

“是这个理没错,但这个有什么影响吗?”

二十斤一两的粮食是吃,两百斤一两的粮食也是吃,有什么不同?

“当然有影响!”

“你想一下,如果你是这个农民,你还会种田吗?粮贱伤民!”

“辛辛苦苦种了那么久的地,只值一两银子,为什么我不去做的别呢?”

“这个时候大部分大明的百姓,都会放弃种田,彻底依赖进口的粮食!”

“大明的人口会暴增,但自己种植的粮食却会爆减!”

“你以为是国力上升?实际上到时候整个大明的命运,都被人家给掌控住了!”

“只要他想,就可以断了你的粮!”

“让你大部分人口饿肚子!陷入内乱!这可不可怕?”

朱元璋背后冷汗直流,世间竟然有如此阴险的毒计!

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毁灭一个国家。

想要掌控一个国家,根本不需要武力去征服,而是做交易就可以了。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华夏就吃过这种亏。

别人用工业革命之后生产的廉价工业品,倾销到华夏,直接就破坏了华夏的手工业市场。

“不过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生产力更高的基础上。”

“如果你没有十倍的粮食,是不可能达成这种效果的。”

众人听到任以虚这么说之后,才松了一口气,他们可不想大明被人这样玩弄。

紧接着朱标又问起了解决办法,但任以虚是真不想和他讲海外贸易的事情了。

虽然知道通过征收关税,可以轻松解决这件事,但有必要讲吗?

这年头都还没地理大发现呢!

大明是真正的地大物博!

只要大明不搞什么朝贡体系,死要面子活受罪,海外贸易就没有亏本的可能。

于是任以虚将话题转了回来,说道:“现在,你明白发展生产力的好处了吧?”

一众皇子都点了点头。

他们最开始还是肤浅了,没能深入思考。

但是众人没想到,任以虚下一秒又颠覆了他刚才的想法。

“生产力的提高好处还不止如此,就好比制造燧发枪。”

“如果大明的生产力提高,从只能生产一万把燧发枪到十万把,甚至二十万把,一百万把!”

“军事上的实力会增加多少?”

“而且粮食增加的产量越多,能够脱产的人是不是也就越多?军队的数量是不是就越庞大?”

“现在大明虽然号称是两百万大军,但其中有多少地方治所的卫兵?有多少是军屯农?真正做到脱产战斗的士兵又有多少?”

“只要生产力增加!大明就可以供养数十万脱产的士兵!”

“全部都可以披坚执锐,装备全身盔甲和燧发枪!”

“这样的军队,我且问你,能否横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