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频率](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89/53467889/b_53467889.jpg)
第5章 跨年心跳
##《心动频率》第五章跨年心跳
跨年夜飘着细雪,A大钟楼在夜幕中亮起暖黄色的光。林夏攥着羊绒围巾的流苏,站在新闻系实验楼的玻璃幕墙前。她特意穿了新买的红色毛衣,发梢别着程时送的四叶草发夹。
手机震动起来。
[程时:临时接到采访任务,可能要晚半小时。]
林夏呼出的白雾在玻璃上凝成水珠,她用手指画了颗爱心。手机相册里存着三天前的对话截图——程时的聊天框跳出“新年计划“的提示,而她的回复是“想和重要的人看初雪“。
“林夏?“
清冽的男声惊得她手一抖,转身时撞进薄荷香气的怀抱。程时裹着黑色大衣,肩头落着未化的雪,金丝眼镜后的眸子映着钟楼的光。
“不是说有采访......“
“提前结束了。“程时从纸袋里拿出热可可,“市政厅的新年致辞,老套路。“他指尖沾着油墨,是连夜赶稿的证据。
他们沿着覆雪的梧桐道往钟楼走。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林夏偷瞄程时冻红的耳尖,突然发现他的围巾歪了。鬼使神差地,她伸手替他整理。
程时僵在原地。
“学、学长总是不会照顾自己。“林夏结结巴巴地说,指尖蹭过他微凉的下颌。羊绒围巾下藏着枚银色吊坠,是新闻系徽章的样式。
零点倒计时响起时,他们正站在钟楼顶层的观景台。全城灯火在脚下铺展,雪花像坠落的星屑。林夏望着程时被霓虹勾勒的侧脸,心跳声淹没在鼎沸人声中。
“程时,我——“
“我要去纽约了。“
烟花在头顶炸开的瞬间,林夏以为自己听错了。程时从大衣口袋拿出信封,《纽约时报》的logo在雪光中格外刺目。“全球青年记者计划,三年。“
寒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林夏感觉睫毛结了冰。她想起程时指导她改稿到凌晨的咖啡香,想起他总说“新闻没有国界“,想起那本《百年孤独》里夹着的机票行程单——原来早有预兆。
“什么时候走?“
“正月十五。“程时伸手拂去她发间的雪,“本来想等采风报告获奖后再......“
“恭喜。“林夏退后半步,让他的手悬在空中。观景台的玻璃映出他们破碎的倒影,像被雪割裂的合影。
回宿舍的路上,林夏把脸埋进程时的围巾。雪松香混着油墨味,是她最熟悉的安眠药。程时突然停步,在她掌心放了个U盘。
“采风报告的终稿,“他说,“密码是你生日。“
林夏彻夜未眠。U盘里除了报告,还有名为《夏时录》的文件夹。三百多篇观察笔记,从她入学那天开始记录:
[9.3新生报到,遇到个总爱脸红的姑娘。她说要当中国的奥莉娅娜·法拉奇,眼睛比星星还亮。]
[10.15她在图书馆睡着了,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稿纸上的新闻标题很妙:《被遗落的书包——乡村教育现状调查》]
[12.24平安夜。在书里夹了机票,终究没勇气开口。马尔克斯写“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要去“,但这次,我决定不了。]
最后一条停在跨年夜:[如果理想与爱情注定背道而驰,我该抓住哪颗星星?]
晨光熹微时,林夏冲到实验楼。程时常驻的工位已经清空,只剩窗台的绿萝挂着露水。她颤抖着拨通电话,忙音响到第七声时,听筒里传来机场广播。
“我在看你的《夏时录》。“她对着虚空说。
电话那头呼吸一滞。
“程时,你教过我新闻要追求真相。“林夏按住狂跳的心口,“那我现在要采访你——纽约和A大,哪个才是你的理想?“
机场的电磁噪音中,传来纸张摩擦的簌簌声。林夏想起程时修改稿件时,总爱用钢笔划出波浪线,像心电图的轨迹。
“我的理想,“程时的声音混着登机提示,“是让每个真相都能找到归途。“
玻璃幕墙映出林夏的倒影,她看到自己眼里跳动着熟悉的火光,那是程时手把手教给她的新闻魂。雪花又开始飘落,这次落在纽约与A大之间十二小时的时差里。