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胡惟庸造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流水线生产的精髓

朱元璋听的心动不已,情不自禁的开始幻想起,自己率领着这样一支军队,东征西讨,征服全世界的样子了!

无坚不摧的攻击,不动如山的防御!

这些本来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些朱元璋原本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这些他根本不知道怎么达成的目标,现在终于搞清楚了!

只要提升生产力就可以做到!

朱元璋听驰心驰神往,但现实还是让他回过神来。

如果说土豆还算是可以看到的东西,粮食产量大增不算困难,那燧发枪产量增加就不太现实了。

采矿不是都要慢慢的去采的吗?

又不可能像土豆一样突然产量增加十倍!

不过朱元璋也不是个贪心之人,这些东西原本在他有生之年,都不可能看得到希望的,但现在却有了一条可以通行的明路。

而且只要不惜代价,一定可以从美洲带回这些农作物!

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大明粮食产量,翻上十倍的日子!

也能带着上万把燧发枪踏平大漠,建立盟旗制度,收复故土山河,驱赶北元残部。

还能看见大明海域清朗,倭寇尽除,一艘艘商船带着财富到来大明,这就够了。

“先生所说之景确实动人,但奈何我大明的生产力,在矿产方面是难以提高了,我只盼望着能早日拿回土豆就行了。”朱标心满意足的说道。

任以虚可不会满足这么一点点成就!

哪怕是有些拔苗助长,任以虚也不在乎了。

直接说道:“我有一物,可以让我大明各种矿产的产量,增加十倍!”

“不仅如此,包括其他东西的生产速度,也能增加十倍!”

“它能让织布快上十倍!能让采矿快上十倍!能让锻造快上十倍!能让运输快上十倍!”

但这还不算完!

任以虚继续说道:“我有一种方法,可以快速提升生产力,不过只能达到原来的两倍至三倍!”

“但此法对采矿无用。”

朱标等人已经彻底麻了,他已经感觉不到惊讶了。

来自时代的差距就是如此神奇,让任以虚显得恍如天神!

“还请任先生赐教!”

朱标认真的说道:“有任先生一人,可当万万人矣!”

任以虚直接略过了众皇子的吹捧,直接讲道:“我便先从方法讲起。”

“我这方法很简单,其名为流水线生产!也可以称作大规模集中生产!”

老规矩,任以虚还是从原理进起,好方便众人理解。

“如果由你来制作这样的一张课桌,你会怎么来制作它?”

任以虚指了指朱标面前的课桌。

朱标仔细思索一阵后,回道:“我会先从伐木做起!然后挑选合适的木材,经过工具的打磨分别做成桌面、桌腿,然后拼接组合起来。”

任以虚又接着问道:“如果是你去做,你觉得需要几天时间?”

朱标想了想,伸出两个手指。“两天左右!”

任以虚笑了笑,伸出一根手指,说道:“那我就只需要一天!”

朱标等人对任以虚的语出惊人,已经见惯不怪了,知道自己也猜不中,所以随便猜测道:“难道是用能工巧匠?”

“或者准备好合适的木材?”众人实在想不出来。

任以虚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你将制作课桌这件事看作了一件事,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从头到尾只能一个人去做!”

“但如果我们将这件事分开来看,伐木是一件事,挑选、打磨木材是另一件事,制作桌面、桌腿又是另一件事,组合拼接是最后一件事!”

“分别派不同的人去做,一个人专门伐木,很轻松就能获得,制作五个课桌的木材吧?”

“如果是熟练工的话只会更多。”

“第二个人专门挑选、打磨木材,第三个人专门制作桌面、桌腿。”

“最后一个人专门组合拼接。”

“这样的话,四个人一天就能完成,至少五个课桌的制作,平均下来,每个人一天至少就能制作出一个课桌!”

“而且这还只是不太熟练的人,单一重复的工作一旦熟练了,就能做到很快!”

众人仔细思考了一下,好像是这样没错。

但朱标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制作课桌是一件精细的活儿,通常都是一个木匠师傅来做的,不同师傅有不同的做法。”

“由四个人来搞,不会弄出偏差吗?”

别到时候驴头不对马嘴,连拼装都装不上,全部白费了。

但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任以虚怎么可能答不上来?

“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标准!”

“在流水线生产中,所有人都只从事单一重复的劳动,按照固定的标准来生产组件!”

“而这个标准,则由一个,或者数个老师傅,商量来确定,他们不需要再自己亲自出手,只需要把控整个流水线生产的过程就可以了!”

也就是工人,和工程师的区别!

这些流水线上的工人,等同于提线木偶,被富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师傅,利用标准的生产方式操控,相当于他们多出了无数双手!

“标准?”

朱元璋恍然大悟:“对!就是标准!”

“只要严格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根本就不存在组装不上的问题!”

“每个人只需要生产相对简单的组件就行了!”

朱元璋很快领悟到了这套方法的精髓,这世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完成一个复杂的工程,但简单重复的劳作却人人都会!

只要确定了标准,简单的组建就可以拼装成一个复杂的整体!

这就是流水线生产的精髓!

效率远远要超出小规模生产!

不过朱元璋也体会不到那么深,只是觉得任以虚说的这个方法可行!

理解完了这个方法,朱标又连忙问道:“那任先生刚才说的,能提升十倍采矿量的东西是什么?”

大规模生产虽好,但对采矿是没什么帮助的。

其实任以虚说的那个东西,是蒸汽机!

“我且问你,早在数千年前,人们是如何采矿的?”任以虚提问道。

一众皇子不假思索的回道:“是依靠人力!”

“那我再问你,早在数千年前,人们是靠什么来运输铁矿石的?”

“也是人力!”

“那现在还会用人来运输铁矿石吗?”

任以虚渐渐问到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